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政策法規 > 資訊詳情

光伏行業進入穩步增長期,光伏行業的利好政策密集出臺

時間:2022-06-22

來源:光伏頭條

導語:政策方面,自進入雙碳元年后,光伏行業的利好政策便密集出臺:僅2021-2022年,我國就出臺了10余項扶持政策鼓勵光伏產業發展創新。

  光伏是我國能源供應體系的重要分支,也是新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國在“碳中和”成為全球命題的背景下,于2021年開啟雙碳元年。自21世紀初至今,我國的光伏行業共經歷了起步、發展、衰退、回暖四個階段后,進入了穩步增長期,目前已成為了光伏發電新增裝機容量世界排名第一的國家。我國光伏產業實現從無到有、從有到強的跨越式發展。

  政策方面,自進入雙碳元年后,光伏行業的利好政策便密集出臺:僅2021-2022年,我國就出臺了10余項扶持政策鼓勵光伏產業發展創新。同時,國家在對可再生能源方面的資金扶持力度也進一步加大。5月11日召開的國常會宣布,在前期向中央發電企業撥付可再生能源補貼500億元。國內首批500億可再生能源補貼資金的發放將極大緩解光伏企業的資金周轉壓力,光伏產業將迎來重磅發展。

  在多方面利好的政策環境下,加上近年來光伏發電行業成本的下降,光伏發電的經濟效益明顯,光伏發電企業注冊量持續增加。2016年-2021年累計增加了41052家。根據最新數據,2021年新增光伏發電企業6.1萬家,僅一年時間就增加了約3.2萬家。在碳達峰和碳中和的大環境下,未來光伏企業數量增加速度較為樂觀。

  01,光伏行業市場規模

  分布式占比首超集中式,集中式電站將迎來新一輪熱潮

  得益于多項利好政策扶持和光伏發電平價上網的實現,截至2021年底,光伏發電并網裝機容量達到3.06億千瓦,連續7年穩居全球首位,新增光伏發電并網裝機容量連續9年穩居世界首位。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1-2月中國光伏發電裝機容量約3.1億千瓦,同比增長20.9%。整個光伏產業穩中向好。

  從細分領域來看,上游硅料領域短期仍保持高利潤,長期價格逐漸下滑成為趨勢;中游電池市場將迎來N型電池時代,同時組件市場隨著龍頭企業話語權增加,壁壘在不斷抬高;下游隨著分布式光伏電站占比首次超過50%,集中式和分布式光伏電站并舉發展趨勢明顯,同時依據國家政策引導,未來下游領域將呈現智能化寬領域方向發展。

  1.上游:短期維持超額利潤,長期價格下滑成為趨勢

  光伏產業上游包括原料高純度多晶硅材料的生產,單晶硅和多晶硅的制造,硅片的生產;我國在全球硅片領域占據絕對主導地位,前三家隆基、保利協鑫、中環股份產能及產量均超過全國50%,寡頭競爭格局顯現。由于硅料供給釋放慢于終端需求及下游產能增速,2021年硅料作為產業鏈瓶頸環節攫取產業鏈大部分盈利,由于硅料新增供給釋放速度或慢于預期,整個產業鏈維持超額利潤狀態的持續時間或也將大大超出預期,硅料將作為瓶頸環節持續攫取產業鏈超額利潤。但長期來看,硅料的產能擴張將在很大程度上緩解2021年硅料的供給格局,因此未來硅料價格下滑帶來的產業鏈價格下降將成為趨勢。

  降本增效對于光伏行業上游企業來說至關重要,而硅片成本在上游產品生產成本占據主要地位。因此,對于企業來說,降本的最直接方式是硅片薄片化,通過進一步技術革新,薄片化使得硅片單片硅耗持續下降,同時通過提高單位硅棒出片數,從而間接攤薄硅棒環節折舊、電費等非硅成本。

  2.中游:N型電池時代即將來臨,組件壁壘不斷抬高

  中游主要包括光伏電池和光伏組件。電池片生產是實現光電轉換最為核心的步驟。此環節是資本和技術雙密集型行業,要求企業及時跟進最新的電池制造技術以提升電池效率,因此電池制造技術革新和提升效率成為這一環節降本增效的重中之中。就當前太陽能電池市場情況來看,單晶取代多晶、N型取代P型、雙面取代單面,將是未來光伏電池發展的趨勢。尤其是隨著P型電池接近效率極限,N型電池中的TOPCon和HJT技術成為產業投資和市場關注的重點。根據PVInfoLink預測,2022年N型整體產能進展顯著,2020年的N型產能約為14.5GW,預期TOPCon未來產能提升加速,2023年底產能預期接近80GW。

