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企業動態 > 資訊詳情

百年福特的嚴峻時刻

時間:2020-02-11

來源: 建約車評 余建約

導語:2020年2月5日,福特公司宣布57歲的吉姆·法利(Jim Farley),成為該公司COO,掌管所有汽車業務。他的競爭者,53歲的韓瑞麒(Joe Hinrichs),原負責汽車業務的總裁,則黯然離開,為法利的大展宏圖讓出道路。

福特汽車的“接班人”之爭已經結束。


 

2020年2月5日,福特公司宣布57歲的吉姆·法利(Jim Farley),成為該公司COO,掌管所有汽車業務。他的競爭者,53歲的韓瑞麒(Joe Hinrichs),原負責汽車業務的總裁,則黯然離開,為法利的大展宏圖讓出道路。

 

至于現任福特汽車CEO韓鎧特(Jim Hackett),《紐約時報》和《華爾街日報》在相關文章中指出,他的時間已經所剩無多。

 

不僅僅是韓鎧特,福特汽車,作為現代汽車工業的締造者,年營收高達1600億美元的巨無霸,在汽車產業所面臨著的百年一遇的顛覆性變革中,留給他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具有諷刺意味的,福特的危機,來自于他的模仿者——特斯拉。

 

此刻,埃隆·馬斯克在特斯拉這家公司中推行的大多數玩法,都是亨利·福特在一百年以前玩過的。

 

這些舉措包括先推出性能車打品牌,再推出“平民車型”,爆品策略,最大程度的垂直整合,甚至包括汽車產品的命名。

 

但是,強悍如馬斯克,恐怕都很難達到像亨利·福特曾經達到的高度,一個人和一家企業,對世界能夠產生如此巨大的影響。

 

美國學者、作家麥克·哈特(Michael H.Hart)在他的著作《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赫然將亨利·福特列入其中,是唯一上榜的企業家。

 

1903年,亨利·福特成功地說服了12名親朋好友,籌集到了2.8萬美元,開始了他的第三次創業,這就是后來的福特汽車公司。

 

同年7月23日,福特Model A投放市場。

 

這款“性能卓著”的車型,擁有8匹馬力的動力,3速手動變速箱,極速達45mph,“僅僅”用時39.4s,就能夠跑完1英里的里程。風馳電掣般的速度令當時的一位賽車手興奮不已,帶著這款車巡游美國,并形成了巨大的口碑效應。

 

截止1904年,Model A總共賣出了1750輛。

 

亨利·福特第三次創業終于獲得成功,該公司第一年就實現盈利,賺了3.7萬美元。

 

在1903年到1908年之間,福特汽車的工程師們,還推出了Model B、Model C、Model F、Model K、Model N、Model R、Model S。這里面,我們可以嗅到特斯拉濃濃的模仿味道。

 

但是,福特汽車公司下一款車型,就是Model T。

 

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款面向大眾市場的機動車。在此之前,汽車的售價在4000美元以上,普通人根本就沒有能力購買,福特Model T的定價為825美元。

 

對于亨利·福特而言,打造Model T的愿景是:“將世界裝在輪子之上”。

 

有一個關鍵的數據是,在1908年的時候,整個美國只有1.8萬英里長的公路。在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清晰的結論,正式因為汽車產業的發展,才會擁有道路,才會擁有了龐大的交通運輸產業。

 

福特Model T的定價策略大獲成功。這款車型,在它的整個生命周期里,總共售出了1500萬輛。

 

在20世紀的20年代初期,福特Model T在全球汽車市場的占有率,超過了50%。

 

在整個汽車工業史,相信這樣的奇跡也不會再發生了:即一個汽車制造商,只依靠一款車型,銷量占到全球市場的份額超過50%。

 

福特Model T的大規模量產,所帶來的成果是,形成了真正意義上的現代汽車產業,龐大的供應鏈體系,燃油供給體系,維修保養體系。

 

