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人物專訪 > 資訊詳情

何敏佳談我國機床的未來發展之路

時間:2021-08-16

來源:廣州數控設備有限公司

導語:日前,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當值理事長、廣州數控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何敏佳先生接受了某行業媒體的專訪,就我國機床工具行業的發展現狀和未來之路發表了見解。今發布該訪談內容,供業界參考。

廣數董事長.png

 一、我國機床的發展與困境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不久,我國就開始規劃與建設機床工具行業,逐步建立起了完整的機床工具工業體系,并建起行業著名的“十八羅漢廠”,一大批國有機床企業制造的大批優質機床為新中國建設創下了不朽業績。一直到2000年,國有機床企業一直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是制造業工作母機的主要供應商。

  經過改革開放40年,特別是2001年中國加入WTO以后,我國機床工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和長足的進步,產業能力和國際地位都發生了全面而深刻的變化。這一過程中,外資汽車企業的引入加速了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也對我國機床工業的快速發展起到了助推作用。

  在國際上,汽車強國一般同時又是機床強國,很多發達國家的機床工業是靠汽車工業拉動的。隨著我國引入外資汽車產業,外資汽車制造企業相繼把他們國家的先進機床工具也帶進中國市場,在促動我國機床工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讓發展中的國產機床工具行業企業與外資企業在市場上進行著某種不對等的競爭,不斷改變中國機床工具產業的發展格局,行業企業在壓力中奮力前行。

  當前,我國機床行業本身以及上下游均是由國有、民營、外資等多種經濟成分的企業構成。2011年以來,在經濟發展增速減緩,經濟發展模式轉變的大背景下,機床工具行業與其他傳統裝備制造業一樣,開始經歷深度的轉型升級調整和發展戰略重塑,一些國有行業骨干企業進行重整,以新的資產結構重新運營。同時,民營機床制造企業抓住3C等領域快速發展的市場機遇迅速成長,成為我國機床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我國機床行業的自主發展增添了新的動力!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行業共性基礎性技術薄弱、創新研發體系能力建設不足、人才和研發經費短缺、行業利潤微薄等發展難題的解決,迫在眉睫。我國是工業制造大國,必須要走自主可控的機床產業發展之路。

  二、未來發展之路

  1. 深耕制造,尊重培養大批一線工匠

  要想制造出高精密的機床,必須依靠一流的工匠作為工藝保障。

  20年來,我們或許走進了一個誤區,過度宣傳了制造業的“微笑”曲線,認為只有研發與銷售才是企業創造價值的環節,許多企業不重視制造本身,以致造成一個很大的問題,一線工人得不到社會應有的認同,青年人不想也不安心進工廠車間,最終導致即使好的研發成果也難以制造成好的產品,銷售也同樣面臨困難。這一點必須引起機床人的高度重視與重新思索。

  機床制造企業應當創造條件開辦各類職業技能培訓學院,培養年輕人的興趣,養成動手習慣,形成動手能力,培養他們的專業技能,給予他們更多的重視,讓他們能夠安心留在企業。同時,企業應當研究降低技工流動的“終身制”制度。特別是研究與技工工匠榮譽地位匹配的企業制度,完善企業工會制度,并使其成為企業文化的重要部分。

  制造高精密機床并不等同于高昂的設備投入,而是要在高技能的技工團隊上進行更多投入,有朝氣的技工團隊會制造出非凡的工藝產品。優秀技工團隊的工藝創造及創新能力不可估量,有創新精神的技工團隊也會擁有超人的智慧與毅力,克服一切困難,通過千百次的試制,最終造出超越前人的產品。

  華夏千年不乏工匠,中國魯班、中醫、中國陶瓷、中國絲綢、中國古代四大發明,無不閃爍著我們祖先的勤勞、智慧與工藝創造能力。新時代的企業家應當努力創造環境,讓我們的技能工匠可以大顯身手,制造出超越國外同行的好機床。

  2. “少制造,深制造”,敢做20年壽命的機床

  加工精度20微米的機床,一般企業都可以量產,這樣的機床可以使用20個月。要制造加工精度達到0.2微米的機床,則必須擁有資深的鉗工,具備豐富的工裝配合經驗,采取智慧的工藝辦法,配合耐心全面的檢測,用精湛的技藝裝調出來,這樣的機床可以使用20年。如此巨差!

  作為制造企業,我們要弄清楚為什么而制造。當前我國已經步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是時候用“少制造,深制造”替代過去的普通制造。一次“深制造”,造出20年使用壽命的精密數控機床,這是大勢所趨。

  同時,我們可以嘗試用“富人”的思想做機床,即機床的功能和功率選足夠富裕的配置,絲杠、導軌標準件盡可能加大一碼,機床用料較進口同類產品加粗,使產品更壯、更精,做工更細、更美。

  習總書記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機床行業也應以“少制造,深制造”來減少排放,實現綠色制造,一次制造出耐用的高附價值的高端機床,創造出我們的金山銀山。

  3. 共建國內機床產業“內循環”生態體系

  高端數控機床產業鏈少不了高性能原材料、高端元器件、高性能芯片、工業軟件、先進通信與工業互聯網技術等,同時高端數控機床必須具有熱變形補償、幾何誤差補償、運動摩擦補償等功能,這些都需要上下游通力合作才能得以完善。簡單地購買進口數控系統及功能部件等組裝的機床,難以實現高端機床的自主可控,難免受制于人,并出現“卡脖子”現象。

  高端機床制造企業要追求做專業、做品牌、做歷史、做信譽,與金融系統保持良好合作。同時要與用戶建立新型合作關系,畢竟一臺可以使用20年的高端數控機床,使用過程中的保養維護等非常重要,要與用戶建立起牢固的供需伙伴關系。

  最后,高端數控機床作為工業母機,除了自身競爭成長,還需要新型舉國體制的有力支撐,因此呼吁政府制定法規給予長期支持保護。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