  組件是光伏行業的戰略制高點,因為不怎么賺錢,又很難做好,所以在2019年以前壁壘較低,有競爭力的企業數量較少;從2019年開始,隨著頭部企業的加入和技術革新,組件壁壘逐漸上升。組件市場在成本、規模、渠道、資金方面的經營要求不斷提高,使得新玩家在市占率,毛利率和現金流方面越來越難占據優勢地位。未來隨著頭部企業逐漸完成一體化,組件市場可能會步入新穩態,新玩家很難進入第一梯隊,同時,集中度提升、盈利向上。

  3.下游:集中式與分布式并舉趨勢明顯,多元應用領域和智能光伏前景廣闊

  光伏的下游系統為資本密集型行業,裝機量的不斷增長依賴持續不斷的資金投入,終端應用主要為大型地面電站和小型分布式光伏電站: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的統計,2021年大型地面電站占比為 46.6%,分布式電站占比為 53.4%,分布式占比首超集中式,其中戶用光伏可以占到分布式市場的 73.8%。

  隨著光伏發電全面進入平價時代,疊加“碳中和”目標的推動以及大基地的開發模式,集中式光伏電站有可能迎來新一輪發展熱潮,但分布式項目仍將保持一定的市場份額。“十四五”時期將形成集中式與分布式并舉的發展格局。

  另外,對于光伏產業下游,應多加關注碳達峰碳中和領域,推進智能光伏應用領域拓展,尤其是智能光伏工業,智能光伏交通,智能光伏建筑,智能光伏農業,智能光伏鄉村,智能光伏電站,智能光伏通信,智能光伏創新應用等。未來光伏產業下游多元應用領域和智能化發展前景廣闊。

  02,光伏政策復盤分析

  據統計,5月份國家及地方共發布71條光伏政策!其中國家出臺政策12條。地方出臺政策59條,安徽、廣東、廣西、貴州、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江蘇、江西、遼寧、內蒙古、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西藏、新疆、云南、浙江、重慶等23省市的光伏政策有新的變動。

  5月25日,水利部下發關于加強河湖水域岸線空間管控的指導意見,明確光伏電站、風力發電等項目不得在河道、湖泊、水庫內建設。在湖泊周邊、水庫庫汊建設光伏、風電項目的,要科學論證,嚴格管控,不得布設在具有防洪、供水功能和水生態、水環境保護需求的區域,不得妨礙行洪通暢,不得危害水庫大壩和堤防等水利工程設施安全,不得影響河勢穩定和航運安全。

  5月3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促進新時代新能源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明確到2025年,公共機構新建建筑屋頂光伏覆蓋率力爭達到50%;鼓勵公共機構既有建筑等安裝光伏或太陽能熱利用設施,特別提出將新能源項目的空間信息按規定納入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

  同日,財政部發布關于印發《財政支持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的通知,提出優化清潔能源支持政策,大力支持可再生能源高比例應用,推動構建新能源占比逐漸提高的新型電力系統。支持光伏、風電、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及出力平穩的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

  5月份,地方共有23省市出臺光伏相關政策59條。

  其中:

  整縣推進(3條):浙江永康市、浙江諸暨市、陜西三原縣各1條;

  光伏競爭性配置/光伏建設方案(9條):廣西河池市、廣東肇慶市、江蘇、云南、遼寧、湖南永州市、湖北、內蒙古達拉特旗、安徽各1條;

  光伏補貼(6條):廣東東莞橋頭鎮、新疆、浙江泰順縣、浙江嘉善縣、陜西西安市、山東青島市各1條;

  光儲/源網荷儲(4條):浙江龍港市、浙江、浙江平陽縣、山西各1條;

  BIPV(3條):浙江溫州市、浙江寧波市、云南各1條;

  光伏項目管理/建設/申報/用地(13條):廣東佛山市、吉林各2條,遼寧沈陽市遼中區、河南西平縣、河南、江蘇蘇州市、江蘇泰州市姜堰區、安徽合肥高新區、河北、山東濟南市濟陽區、江西各1條;

  光伏規劃/指導意見(11條):山東臨沂市、四川、四川廣元市、四川成都市、上海、江西、浙江、浙江新昌縣、湖北、江蘇蘇州市、云南文山州各1條;

  其他政策(10條):浙江玉環市2條,遼寧錦州市、重慶、浙江縉云縣、浙江紹興上虞區、浙江紹興市、西藏、四川、貴州各1條。

  整縣推進

  5月份浙江永康市、浙江諸暨市、陜西三原縣等3地出臺了整縣推進屋頂分布式光伏相關政策。

  其中,浙江永康市發文,對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間建成的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非居民用戶側儲能項目給予財政補助。其中,新建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根據實際發電量按每千瓦時0.1元給予補助,連續補3年(與金華補助標準一致),一年發放一次;對非居民用戶側儲能項目(年利用小時數不低于600小時),按照儲能設施的功率給予補助,補助標準按150元、120元、100元/千瓦逐年退坡(省補助標準:調峰項目按200元、180元、170元/千瓦退坡,補助期三年),已享受省級補助的項目不再重復補助。