此外,還有幫助形成了龐大的現代交通體系。


因為有了龐大的汽車保有量,公路才開始不斷地被建造出來。比如,著名的美國66號公路,就是從1926年開始在原有馬路的基礎上修建起來的。

 

中國的“基建狂魔”們,為這個國家修建了世界上最令人震驚的現代化高速公路網絡,為中國的現代化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在這里,不要忘了中國汽車工業的貢獻。如果沒有從2003年起,中國汽車工業的跨越式發展,汽車開始走進中國的千家萬戶,大規模的高速公路建設的投資,是不可能收回成本的。


這也許是“一帶一路”向外推進的時候,在中國獲得巨大成功的交通基礎設施投資的模式,難以對外復制的重大原因。

 

為了降低Model T的生產成本,亨利·福特的公司無時不刻地在研究提升生產效率和削減成本的方式。

 

以活塞桿組裝為例,按照老式的方法,28個人每天裝配175只——每只3分5秒;工頭用秒表分析動作之后,發現有一半時間用于來回走動,每個人要作6個動作,于是他改造了流程,把工人分成三組——再也不需要來回走動了,凳子上裝了滑輪傳動——現在7個人就能每天裝配2600只。

 

在這里,也許很多人會想起豐田生產方式中最重要的理念——Kaizen,即持續改進的理念,是不是非常熟悉?

 

福特汽車在生產制造上的持續迭代,在1913年終于結出了碩果:現代工業史上最重要的生產方式——流水線生產,出現在了福特底特律的Piquette汽車制造工廠。

 

這種生產方式,最核心的理念是,將產品的制造分解成若干個不同的制造工序,每個工序的操作盡量簡潔和高效,且操作所需的時間基本是一致的,這些工序被按照順序分布在一條流水線上,傳送帶拖動一個產品,按照相同的節拍,從流水線上的頭部開始傳輸,當它離開流水線時,意味著一輛汽車駛下了生產線。

 

這種樸素而又偉大的生產方式,包含了生產率提升中非常重要的兩個核心要素:專業分工和自動化。

 

因為流水線生產方式的引入,使得福特Model T的制造時間,從12.5小時降低到了1.5小時。

 

對于汽車工業而言,制造,在競爭中具有極端重要的決定性影響因素。


原因在于,汽車是一個對成本極度敏感的產品,高效的制造意味著更強的成本競爭力。

 

福特Model T的成功,正是得益于該公司強大的工業制造能力。

 

這也是后來豐田的精益生產方式、大眾的模塊化生產的思想源頭。


這也是為何,埃隆·馬斯克如此念念不忘他的超級工廠——無畏艦。馬斯克一度聲稱,特斯拉在制造上的研發投入,并不比產品研發費用低。

 

亨利·福特的流水線生產方式,被復制到了現代工業制造的所有行業。


福特還為中產階級的形成,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1914年1月5日,亨利·福特宣布在該公司推出了“$5 Day”政策,即工人們每天工作的最低工資,不低于5美元。當時,福特公司有5.2萬名工人,每人的工資翻了2倍多。

 

同時,將工人每天的工作時間,從原來的9小時降低到8小時。此外,每周的工作時間,從7天減少到5天。

 

直到1937年,通用汽車才在工會極其慘烈的罷工運動中被迫妥協,與工會簽訂協議,承諾最低5美元的日薪標準。

 

這個消息一出來,該公司的招工辦公室,立刻被上萬名求職者包圍。

 

福特汽車5美元的最低工資制度,降低工作時間,使得美國開始形成真正意義上的中產階段。

 

在1914年,在絕大多數美國工廠,勞資沖突極端嚴重,工廠老板們通常擁有私人武裝,并在工廠的制高點架起機關槍以“維持秩序”。

 

亨利·福特在那個時代,就實施了通過提高員工待遇,以提高其工作積極性、歸屬感,降低員工的流動性,降低招聘和培訓成本的措施,無疑是極具先見之明的。

 

