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支持國貨,是對貿易戰最好的反擊

時間:2019-08-19

來源:高工機器人 肖偉芳

導語:面對正在重新切分的“世界蛋糕”,多家企業紛紛表示,面對日益激烈的競爭,靠打價格戰提升市占率的階段已成過去式,正值壯年的中國品牌和外資老牌,未來更多的是深化合作、優勢互補,共同在提升產品智能化、附加值以及優化服務上攜手共贏。面對此次中美貿易戰,相信國產產品,支持國產工業機器人才是最好的反擊方式。

2018年6月15日,白宮對中美貿易發表聲明,對1102種產品總額500億美元商品征收25%關稅,第一組340億美元商品關稅于7月6日開始征收,至此,中美貿易戰正式開打。

自去年拉開帷幕后,貿易戰持續升級,5月10日,美方已將對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征的關稅從10%上調至25%;8月15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宣布將對約3000億美元自華進口商品加征10%關稅。

在美國的貿易清單中,涉及航空航天、信息科技、通信技術和機器人等行業,包含約1300個獨立關稅項目,緊固件、彈簧、軸承等通用機械零部件也被列入。

在貿易戰及自身結構調整的整體環境下,今年上半年工業機器人銷量進一步下滑。GGII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中國工業機器人產量7.54萬臺,同比下滑10.1%,自2018年9月份以來,中國工業機器人產量已連續10個月同比下滑。

戰役打響后

飛力達聯席總裁姚勤曾表示:貿易戰下,圍繞中國制造業供應鏈的,沒有一個是局外人。

工業機器人作為“制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機器人行業的發展依存于制造業,在貿易戰下,自然不能獨善其身。

盡管此前多家企業表示貿易摩戰對公司本身影響不大,但由于終端用戶影響嚴重,通過產業鏈的傳導效應,最終影響上游工業機器人行業。從業績端看,貿易摩戰對工業機器人企業已產生一定的影響。

智慧松德預計公司今年上半年凈利潤559.32萬元至1491.51萬元,同比下降82%至52%。勁勝智能預計今年上半年凈利潤1000萬至1600萬,同比下滑61.59%至38.55%;大族激光預計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473.42億元,同比下滑7.3%;歸母凈利3.79億元,同比下滑62.74%。

對于業績下滑,大族激光表示消費電子行業周期性下滑,及中美貿易戰引起的部分行業客戶資本開支趨向謹慎,公司市場訂單較同期有所下降,部分已簽約客戶推遲提貨時間。

業內人士表示,中美貿易戰升級已經削弱制造業對設備投資的興趣,導致相關企業業績放緩。

此外,庫卡、發那科、ABB、安川機電今年上半年業績均出現明顯的下滑,下滑原因之一為受貿易戰影響,中國企業對于設備投資抱持觀望態度。

其中,發那科2019Q2收入1346億日元,營業利潤286億日元,分別同比下滑26.37%,47.50%;安川電機2019Q2營收1074億日元,比下滑16.2%,營業利潤72億日元,同比下滑58.2%。

此前5月,日本機器人工業會發布展望稱,2019年工業機器人訂單額(會員企業和非會員企業)預計同比減少2.3%,降至9400億日元。該協會曾在1月份預測2019年日本機器人的訂單額將達到1.05萬億日元、增長4%。

日本機器人工業會的會長橋本康彥(川崎重工業董事)也表示,“中美貿易戰的影響正體現到實體經濟上”。

ABB2019Q2營收71.71億美元,同比增長1%;營業利潤僅為1.23億美元,同比下滑83%;庫卡2019Q2營業收入8億歐元,同比下降6%;息稅前利潤(EBIT)為2370萬歐元,同比下滑55%。

實際上,我國從美國進口機器人的比例不到1%,最大進口來源是日本,直接影響有限,但間接的風險不能忽視。

最關鍵的在于,貿易摩擦造成的終端不景氣才最具有威脅性。從美國加征關稅的名單中,可以看出通信、電子、機械設備、汽車、家具等勞動密集產品是最為突出的征稅領域,而這恰恰是機器人應用較為集中的領域。

中美貿易戰對中國影響較大的行業.jpg 

由上圖可以看出,此次中美貿易戰,對中國影響較大的行業有:家電、電機和電氣、3C產品、汽車和零部件等。

2018年下半年以來,3C和低端制造業,出口業務定程度上陷入了困境,特別是蘋果手機訂單下滑,導致整個3C行業處境艱難。

不過,勃肯特董事長王岳超指出,貿易戰對于機器人行業的影響還遠不及3C和低端制造業。對于國產機器人行業而言,廣大的內需市場完全可以消化現有的產能。現在用工成本增加,招工難,如果國家政策傾向于智能制造,機器人正好可以大顯身手,也很好的解決了國內的內需問題。

轉機來臨

面對中美貿易,哈爾濱工業大學趙杰教授表示:“貿易戰會使我們在核心技術上投入更大的支持力度,以解決卡脖子問題。貿易戰對中國機器人界是一種警醒,它更催促我們一定要努力掌握機器人的核心技術。”

中國作為制造大國,在中美貿易戰背景下,必然會倒逼中國制造業做出“去美國化”的調整,以保證供貨安全,這對很多中國制造業供應鏈企業來講也意味著是巨大的機會。

以華為為例,面對美方對華為多方位的施壓,華為采取多種策略避免供應鏈斷裂,其中包括從技術上和供應商選取上采取去美國化舉措以保證供貨安全,如加大對海思的投入,提高芯片的自給率;再如華為3C電池的主力供應商欣旺達近兩年的電芯自制比例持續提升,已進入華為筆記本供應鏈,未來突破手機產品可期,對盈利能力提升有重大幫助。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且近年來,中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發展機器人產業的政策導向,鼓舞了大批機器人企業和互聯網巨頭對機器人關鍵技術研發大量投資。眾多機器人廠商認為,相關部門可以以此為鍥機,給國產機器人營造一個成長的機會。

JLG亞太市場總監吳小路表示:“現在有些關鍵零部件國內還不能完全替代,但反過來說,這也會促使國際品牌加大它在中國的國產化率提升。我們也在考慮,把我們一部分產品拿到天津工廠生產,減少稅收沖擊,那么接下來,最迫切的問題就是怎么進一步在中國國內去找到更多合格的供應商,能夠達到我們質量要求,提高我們的國產化率。”

目前,國內廠商攻克了減速機、控制系統、伺服電機等關鍵核心零部件領域的部分難題,核心零部件國產化的趨勢逐漸顯現,或許借助貿易戰,國產機器人轉機將來臨,各產業鏈環節將加快國產化。

另外,今年科創板的的開匣,更是對國產機器人企業有力的支持,幫助有核心技術的機器人企業走得遠。

面對正在重新切分的“世界蛋糕”,多家企業紛紛表示,面對日益激烈的競爭,靠打價格戰提升市占率的階段已成過去式,正值壯年的中國品牌和外資老牌,未來更多的是深化合作、優勢互補,共同在提升產品智能化、附加值以及優化服務上攜手共贏。

面對此次中美貿易戰,相信國產產品,支持國產工業機器人才是最好的反擊方式。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