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寧德時代宣布,旗下子公司廣東邦普下屬公司普勤時代于4月14日與印度尼西亞PT AnekaTambang (ANTAM)和PT Industri Baterai Indonesia (IBI)簽署三方協議,共同打造包括鎳礦開采和冶煉、電池材料、電池制造和電池回收等在內的動力電池產業鏈項目。
根據協議,三方將在印度尼西亞北馬魯古省東哈馬黑拉縣的FHT工業園區及印尼其他相關工業園區投資建設動力電池產業鏈項目,投資總金額不超過59.6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80.3億元)。
資料顯示,ANTAM是一家印度尼西亞上市的國有礦業公司。印尼電池公司(IBI)是一家印尼國有公司,由印尼國家石油公司、國家電力公司、國家礦業公司以及ANTAM新組建的專門用于開展電池生產的投資公司,主要在印尼及海外投資電池及相關產業鏈項目。
寧德時代表示,該項目將進一步完善公司在電池行業的戰略布局,保障上游關鍵資源和原材料供應,降低生產成本,并推進公司電池回收產業布局。
“印尼動力電池產業鏈項目對寧德時代的全球戰略布局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將成為中印尼友誼常青的象征,我們對項目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寧德時代創始人兼董事長曾毓群表示。
印尼海事和投資統籌部部長Luhut Binsar Pandjaitan說:“今天簽署的框架協議對印尼打造電動車產業鏈戰略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我相信在各方的努力下,這個項目將得以順利落實。”
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全球動力電池生產所需資源也隨之提升。其中,鎳作為動力電池三元正極的主要金屬之一,需求量也在急速上升。據招商證券預計,2021年至2025年,全球電池級硫酸鎳需求量將由22萬噸增長至72萬噸,增幅達227%。
市場層面上,受供需等因素影響,鎳價一度飛漲。中信證券分析指出,鎳價在短期內仍將受到非基本面因素影響有所波動,但長期來看,預計未來五年新的鎳資源上線偏少,加上高鎳三元鋰電池在能量密度和續航能力優勢下帶動需求,鎳資源供需或將于2024年前后出現缺口,因此鎳價有望繼續向上。
而印度尼西亞擁有全球最大的鎳礦儲量和產量,且增長潛力巨大。儲量方面,美國地質調查局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世界鎳資源儲量約為9400萬噸,其中印度尼西亞資源儲量排名第一,約為2100萬噸,占比22%。2015年-2020年,全球鎳儲量增量約為1700萬噸,其中印尼1650萬噸。
產量方面,2020年全球鎳礦總產量為251萬噸,印尼鎳礦產量為77萬噸,占全球總產量31%。而2015年,印尼鎳礦產量為13萬噸,僅占全球產量約6%。
由此可見,印尼在鎳供應鏈上長期占據著主導地位。基于此,寧德時代此次與印尼上市國有公司合作,控制鎳等關鍵原材料,無疑是對動力電池上游原材料產業鏈的重要布局,未來有望獲得持續的成本優勢,也有利于穩定中國企業和在華外企生產電動車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