對于提高員工的待遇的舉措,亨利·福特還有另外一個樸素而又劃時代的想法,即只有這些工人們的收入提高了,他們才有能力消費和購買福特的汽車。

 

這是在1914年,可惜的是,彼時大多數美國的資本家沒有這樣的理念,他們一面極其嚴酷地壓榨工人以提升生產效率,另一方面拼命地剝削勞工,攫取更多的剩余價值。

 

這樣的結果是,生產率不斷地提升而消費能力嚴重不足。

 

資本家的貪婪,終于在1929年引發了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經濟危機——“大蕭條”。

 

2020年的今天,我們似乎再次嗅到了這樣的氣息,福布斯實時財富排行榜上,富豪們的身家已經超過了1000億美元。

 

AI技術、自動化技術,讓那些掌握數據、掌握資本的人,擁有了更大的權力,數據這種資源擁有可怕的“馬太效應”——強者愈強。

 

與此同時,自動化的發展,讓更多的生產不再需要工人。

 

美國的底特律、匹茲堡等這些傳統的中西部地區,正在成為“鐵銹地帶”,他們的收入水平,不是在增加而是在降低,分配不均、需求不足的問題,正變得日益尖銳。

 

于是,特朗普主義抬頭,于是,英國脫歐了。在這個世界,“左派”的崛起并不是偶然。

 

對于那時候的美國而言,形成一個中產階級,讓社會成為一種“橄欖型”的結構,是唯一的解決方案。

 

亨利·福特和他的福特汽車公司,為此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1917年,福特胭脂河工廠(River Rouge Complex)開始奠基,這是人類歷史第一個龐大的縱向一體化的“烏托邦”試驗。

 

亨利·福特的夢想是,在這個地方,進來的是鐵礦石、橡膠、塑料、玻璃等原材料,離開的時候,是一輛汽車。

 

為此,在這個面積達1.2萬畝的巨型工業區內,佇立著碼頭、大型煉鋼廠、大型發電廠、玻璃制造廠、輪胎制造廠……總而言之,這里能夠生產Model T所需的一切零部件。

 

在1929年,這個工廠的工人數量高達10.3萬人,里面有醫院、警察局、學校……儼然是一個獨立王國。

 

為了支持輪胎廠的運轉,亨利福特甚至于在1920年代,在巴西買了大量的土地以種植橡膠。

 

從1920年開始,福特Model T的售價再度大幅下降。

 

然而,對于所有的縱向一體化而言,在開始階段,沒有中間商賺差價,尤其是產業發展初期,專業化分工尚未形成的時候,對于提升效率是大有裨益的。但是,一旦整個產業鏈條起來之后,縱向一體化的效率反而不如專業分工來得高。

 

20世紀40年代末期,福特汽車賣出了巴西的橡膠種植產業,虧損嚴重。

 

在亨利·福特的年代,在聲望上能夠與他比肩的,只有“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鋼鐵大王”安德魯·卡耐基、“金融大王”摩根。

 

《財富》雜志稱其為“20世紀最偉大的企業家”;《福布斯》的“有史以來最有影響力的20位企業家”排名中,他的名字列在榜首。

 

1947年,“汽車大王”亨利·福特去世,全美國的汽車生產線停工1分鐘,以紀念這位“汽車界的哥白尼”。

 

1945年之后,亨利·福特的孫子亨利·福特二世執掌福特汽車,在管理上,引入了著名的“藍血十杰”,采用了現代化管理方式,來改造福特汽車,引領這家企業再次走向輝煌,直到20世紀70年代末期。

 

福特汽車彼時的管理變革,普遍被認為是美國現代管理制度的開始。

 

 

進入21世紀的20年代,擁有輝煌歷史的福特汽車陷入了麻煩。

 

美國時間2020年2月4日,這家公司發表了2019年的財務數據,結果令人失望。

 

