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電動車成本高,國外車企也崩潰

時間:2022-07-29

來源:汽車公社

導語:電動化進程的快速發展,讓車企們看到全新的挑戰。其中的焦點之一就是動力電池的價格上漲,導致電動車價格也水漲船高。以致于最近國內的2022動力電池大會上,原本是行業交流,變成了“吐槽”大會。

  實際上,這一情況并非中國獨有,在國外市場,關于電動車價格的問題,已經讓多家車企從實際行動到口水戰中所表現出來的矛盾都非常的突出。

  比如福特決定在其最暢銷的北美電動汽車上使用鋰鐵電池,可以降低10-15%材料成本。特斯拉在美國銷售的一些低價Model 3上也將采用磷酸鐵鋰電池,包括電動卡車和貨車制造商Rivian也打算使用磷酸鐵鋰電池。

  去年,Stellantis首席執行官唐唯實(Carlos Tavares)指出,電動汽車的額外成本超出了該行業的承受能力,聲稱Stellantis的電動車制造成本比目前的汽油或柴油汽車高出50%。如今,唐唯實習慣性抱怨電氣化的方向和步伐,強調各種潛在的負面后果。

  行業警告

  本月初,唐唯實和Stellantis的首席制造官Arnaud Deboeuf共同警告稱,在歐盟達成到2035年逐步淘汰新型內燃機汽車的協議前,汽車行業注定要失敗,除非電動汽車變得更便宜。“如果電動汽車不變得更便宜,市場就會崩潰。”

  一方面是技術進步,另一方面是生產規模的空前增長,導致汽車廠商必須轉向低的電池和電動汽車成本。最重要的是制造商之間的競爭,以前它們中的絕大部分多年來忽視了純電動車型的發展,如今電動化加劇了競爭。

  Stellantis的目標是到2030年將BEV的生產成本降低40%,唐唯實指出了原材料供應有限的問題。“雖然Stellantis將遵守該決定,但政策制定者似乎不在乎汽車制造商是否有足夠的原材料來支持這一轉變。”

  另一個抱怨是關于2024-2027年時間范圍內的電池供應受限,他預計“在2024年至2027年期間,電動汽車電池的需求增加,這將使亞洲生產商受益,并使西方的電池產量面臨風險。”并且,這兩人并不是第一個對電動未來提出擔憂和發出警告的人。

  去年12月,豐田首席執行官豐田章男在擔任日本汽車制造商協會(JAMA)主席時發出了類似的預測。但Debouef發出警告之際,正值汽車行業正面臨半導體芯片等關鍵電動汽車零部件嚴重短缺的局面,這些零部件已開始推高成本。

  近幾個月來,許多制造商提高了電動汽車的價格,包括傳統制造商,以及Rivian、Lucid和特斯拉等初創公司。后者目前主導著電動市場,本月將Model S和Model Y等汽車的成本提高了6,000美元。

  全世界的消費者都感受到了這個問題,根據行業數據,在美國,電動汽車的平均售價為61,000美元。相比之下,使用內燃機的典型車型售價不到44,000美元。通貨膨脹將電動汽車變成奢侈品,電動車想成為主要市場份額還需要很長時間。

  汽車制造商正在推高電動汽車價格,以彌補原材料成本的上漲。自疫情爆發前以來,一些零部件的成本幾乎翻了一番,甚至連最受歡迎的車型也因此失去了利潤。福特金融首席執行官約翰·勞勒(John Lawler)稱,這一情況幾乎扼殺了Mustang Mach-E上的收入。

  還有一個關鍵問題是,電動汽車的研發成本也推動了銷售價格,因為汽車制造商必須通過每輛車的銷售來彌補前期成本。AlixPartners數據顯示,到2026年,向電氣化轉型將使車企們總共花費5260億美元,但是在供應鏈問題上仍然沒有擺脫困境,因此總成本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長。

  誰更應該擔心?

  歐洲汽車制造商尤其擔心,那里的監管機構正在采取最激進的措施,迫使汽車廠商放棄內燃機技術。歐盟批準了一項計劃,該計劃實際上要求到2035年全面轉向零排放汽車。在行業術語中,這相當于兩個汽車的生命周期。

  一些制造商已經公開接受了這種轉變,福特宣布計劃改造西班牙瓦倫西亞的一家主要工廠以構建其下一代電動汽車技術,同時升級德國科隆的另一家工廠以生產電動汽車。大眾汽車已承諾投入超過1000億美元用于向電動汽車的轉型,一些品牌將在2030年之前實現全電動化。

  但成本飆升,加上原材料和零部件的短缺,已經讓整個行業不堪重負,迫使所有車輛,尤其是電動汽車的價格大幅上漲。例如,根據Trading Economics的數據,今年電池級碳酸鋰的成本飆升了436.5%。

  不斷上漲的材料價格可能會使通用汽車等其他制造商打亂戰略,通用汽車押注其新的Ultium電池技術也將節省大量資金。在鋰電激增之前,通用汽車總裁馬克·魯斯(Mark Reuss)曾表示,目標是將鋰離子電池的每千瓦時價格降至100美元,該汽車制造商的上一代電池成本約為每千瓦時150美元。

  通用汽車首席執行官瑪麗·博拉(Mary Barra)今年早些時候表示,該汽車制造商計劃推出其雪佛蘭Equinox SUV的電動版,起價約為30,000美元。它還擴大了與本田的合作,預期生產20,000美元到中高價的產品。

  最擔心向電動汽車過渡的制造商是豐田汽車,這家汽車制造商一直在押注傳統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純電動汽車和其他使用氫燃料電池的車型。但是,隨著世界各地的監管機構推動純電動汽車的發展,首席執行官豐田章男已經發出了他自己的警告。

  去年12月,在他將擔任主席的最后一次JAMA會議上,他表示這可能導致“汽車行業當前的商業模式將崩潰”的局面。此后試圖在這一聲明上有所退縮,但豐田繼續強調其相信,不同技術的組合將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并將成本控制在駕駛者能夠承受的水平。

  比較有意思的是,盡管車企大佬們一再強調電動車成本危機,但是在消費端,電動車銷量的暴漲也是不爭的事實。受益最大的還是那些已經形成規模的電動車企,可以用規模優勢平攤整個制造成本。但是那些后進者,競爭力差的車企,確實要不得不處處小心。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