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2020年中國機器人銷售和投資強勁,但挑戰依然存在

時間:2020-10-09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2020年,中國見證了機器人技術的重大銷售和投資,這是早期模式的延續。盡管如此,中國機器人公司仍面臨許多挑戰,包括價格敏感的國內市場,相對較低的勞動力工資,貿易沖突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

      2020年,中國見證了機器人技術的重大銷售和投資,這是早期模式的延續。盡管如此,中國機器人公司仍面臨許多挑戰,包括價格敏感的國內市場,相對較低的勞動力工資,貿易沖突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更多信息盡在振工鏈

新冠危機席卷了全球所有經濟體。中國是第一次大規模爆發,并在2月和3月初全面封鎖,至少在國內看來,似乎已經回到正常狀態,這其中包括機器人領域。

早期奮斗

這并不意味著一切都很好。近年來在國建立業務的外國生產技術供應商已經在2019年面臨嚴峻的環境。在需求方面,與美國的貿易沖突,還有債務持續上升和生產力停滯等因素,這對消費者信心和公司的投資意愿產生了負面影響。

新冠之前,全球最大市場的汽車銷量自1990年以來連續兩年以來首次出現下滑。自2010年以來,工業機器人的銷量增長了7倍后,工業機器人的銷量在2019年也首次出現小幅下降。對于許多帶著來自汽車行業的全球主要客戶來到中國并且只知道這個市場的增長的外國公司來說,這是一個陌生的經歷。

基礎設施升級

2020年9月,中國經濟似乎不僅表現出與世界其他大多數地區相比相對良好的表現,而且自4月以來,某些行業的表現也好于去年同期。很大程度上,這種發展是由基礎設施升級推動的,而現有基礎設施的目標則翻了一番。雖然這將有多大的可持續性還有待觀察,但它為外國生產技術供應商提供了短期和中期的機會。

機器人技術是一個亮點

工業機器人是中國第二季度表現優于去年同期的行業之一。根據對20家國內外領先的工業機器人制造商的銷售數據進行評估,從4月初到6月底,市場增長了3.8%。在整個前六個月的同比比較中,銷售量比上年下降5.4%(以單位計)。

2020年第二季度機器人銷量的增長主要是由于趕超效應和電子行業的強勁需求所致,尤其是SCARA機器人(增長40%)。得益于食品飲料,醫療保健和電子行業的需求增長,臺達機器人的銷售額也反彈了22%。

其他增長強勁的細分市場是AGV(增長17%)和協作機器人(增長9%)。他們特別受益于恢復爆發期間暫停的項目。第二季度傳統多軸機器人(-10%)和處理技術(-6%)的銷售額繼續下降,這主要是由于汽車領域的需求持續疲軟。

盡管有可觀的資金投入,但中國機器人公司發現自己還是處于艱難的環境中。

目前,中國可以被視為全球機器人市場的亮點。但是,應該強調的是巨大的價格壓力,在當前情況下這種壓力甚至變得更糟。例如,去年行業內增長最快的機器人制造商弘毅機器人,在去年已經有傳言稱拖欠供應商和員工的款項之后,目前正在破產程序中。全球消費無人機的領導者DJI也被迫否認8月中旬裁員的報道。海外市場日益增加的安全隱患不會使公司開展國際業務變得更加容易。

國內工業機器人制造商能夠增加其市場份額的趨勢并未持續。EPSON,YAMAHA和FANUC在SCARA機器人領域的強勁銷售業績尤其確保了這一點。

強大的投資實力

利用《機器人報告》和STM Stieler中國交易數據庫的數據,Stieler分析了2019年和2020年前七個月在全球機器人行業發生的392筆交易。研究發現,從2020年1月至2020年7月,全球機器人技術投資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60%以上。美國仍然是投資最多的目的地,超過53.8%。中國在2020年變得相對重要。在前七個月中,約31%的投資在中國進行。主要推動力是幾家工業機器人制造商和大型物流系統集成商的IPO,以及對移動機器人,與機器人相關的AI芯片和3D傳感器(LIDAR)的投資。

盡管有可觀的資金投入,但中國機器人公司發現自己處于艱難的環境中。除了工資仍然相對較低的價格敏感的國內市場之外,他們獲取國外技術的難度也越來越大。例如,在無人駕駛運輸工具(AGV)中,用于控制的芯片來自美國,來自歐洲或日本的導航傳感器。該地區的兩家公司,梅格維(Megvii) 和海康威視(Hikvision),已因其在大規模監視領域的業務活動而受到美國制裁。初創公司Cloudminds該公司籌集了超過3億美元的資金,并希望在硅谷和中國開發基于云的類人機器人,但由于嚴格的軍用級技術出口法規越來越嚴格,該公司于春季關閉了在圣塔克拉拉的分公司。

歐洲和日本在工業機器人和自動化領域的傳統優勢并未反映在對機器人技術新領域的投資中。這對于商人和決策者都應引起關注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