在2019年,福特銷售汽車538.6萬輛,去年同期為598.2萬輛,全球市占率從6.3%跌倒了6%。在營收方面,過去一年,福特汽車的營業額為1559億美元,北美市場的營收達980.5億美元,去年同期為1663.3億美元,北美市場營收到966.2億美元。在利潤方面,2019年,福特汽車的凈利潤僅為4700萬美元,去年同期為36.77億美元。

 

股票的表現也令人失望。

 

截止目前時間2020年2月7日,福特汽車的股價僅為8.11美元,總市值為321.56億美元。請注意,此刻,福特汽車的每股凈資產為8.13美元,這就意味著福特公司現在清算,股東們拿到的現金價值,也許比股票價值還多一些。

 

這表明了投資人對福特汽車前景的極度不看好。

 

與此形成鮮明的對比,“小弟弟”特斯拉的股票,在經過幾輪瘋狂的上漲之后,2020年2月7日的價格為748.07美元,總市值達1348.36億美元。同城“勁敵”通用汽車的市值,也達到了480.57億美元。

 

比爾·福特三世,有理由對此感到失望。

 

2013年,在艾倫·穆拉利時代的最后一年,走過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福特汽車,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氣息。營業額為1469億美元,凈利潤為71.8億美元。


2014年7月1日,馬克·菲爾茲出任福特汽車CEO,這家公司的股價,幾乎是一路跌到了現在。

 

在那個7月份,福特汽車股價達到了最高的13.48美元,現在,則是8.11億美元。

 

當然了,馬克·菲爾茲于2017年5月1日被趕走,韓鎧特接任時,福特汽車的股價為9.74美元。2016年的營收為1518億美元,凈利潤為45.96美元。

 

在過去的6年,福特汽車業務的無論是市場份額、利潤率,還是凈利潤,都在呈現出下挫的態勢。

 

2019年,該公司汽車業務的運營利潤率已經低至3.4%。

 

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數據。通常情況下,汽車制造商希望這個數據能夠達到8%。

 

毫無疑問,在馬克·菲爾茲與韓鎧特的任期之內,福特汽車公司的狀況令人失望,或者說極度令人失望。

 

在這六年中,福特汽車在業務上的打擊包括:

 

1.在中國市場遭受毀滅性的失敗。2016年,福特在中國市場總共賣出了127萬輛汽車,2019年,這個數據僅為56.8萬輛(包含臺灣)。

 

其主力合資企業,長安福特的銷量,從2016年的95.8萬輛下跌到了2019年的18.4萬輛。如此幅度的銷量下滑,不僅讓福特在華業務陷入巨虧,也使得上游的供應鏈和下游的經銷商遭受重創。

 

事實上,福特歐洲市場也需要“止血”。

 

在關閉了6個工廠和讓1.2萬人突然失去工作之后,該公司2019年在歐洲的汽車業務依然虧損了4700萬美元。

 

這使得福特汽車業務,對北美市場的依賴越來越重,已經到了不容有失的地步。

 

2.在產品組合上,遭受重創。

 

在北美,福特已經徹底退出了轎車市場的競爭,將這個市場拱手讓給了德國和日本的汽車制造商。

 

當然了,在大眾市場,福特的轎車根本無力與豐田的凱美瑞、花冠,本田的雅閣、思域,日產的天籟、軒逸競爭,更別提在豪華車市場,對抗奔馳C級、寶馬3系和奧迪A4等強勁的對手。

 

當北美市場不再研發轎車之后,意味著中國市場、歐洲的轎車,在研發迭代上陷入了巨大的被動。事實上,福特在中國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研發團隊。

 

如果僅僅靠皮卡和SUV,福特汽車恐怕難以在北美以外的市場獲得成功。

 

3.未來技術布局錯失良機。

 