  浙江諸暨市發文,新招商引資企業須100%設計安裝光伏發電系統,各產業平臺工業廠房全面實施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開發(“十四五”期間,存量建筑屋頂安裝比例達到60%以上)。符合條件的年綜合能耗超過1000噸標準煤的企業,原則上要利用屋頂建設光伏發電系統,進行能耗減量置換。

  光伏競爭性配置項目

  5月份,涉及光伏競爭性配置項目、建設方案的政策共9條。其中廣西河池市共下發風光項目11205MW,其中風力發電項目32項,建設容量4890MW;光伏發電項目45項,建設容量6315MW,華電、國家電投、華能等企業中標。

  廣東肇慶市2022年已開工集中式光伏電站項目12個,規模1.42GW;計劃開工集中式光伏電站項目24個,規模2.744GW,總計規模4.164GW。

  江蘇2022年第一批市場化項目共計18個,共計1622.44MW。

  云南發文,按照集中開發、 規模化開發原則,以光伏資源豐富的縣(市、區)為劃分基礎, 形成省級統籌管理的19個連片光伏資源區,總規模為3639萬千瓦,涉及12個州(市)中的38個縣(區、市)。要求同一集團公司下屬各企業參與配置規模不得超過19個連片光伏資源區總裝機規模的30%,獲配規模不得超過資源區總規模的25%。

  遼寧本次安排光伏示范項目建設總規模80萬千瓦,其中,阜新治沙光伏項目50萬千瓦、盤錦水面光伏項目20萬千瓦、大連灘涂光伏項目10 萬千瓦。

  光伏補貼

  5月份,涉及光伏補貼政策共6條。

  其中廣東東莞市橋頭鎮,裝機補助對象為建筑物或構筑物業主,標準為15萬元/兆瓦,單個項目不超過30萬元;發電量補助對象為自建光伏項目的業主,其中,工商業補助標準為0.05元/千瓦時,居民補助標準為0.1元/千瓦時,連續補貼兩年。光伏建筑一體化示范項目補貼標準為普通項目的1.2倍。

  浙江泰順縣明確居民(家庭農場)屋頂統一規模化建設運營且按照政府“平改坡”美麗工程要求實施的,在光伏發電項目建成、并網和驗收后給予居民發放一次性平改坡建設補貼。2022年-2023年建成、并網和驗收的實行差異化補貼,補貼標準分別為0.5元/瓦、0.4元/瓦。

  浙江嘉善縣對于對工商業屋頂實施的光伏發電項目,實行發電量補助,每年按實際發電量給予0.1元/千瓦時的電價補助,連續補貼三年;對城鄉居民戶用屋頂實施的光伏發電項目,實行裝機容量補助,按裝機容量給予1元/瓦的一次性補貼,最高不超過3000元。

  陜西西安市明確自項目并網起,給予投資人0.1元/度補貼,補貼執行期限5年。

  山東青島市對2022—2025年建成并網的“十四五”漂浮式海上光伏項目,省財政分別按照每千瓦1000元、800元、600元、400元的標準給予財政補貼,補貼規模分別不超過10萬千瓦、20萬千瓦、30萬千瓦、40萬千瓦。

  光儲/源網荷儲

  5月份,涉及光儲/源網荷儲政策共4條。

  其中浙江龍港市和浙江平陽縣均出臺文件,對完成備案并接入市級分布式光伏數字化管理平臺的“自發自用、余量上網”的分布式光伏項目,按照實際發電量,給予0.1元/千瓦時的補貼。對于實際投運儲能項目,按照實際放電量給予儲能運營主體0.8元/千瓦時的補貼。

  光伏項目用地

  河南發文,規范光伏、風力發電項目占用耕地管理。鼓勵引導光伏、風電項目建設利用荒山荒坡等未使用地,可以使用不穩定耕地,不占或者少占穩定耕地,嚴禁占用永久基本農田。占用耕地的,應嚴格落實耕地占補平衡,按照有關規定辦理建設用地審批手續。強化對光伏、風力發電項目的監管,發展改革部門負責優化項目發展布局,嚴格履行核準備案程序;自然資源部門負責項目土地綜合利用監管,對于未經批準擅自建設或違規使用土地的一律從嚴查處。

  河北下發文件要求對未形成工程實際占用的存量光伏復合項目,不得占用耕地;已形成實際占用耕地的,市縣有關部門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確保項目以農為主、光伏為輔,農業與光伏產業互補共贏,同時不對土地形成實際壓占、不改變地表形態、不影響農業生產,嚴禁“只有光、沒有農、未互補”。

  江西水利廳要求各地立即組織開展河道、湖泊、水庫管理范圍內光伏電站和風力發電項目排查工作,并對問題項目按照指導意見要求予以整改相關排查整改工作臺賬。

  來源:光伏頭條,慕蓉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