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電投黃河上游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簡稱“黃河公司”)11日晚發布消息稱,由該公司負責建設的黑龍江大慶新能源科技研發中心正式揭牌成立并投入運行,標志著全球首個光伏、儲能戶外實證實驗平臺——國家光伏、儲能實證實驗平臺(大慶基地)的科研功能全面啟動。
黃河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魏顯貴介紹,在此之前,由國家能源局批復的首個國家光伏、儲能實證實驗平臺(大慶基地)于4月10日開工建設,還同步建設了新能源科技研發中心、實證實驗智慧管理及展示平臺和新能源科普教育基地三個輔助項目,以實現“一主三輔”的效能。
大慶新能源科技研發中心依托國家光伏、儲能實證實驗(大慶基地)平臺,將合力推動產業科技研發水平,提升光伏及儲能領域的科技創新能力,促進全產業鏈的多元化融合發展。同時,國家光伏、儲能實證實驗平臺運維、數據的采集、分析、傳遞、發布等均按照行業權威技術標準執行。并建立測試邊界相同,數據分析方法一致,數據采集一致的公平公正的實證實驗體系,形成完善的系列數據成果,推動全產業鏈發展。
黃河公司董事長謝小平說,“十四五”期間,該平臺初步規劃總投資約60億元人民幣,布置實證實驗方案約640種,折算規模約105萬千瓦,包含光伏組件、逆變器、支架、儲能產品4個產品實證實驗區,以及儲能系統、設備匹配2個系統實證實驗區,且每年布置不少于100種實證實驗方案,開展不同模式對比,對當年新技術、新產品開展實證、實驗、檢測。
“國家光伏、儲能實證實驗平臺(大慶基地)將為國家制定產業政策和技術標準提供科學依據,為中國乃至全球新能源行業技術進步和創新發展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和中國標準。”中國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王大鵬此前表示,作為中國國家能源局批準建設的第一個光伏、儲能實證實驗平臺,該平臺可助力解決中國光伏、儲能技術戶外實際運行的專業性、系統性研究較少、已建成光伏發電系統的運行性能無法有效評估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