我們不能指責比爾·福特不重視在科技上的投入,相反,福特是所有傳統車企中,對自動駕駛、車聯網等領域投入最為激進的車企之一。

 

在汽車互聯網方面的探索,福特汽車的行動可以追述到2008年。彼時,福特與微軟合作,基于WinCE系統,為汽車開發車載信息娛樂系統,他們的系統的名稱是“Sync Applink”。

 

這是一個經典的技術路線選擇上的慘敗。

 

致命錯誤包括兩個:

 

其一,Applink這種手機互聯的車聯網系統,注定是過渡狀態和輔助形式。汽車一定會有自己的OS,并和汽車自身深度結合。共享手機的算力和生態,只能是過渡的形態。

 

其二,在底層操作系統的選擇上接連犯錯。在開始的時候,他們選擇了微軟的WinCE,但微軟在彼時根本就沒有看上汽車市場,和愿意幫助福特打造一個底層的汽車操作系統,微軟甚至已經決定,到2021年之前,放棄對WinCE系統的支持和維護。不得已,2014年,福特轉而選擇當時市占率最高的QNX系統。用QNX打造手機互聯的平臺是OK的,但完全不能支持形成自有的汽車應用生態。

 

此時此刻,汽車OS的選擇上,Linux和安卓,脫穎而出,福特汽車在這個領域的投資失敗,12年的積累,化為烏有。

 

在自動駕駛方面,福特的遭遇也令人同情。

 

在2016年之前,福特在自動駕駛領域的投入,遠遠大于所有的傳統車企。在2015年,豐田章男還在與保守人士拍桌子討論是否做自動駕駛的時候,福特的自動駕駛測試車輛已經開上了加州的公共道路。

 

福特是第一家在雪地測試自動駕駛的傳統車企,福特是第一家在夜間測試自動駕駛的傳統車企,福特是一家在自動駕駛領域進行廣泛收購和戰略投資的傳統車企,包括投資高精地圖制造商Voledyn,投資高精地圖初創企業Civil Maps,收購計算機視覺初創公司SAIPS……

 

2016年8月16日,福特對外宣布,將在2021年量產不帶方向盤的自動駕駛汽車。

 

2017年2月10日,福特汽車以1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一個創建只有2個月,員工數人的自動駕駛初創公司Argo.ai。這個收購,意味著福特依靠自己原有團隊研發自動駕駛的所有行動,以失敗告終。

 

3個月之后,馬克·菲爾茲下課。

 

福特汽車未來技術上更大的失敗是,在電動車領域沒有任何實質性的成果。截止目前,還沒有推出一個專有平臺打造的純電動產品。

 

在2019年全球電動車銷量排行榜top20中,我們沒有發現福特汽車的身影。

 

在電動化領域的踟躕不前,讓福特汽車在這場智能電動化轉型的浪潮中,前途變得黯淡,這是福特汽車股價不振的重要原因。

 

 

吉姆·法利的任命,已經刻不容緩。

 

福特汽車,必須要此時此刻,在組織上,在戰略上,在執行上展開大刀闊斧的行動。

 

一方面,當初的“小弟弟”特斯拉已經坐大,2019年的電動車銷量已經飆到了36.77萬輛,超越比亞迪成為全球電動車銷量冠軍,營業額達到了245.78億美元,現金儲備達到了62.68億美元。

 

此外,還在保持著高速增長的勢頭。

 

另一方面,全球汽車產業向智能電動化轉型的趨勢已經形成。

 

從市場方面上看,也許2020年,中國和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不會出現爆發式增長,但2021年這個局面大概率會出現。

 

對于任何一家傳統車企而言,對于這個百年一遇的、耗資巨大的、難度巨大的產業轉型,已經別無選擇,要么迎頭趕上,要么被時代所拋棄,而且需要爭分奪秒。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全球宏觀經濟增長的放緩、中國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中美貿易摩擦,都在實質性地傷害著全球汽車市場的需求增長,讓所有傳統車企主營業務遭受衰退所帶來的巨大沖擊。

