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機器人是智能制造的關鍵因素,其發展是我國從制造大國走向制造強國的重要推手。工業機器人是機器人家族的重要一員,受到國家層面高度重視。為推動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中國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培育先進制造業集群,推動集成電路、航空航天、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機器人、先進軌道交通裝備、先進電力裝備、工程機械、高端數控機床、醫藥及醫療設備等產業創新發展。加強礦山深部開采與重大災害防治等領域先進技術裝備創新應用,推進危險崗位機器人替代。地方政府重視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綱要多提及工業機器人,要求推動工業機器人產業技術攻關,培育工業機器人產業鏈。
截止到目前,中國機器人市場進入高速增長期。從工業機器人來看,我國是工業機器人應用第一大國,行業迅猛發展,產量持續增長。我國工業機器人產量由2016年的72426臺增至2020年的237068臺。2021年1-4月工業機器人產量105439臺,同比增長79.2%。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21年我國工業機器人產量將逼近30萬臺。我國服務機器人產業起步相對較晚,部分產品還處于研發試驗階段。但隨著技術不斷提升、居民消費水平提高,價格多層次符合多個消費群體需求,服務機器人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如掃地機器人、導航機器人、陪伴機器人等服務機器人走入“尋常百姓家”,消費市場不斷擴大。
從布局來看,目前我國已形成多個機器人產業集群。根據我國行政和地理區劃方式,結合機器人產業實地發展基礎及特色,將全國劃分為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東北、中部和西部共六大區域。
從產業規模來看,“十四五”期間,我國機器人市場產業規模將持續增長。其中,工業機器人的年產量將翻倍,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的市場份額提高。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擴大,加深與智能醫療、智慧家居、智能安防等領域的融合。同時,加快建立空間機器人、海洋機器人、基地機器人等特種機器人支撐平臺。
機器人企業競爭力將逐漸加強。加快培育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等一批龍頭企業,加強企業及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同時,積極打造機器人配套產業集群,以機器人產業園、機器人小鎮的載體培育、扶持機器人產業發展。
關鍵零部件將取得重大突破。提高機器人用精密減速器、伺服電機及驅動器、控制器的性能、精度、可靠性。進一步攻克智能機器人核心零部件、專用傳感器,完善智能機器人硬件接口標準、軟件接口協議標準以及安全使用標準。建立智能機器人標準體系和安全規則。
應用場景將不斷拓寬。工業機器人速度、載荷、精度、自重比等主要技術指標達到國外同類產品水平,研究復雜環境下機器人及機械手臂自主控制技術,加深工業機器人應用深度;擴大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應用場景,醫療健康、家庭服務、反恐防暴、救災救援、科學研究等領域的服務機器人技術水平接近國際水平。
機器人標準框架體系研究將進一步加強。加快制定機器人綜合應用解決方案,并形成相應的標準和規范。加快推動智能機器人及細分應用領域的行業協會和聯盟制定相關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