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從特斯拉事件看電動汽車安全發展

時間:2021-04-25

來源:中國工業新聞

導語:近日,上海車展上特斯拉車主維權事件引發廣泛關注。2021年特斯拉曾多次甩鍋“駕駛員操作不當”、“國家電網電流過大”等,一味推脫責任,這種作法不僅引發眾怒,而且引起管理部門的高度重視。2021年2月,市場監管總局與網信辦、工信部、交通部、應急部共五部門,就消費者反映的異常加速、電池起火等問題史無前例的聯合約談了特斯拉公司;此次車主維權事件發生后,市場監管總局、中消協等部門也接連發聲,連中紀委都發表了評論,要求企業必須遵守法律、尊重消費者。安全是電動汽車發展的生命線,如何促進電動汽車安全健康發展值得深思。

       一、由特斯拉事件引發的思考

??(一)凸顯政府監管部門對電動汽車安全性的高度重視

??一是近期特斯拉異常加速、電池起火、車輛遠程升級等問題頻發,安全隱患極大。據統計,從2020年下半年起,媒體報道的車輛“異常加速”事件就超過10起。事實上,在五部門約談之前,特斯拉剛剛在中國和美國召回17.1萬輛,是其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召回事件。特斯拉CEO馬斯克坦言:“特斯拉目前處于爬坡量產階段,因此很難保證所有細節都不出問題”。二是考慮到特斯拉未來在中國的市場體量,提前加以警示。目前,中國已成為特斯拉除美國外的第二大市場,2020年國產Model 3總銷量達13.74萬輛。隨著特斯拉保有量的不斷提高,一旦產品質量成問題,勢必會成為公共安全隱患。同時,也將波及電動汽車全產業鏈的健康發展。

??(二)推動安全生產關口前移,督促企業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

??監管部門給特斯拉主要提出三點要求:一是嚴格遵守中國法律法規;二是高度重視產品質量,切實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三是敢于承擔責任,不可胡亂甩鍋。不難看出,政府通過強化監管職責,將安全監管由原來事故管理為主前移到安全風險防控環節,促使企業主動強化安全管理,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強調企業需從研發設計源頭開始反復測試論證和嚴格控制,建立安全質控常態化、規范化長效機制。更重要的是,監管部門給正處于“爬坡過坎”關鍵時期的我國電動汽車產業釋放出明確信號:安全是電動汽車開發和應用的底線。汽車生產企業是安全第一責任人,應強化主動預防、源頭控險,把自己置于政府和社會的監管之下。

??(三)加強信息公開透明,引導公眾理性消費

??近年來,特斯拉引以為傲的“自動駕駛技術”問題頻發。面對消費者的投訴,特斯拉多次推脫責任,回應事故是駕駛員誤操作所致。事實上,特斯拉對外宣傳的完全自動駕駛只是輔助駕駛。此外,當前許多以完全自動駕駛技術、超長續航能力、瞬間加速等為賣點的電動汽車,由于買賣雙方信息不對稱,加上企業有意宣傳引導,很容易誤導消費者過分相信宣傳而在實際使用時導致事故發生。在事故發生后,監管部門除盡快展開調查外,還必須及時準確、公開透明地向公眾發布相關信息,正面回應社會關切,確保消費者全面了解產品的真實性能,進行理性消費。

??二、我國電動汽車安全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鋰電池安全仍是電動汽車發展的一大瓶頸

??特斯拉發生多起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電池起火,可見大多數車企使用的鋰電池也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比亞迪、北汽等都發生過多起起火事件。據統計,在2020年上半年的20余起起火事故中,充電中起火的有7起,行駛中起火的有6起。并且,在對電動汽車的投訴中,排名前三的問題均與鋰電池質量有關,包括電池故障、充電故障以及續航能力不準確等。鋰電池安全存在故障,除了與自身易燃易爆特性有關外,部分車企過度追求高電池密度和長時間續航指標也是重要誘因,這就導致電池生產商在研發時采用了一些極端措施。比如,為了降低電池重量而減小薄膜的厚度、為簡化電池結構取消了電池間的緩沖泡棉等,這些都是電動汽車重要的安全隱患。

??(二)電動汽車質量標準及控制體系與傳統車企存在差距

??與大眾、通用等擁有百年技術沉淀的傳統車企不同,特斯拉等造車新勢力業務更倚重創新,而在傳統的零部件質量認可、供應商質量控制以及整車質量認可方面仍處于起步階段,在質量管理、標準化方面存在一定缺陷。比如:傳統車企基本都有自己的“材料部門”,負責選擇和驗證性價比更高的材料,但新造車企業幾乎沒有,其更注重軟件的研發和打磨。此外,特斯拉等新勢力汽車更崇尚互聯網的“迭代開發”概念,但過快的產品迭代速度很難保證充足的研究、開發、驗證周期。特斯拉前質量副總裁曾坦言,“特斯拉的開發和測試異常迅速,原因在于特斯拉會在短期內想方設法修改零部件以躲避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的審查”。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