 

山姆大叔的歐洲友商,在2019年,幾乎已經完成了全部的大刀闊斧的組織重組。

 

戴姆勒-奔馳集團,在2019年5月22日更換了CEO,功勛經理人蔡澈交出了帥印,奔馳監事會,把這家歷史悠久的巨無霸交給了49歲的瑞典人康林松(Ola Kaellenius)。

 

寶馬汽車集團,則在2019年7月18日火線換帥,老好人哈拉爾德·科魯格提前離職,負責生產的董事齊普策(Oliver Zipse)執掌帥印。

 

更令人震驚的是,PSA集團與菲亞特克萊斯勒集團宣布合并,成本殺手唐唯實(Carlos Tavares)將出任新企業的CEO。

 

對于此時此刻的福特汽車而言,韓鎧特(Jim Hackett)已經蹉跎了太多的歲月,福特汽車需要大刀闊斧地削減成本,他們需要在中國市場獲得成功,他們需要在電動化的投入上堅定不移,他們需要在自動駕駛上發出自己的聲音,他們需要在車聯網系統上有所作為,他們需要快速行動。

 

福特汽車,需要一個雄心勃勃的業內人士,針對未來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戰略,以及符合現實的執行方案,讓他們的員工看到希望,并統一在一桿大旗之下,毫無猶豫、無所畏懼地展開行動。

 

一如赫伯特·迪斯在大眾做的那樣、豐田章男在豐田做的那樣。

 

吉姆·法利會是正確的人選嗎?

 

1962年出生的吉姆·法利,是不折不扣的底特律人,他的爺爺Emmet Tracy曾為亨利·福特工作,后來成了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和經銷商。

 

這個活了98歲的老頭,培育了吉姆·法利自小就擁有了對汽車產品以及經銷網絡的理解,但直到去世,他都沒有看見他的孫子為福特汽車工作。

 

據底特律自由社報道,吉姆·法利對機器充滿熱愛,通常情況下,他喜歡在自己的車庫里消磨時光,用他的扳手和螺栓鼓搗他那輛經典的福特野馬。

 

在14歲的時候,吉姆·法利就在南加州的一個工廠獲得了維修汽車發動機的暑期實習工作。這份工作所獲得技能,使得他后來能夠用500美元購買了一輛發動機已經報廢掉的66年福特野馬,并修復了他。

 

亨利·福特在16歲的時候,能夠自己弄出一個發動機。

 

吉姆·法利絕不會像其他的大企業高管那樣,在休閑時光出入游艇俱樂部、嘬一口馬提尼酒。他愛賽車,他喜歡在午后2點的雨中,在法國勒芒賽道上飆車的感覺,尤其是把他的1965 GT40的時速拉到320公里每小時。

 

吉姆·法利的父親是花旗銀行的高管,這使得他出生在阿根廷,而且他的大學和研究生所學居然與汽車和機械沒有什么關系。

 

吉姆·法利先是在喬治敦大學獲得經濟學和計算機科學的學士學位,隨后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拿到了MBA學位。

 

終究,這位底特律的子弟兵并沒有偏離他爺爺當初期望的軌道,1990年,UCLA的MBA吉姆·法利沒有如親朋好友所期望,而是加入了正在高速崛起的豐田汽車公司,做戰略和產品規劃工作。

 

在豐田的17年時間里,法利工作起來就像一個上了發條的鐘,不知停歇,他有著極佳的職業道德,對自己的要求極其嚴苛,同時又嚴苛地要求他的員工。因此,他飽受日本人的尊重和信任。曾出任過豐田主管全球市場的副總裁,后來又是雷克薩斯業務的副總裁和總經理。毫無疑問,吉姆·法利是前途無限的明星

 

