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技術前沿 > 資訊詳情

超級快充和超長續航,誰才是真正的電動汽車技術

時間:2022-06-28

來源:TMC動力

導語:在豐田的制造理念中,有一個“品質過剩”的概念,也就是說一輛車或者一個零部件的品質基準遠遠超過了必要的水平,導致了品質上的浪費。

  我們總希望一輛汽車的品質越高越好,但是,品質的高低最終會反映在車輛的售價上。

  舉個例子來說,車燈亮度能照亮前程就足夠了,非要顯示個標志或者成為示愛神器,那就得花更多的錢,甚至你花了這筆錢還不知道。

  最近關于電動汽車續航里程長短的問題,因為馬斯克的“出爾反爾”而再次成為熱議的主題。從300公里到如今的700公里,電動汽車的長續航曾經是車企的爭奪焦點。

  從絕對值來說,我們希望純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越長越好,這樣可以減少充電次數和時間,減少傳言之中的續航里程焦慮。但是,更長續航里程需要用更高的技術和更高的能量來堆砌,最終體現為高昂的售價。

  過去純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處于300公里區間,再加上續航不穩定以及低溫帶來的續航衰減,追求更高的續航里程成為整個行業的主流需求,直到如今,500公里到600公里區間的續航里程已經成為主流。

  續航里程還需要繼續增長下去嗎?

  馬斯克的特斯拉已經將主流車型的續航里程維持在500公里區間,這對于很多車企而言或許是不思進取的表現,畢竟還有700公里,甚至1000公里續航的車型。

  實際上,除了不必要的購買成本之外,超長續航里程帶來的另一個問題是對充電速度和充電時間的影響。據悉超快充電池技術和超長續航兩大技術已經成為物理悖論。

  那么,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情況下,用戶是需要一輛充電快的電動汽車,還是續航長的電動汽車?

  要說明這個問題,就不得不回到續航里程焦慮的問題上來。

  從表面上看,里程焦慮的問題是續航里程長短的問題,只是從如今電動汽車的主流續航里程來看,這個問題卻是續航穩定性、真實性以及充電速度的問題。

  試問一輛標稱續航400公里的汽車,真的能實打實地跑400公里,又或者說10分鐘就充滿400公里,何以見得會有如此嚴重的里程焦慮?

  特斯拉在普及電動汽車的過程中,續航里程的提升和充電領域的革新都在同步進行。

  如今主流的續航里程是500公里,卻是非常實在的續航里程,加上自建充電網絡和V3超快充電樁,其用戶的里程焦慮已經成為歷史問題。

  特斯拉最新的4680電池即將來臨,很快用戶就能看到這個全新的電池技術,究竟在續航里程和充電速度上帶來什么樣的變化。

  我們誠然對后者更加期待,畢竟從500公里續航到700公里,似乎也不是那么重要,而更快速的充電速度將解決電動汽車普及的最后一公里。

  人類對高科技的追尋總是無止境的。

  我們看到有1000公里續航里程的汽車已經出現,我們也終將在路上看到自動駕駛的汽車,在這之前,或者說在更多的主流應用場景,我們要的不是更高的技術,而是合適的技術帶來足夠便利的用車生活。

  我們看到電動汽車跑得越來越快,續航里程也越來越長,即便是基于法定標準的續航里程會脫離實際用車場景,車企也應該幫助用戶在日常用車過程中,擁有信心十足的續航里程,而不至于心驚肉跳。

  這考驗的不僅僅是一家車企的技術實力,更是一家車企是否真正做到了為用戶考慮到最后一公里。

  對于車企而言,如果電動汽車顯示剩余里程只有100公里,你的用戶是否有信心去跑50公里的路程?誰又會成為那一家充電10分鐘跑200公里的汽車?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你想要更快,還是要更長?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