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芯版圖」“一核兩翼”,南京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正確打開方式

時間:2021-08-16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躋身全國集成電路產業第一方陣,打造全省第一、全國前三、全球有影響力的產業地標.....”南京集成電路發展規劃早已鳴槍開跑。

    躋身全國集成電路產業第一方陣,打造全省第一、全國前三、全球有影響力的產業地標.....”南京集成電路發展規劃早已鳴槍開跑。

芯版圖.png

  2019年2月,《南京市打造集成電路產業地標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地標行動計劃》)發布。集成電路產業版圖上,“一核兩翼”規劃布局清晰呈現,目標也更為具體:到2025年,全市擁有超100億元集成電路生產類龍頭企業5家以上,集成電路產業人才整體規模達6萬人以上,集成電路產業綜合銷售收入力爭達2000億元并進入國內第一方陣。

  產業強則城市強,產業興則城市興。

  “十四五”以來,長三角地區三省一市均對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形成明確目標規劃,在沖刺產業高地的“快速路”上已是強者如云。面對集成電路產業新一輪技術革新與產業調整,南京“芯版圖”早早鋪開。

  江北新區為核心,“千億級”產業集群拔地而起

  如果說南京是江蘇省集成電路產業的重鎮,那么處于南京集成電路產業版圖“核心”位置的江北新區,無疑是強增長極。《地標行動計劃》定下“一核兩翼”產業發展格局:一核,以江北新區(含浦口區)為核心,打造有全球影響力的芯片之城;兩翼,即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江寧開發區)與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南京經開區)。

  作為全國第13個、江蘇省唯一的國家級新區,江北新區充分發揮”雙區“疊加優勢,發展以“芯片之城”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江北速度”屢屢刷屏:2016年臺積電(南京)晶圓廠落地新區,“3月簽約、5月注冊、7月開工”,兩年后16納米制程正式量產……迄今為止,華大半導體、展訊通信、中星微電子等芯片設計企業已有半數落戶新區,形成涵蓋芯片設計、晶圓制造、封裝測試、終端制造等完整產業鏈。

  除行業龍頭企業“坐鎮中軍”,還有一批細分領域叱咤風云的“單打冠軍”:2020年11月,芯華章發布適配解決方案“靈動”,是中國自主研發集成電路產業生態的重要里程碑;2021年3月,“哪吒”企業芯馳科技X9和G9兩款車規級芯片順利過審,逐步量產......僅今年上半年,就有芯華章、創芯慧聯、芯行紀、芯馳科技等企業先后獲得融資。

  產業布局,搶的就是人才!2016年,江北新區打造全國首個涵蓋全方位產業要素的綜合性集成電路公共服務平臺——南京集成電路產業服務中心(ICisC),并于近日申報“江蘇省集成電路公共技術服務平臺”項目成功獲得江蘇省科技廳批復;2020年,南京集成電路培訓基地掛牌成立,著手解決產業發展中人才短缺問題。同時,《南京江北新區集成電路人才試驗區政策(試行)》《關于優化升級南京江北新區(自貿試驗區)集成電路人才試驗區政策》等一系列政策密集出臺,集成電路領域全鏈條人才引育持續升級。

  2020年,江北新區芯片設計相關企業超500家,集成電路產業規模超500億元,同比增長63%;中安天馳、芯原微電子等187個“芯片之城”相關項目簽約落地,投資總額1114.6億元。

  身處“十四五”開局之年,江北新區起跑即領跑,官宣“到2025年,集成電路企業超1000家,主營業務收入超3000億規模,產業規模及人才集聚度迅速提升”。長江之畔,創新求變的“江北沃土”上,一個超3000億元的“千億級”集成電路產業高地已成為最近的未來。

  “兩翼”發力,鍛強“產業地標”

  江北風景獨好,南京其他區域同樣分布著“芯”勢力。置身南京集成電路版圖“兩翼”,《地標行動計劃》早已明確產業方向:江寧開發區重點打造國際先進、國內一流、自主可控第三代半導體產業基地,南京經開區大力發展新型顯示、人工智能、汽車電子等中高端芯片設計與制造產業,擔負著補強和提升南京集成電路產業的重要使命。