2007年,全球金融危機前夕,艾倫·穆拉利出任福特汽車的CEO,他亟需搭建一個朝氣蓬勃的年輕團隊,45歲的法利進入了穆拉利的視線。

 

底特律的子弟兵終于回到了到家鄉的公司,他的母親和妻子為此而歡欣鼓舞。

 

穆拉利為他特設了一個工作崗位,負責福特全球市場的副總裁,并負責加拿大、墨西哥和南美的業務。

 

然后是一路升遷,2010年,出任執行副總裁,負責福特全球的市場、銷售和服務,并出任過林肯品牌的全球總裁。2015年-2017年任福特歐洲業務總裁,并成功扭虧,并創下了利潤的記錄。

 

從歐洲返回美國之后,吉姆·法利再度執掌福特全球市場業務(銷售和市場),韓瑞麒執掌福特全球運營業務(研發、制造和采購),Marcy Klevorn負責包括移動出行的新興業務。福特汽車進入“三足鼎立”時代。

 

2019年4月10日,Marcy Klevorn退出了競爭,福特汽車的未來CEO之爭只剩下了吉姆·法利和韓瑞麒,最新的分工是韓瑞麒負責整體的汽車業務,吉姆·法利負責創新業務、戰略、信息化。

 

汽車產業風云變幻,韓瑞麒在傳統業務的運營中沒能取得成功,吉姆·法利則在創新業務中,給人帶來了希望。

 

也許對于韓瑞麒而言,看起來不太公平,給他證明的時間太少了,但韓鎧特和福特沒有那么多時間了。2020年2月5日,定勝負的時間到了,吉姆·法利勝出,韓瑞麒出局。

 

據福特汽車自動駕駛業務負責人Sherif S. Marakby說,吉姆·法利是一個精力極度旺盛的人,非常犀利和直言不諱,在長篇累牘的PPT中,他總能一下子找到最關鍵的那一頁,他總是瘋狂的追求結果和產出。他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執行官,他是一個啟發型的領導,他會推動你、促使你思考。規劃未來,尤其是絕大多數人都不確定的未來,是吉姆·法利尤其擅長的。

 

通常意義上而言,COO會成為福特汽車的CEO。

 

此時此刻,對于吉姆·法利而言,他已經沒有太多時間了,福特汽車必須要做出改變。


 

當然了,經歷百年風雨的福特汽車手里依然有可出之牌。

 

Sherif Marakby曾經率領的愛迪生團隊,一支專門為打造電動車專屬平臺而組建的隊伍,正在開花結果。他們的第一款作品,就是福特野馬Mach-E。

 

與此同時,福特汽車的手里,依然擁有一支強大的自動駕駛研發團隊Argo.ai,關鍵關鍵的是,大眾汽車集團也加入了這個隊伍,雙方共攤成本、共同研發自動駕駛技術。這使得Argo.ai,有望成為全球范圍內,最具有競爭力的由傳統車企主導的自動駕駛研發團隊。

 

福特的北美市場依然穩固,F150皮卡一直以來是美國最暢銷的車型,為這個公司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利潤。

 

至于特斯拉的Cybertruck,這家公司斥資5億美元投資了初創企業Rivian,這將會成為狙擊特斯拉在先頭部隊。

 

此外,福特的林肯已經宣布了將基于Rivian的靈活性滑板純電動平臺,打造純電動SUV和皮卡產品。

 

與大眾結盟之后,福特皮卡、廂式車的研發費用還將會大幅度降低,有望改善在歐洲的虧損局面。此外,與大眾MEB平臺的合作,也可望使得福特在歐洲的電動車市場獲得成功。

 

對于福特而言,唯一的遺憾是,投入巨資的車聯網系統以慘敗收場,但他們必須在這個領域獲得成功,已經到了是時候做出他們自己選擇的時刻了。

 

此外,福特汽車必須要在中國市場獲得成功。

 

任何一家在中國市場失敗的車企,都很難在接下來的時代獨自存活。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