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福特表示,考慮到投資、增長和盈利之間的平衡,將縮小該工廠的產能規模。
產能被砍四成
今年2月14日,福特汽車和寧德時代同時宣布,雙方將在密歇根州的馬歇爾(Marshall)新建磷酸鐵鋰電池工廠。合作方式是寧德時代為該工廠提供籌建和運營服務,并就電池專利技術進行許可。
彼時福特的規劃是新工廠投資高達35億美元,可提供2500個工作崗位,初始設計年產能約為35GWh,每年可為約40萬輛福特電動車提供動力電池包,福特未來還將考慮擴充工廠產能。
但是,在最新的聲明中,福特表示,該工廠將創造超1700個工作崗位,規劃產能約20GWh。也就是說,福特和寧德時代的合作工廠產能將削減約43%,相應的投資也將縮減,不過福特并未在此次聲明中披露產能減少后的投資額。
據悉,關于縮減產能規模的原因,福特首席通訊官特魯比21日表示,“我們考慮了所有因素,包括電動汽車的需求、我們的商業計劃、產品周期計劃、可負擔性等,以確保我們能夠從這家工廠中獲得可持續的業務。”
電動化轉型投資全面放緩
2022年7月,福特發布動力電池新增產能計劃,將通過新增磷酸鐵鋰電池方案和鎖定相關原材料供應,達到60GWh動力電池年產能,確保公司2023年60萬輛電動車的年化產能目標。
2026年的目標則是生產200萬輛電動汽車。為此,福特承諾,到2026年將在電動車上投資超過500億美元。
此后,福特相繼與寧德時代、SK On和LG新能源達成電池供應、電池工廠建設等合作。但到今年,這一聲勢浩大的規劃開始逐漸放緩,尤其是自9月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UAW)罷工之后,不僅業績低于預期,而且多項投資宣布暫停或推遲。
據三季度財報顯示,今年第三季度,福特的電動汽車部門Model E營收增長了26%、銷量增長了44%,但該業務部分還是虧損了13.3億美元,且是上年同期虧損額的兩倍多。
前三季度,Model E的虧損則達到31億美元,與今年7月份45億美元全年運營虧損的官方指引相符,但原本福特預計今年該部門只會虧損30億美元。
基于電動汽車部門的虧損,以及與UAW達成的初步協議有待批準,福特撤銷了2023年業績指引,同時宣布將推遲120億美元電動汽車及電池產能的投資,其中包括暫停與SK On的肯塔基州的合資電池工廠項目。
而2023年60萬輛電動車的年化產能目標,早已在今年7月宣布推遲至2024年底再實現。
不僅如此,日前福特已取消與LG新能源和土耳其Koc Holding于今年2月達成的電池合資工廠協議。
現在,又縮減了和寧德時代的合作工廠的產能規模。
整體來看,福特野心勃勃的電動化轉型規劃已全面放緩,無論是產能建設,還是相應投資支出都會更加謹慎。
總結
福特明確的投資推遲和產能建設計劃已不是個例。由于UAW罷工等因素,“底特律三巨頭”的另外兩家Stellantis和通用汽車也或多或少的受到影響。目前通用汽車正在放慢幾款電動車型的推出速度,并縮減電動車產品支出;與本田合作開發低價電動汽車的計劃也破滅了。
另一國際汽車巨頭大眾集團明確表示,由于歐洲對電動汽車的需求低于預期,暫時不會就第四家電池超級工廠的選址做出決定。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美國汽車新聞》統計,LG新能源、SK On和三星SDI這三大韓國電池廠商,計劃與“底特律三巨頭”通用汽車、福特、Stellantis共同投資約280億美元,在美國建多座電池工廠,并以合資公司的形式運營。
但隨著三巨頭與UAW達成了初步協議,合資電池工廠的員工將會得到大幅加薪,有知情人士透露,一些已經宣布將在美國投資的零部件制造商,包括電池廠商,正在重新考慮它們的計劃。
此外,在UAW與三巨頭在達成初步協議的同時,加拿大總工會(Unifor)也與三巨頭基本達成了類似協議。
可以預見的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多家汽車巨頭已明確電動投資會更加謹慎,未來或還有其它車企陸續宣布,而作為命運共同體的產業鏈的每一個環節,不可避免地也會進行調整,甚至是進入一個新的洗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