  作為江寧創新發展的“核心引擎”和“開路先鋒”,江寧開發區2020年集成電路產業實現營業收入71.62億元,同比增長37.57%;全年引進集成電路項目11個,總投資額61.45億元。今年5月發布《江寧開發區促進集成電路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121”戰略,搶抓集成電路產業新一輪發展機遇提供了堅實的政策基礎。

  與過去“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產業發展不同,江寧開發區圍繞”強鏈、補鏈、延鏈、拓鏈“部署,瞄準產業鏈關鍵環節:高端設計領域集聚臺積電設計服務中心、鉅泉光電總部及MCU研發中心、航天龍夢總部及國產芯片研發中心等重點項目;重點科研平臺方面擁有毫米波及射頻電子國家重點實驗室、寬禁帶半導體電力電子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砷化鎵微波毫米波單片集成電路和多芯片模塊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等;第三代半導體領域,以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五十五研究所為引領,主要從事射頻電子、功率電子兩大板塊產品的研發和生產,預計于今年底正式投產。

  作為綜合實力位居全國第9位的國家級開發區,集成電路同樣是南京經開發區新興主導產業之一。2017年后,南京經開區逐步引入陶氏化學、漢民科技、群豐科技、梧升半導體等研發設計、封裝測試、設備生產項目,圍繞“大力發展新型顯示、人工智能、汽車電子等中高端芯片設計與制造產業”空間定位推動集成電路產業快速增長,產業鏈基本形成。

  2020年6月5日,中國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新光國際投資有限公司與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在南京簽署《半導體IDM項目投資協議》。項目采用IDM運營模式,總投資規模達到30億美元,規劃月產4萬片12英寸晶圓,主要產品包括AMOLED面板驅動芯片、硅基OLED芯片及CIS芯片。協議三方約定,項目將于2020年四季度動土開工。當前,尚無公開消息顯示該項目新進展。

  群雄逐鹿,進軍全國集成電路第一方陣

  2020年《南京市推進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為集成電路在內的8條產業鏈提出“九大”攻堅任務,集成電路產業重點提升高端芯片設計水平,建設先進晶圓制造線,強化先進封測業支撐;同年12月,《南京市新興產業發展基金實施方案》印發,要求基金投向須符合全市產業發展方向,重點投向集成電路、人工智能、軌道交通、智能制造裝備等產業領域。

  為打造產業生態,南京在營商環境、人才引育、資金扶持、政策引導等方面全方位投入,不斷推動強鏈補鏈行動。對急需發展的重大項目、急需引進的關鍵領軍人才,堅持“一事一議”“一人一策”。

  2021年6月21日,南京創新周會上傳來重磅消息——國家第三代半導體技術創新中心(南京)落地江寧開發區,與其“重點打造國際先進、國內一流、自主可控第三代半導體產業基地”定位不謀而合。這是南京市打造全國乃至全球第三代半導體產業基地的重要布局,項目未來將聚焦行業共性技術和重大瓶頸,從源頭技術供給著手,支撐產業向中高端邁進,全力促進全產業鏈健康發展。

  縱觀南京集成電路產業布局,以國家級江北新區(含浦口區,產值占全市1/3)為核心,江寧開發區、南京經開區為兩翼,共同構建相對完整產業鏈,結合多基地(南京軟件谷、徐莊軟件園、麒麟科創園)眾“芯”拱月,形成較好發展態勢。同時,長三角作為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基礎最扎實、產業鏈最完整、技術最先進的區域,集聚了近3萬家集成電路上下游企業,南京仍需在“你追我趕”中與各城市實現產業鏈互通互補,強“芯”之路尚有空間。

  隨著其重量級項目陸續建成投產,這場群雄逐鹿的“攻芯戰”中,南京集成電路產業正以穩健步伐向全國第一方陣邁進。“時來天地皆同力”,在集成電路產業滾滾發展的春潮中,南京既是產業發展中的積極推進者,也是時勢造英雄的受益者。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