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機器人九年來銷量首度下滑
世界機器人報告的初步統計數據顯示,2013-2018年全球機器人出貨量實現第六次增長,創歷史新高384,000套,不過這僅比上一年增長1%。
2013-2018年全球機器人出貨量實現第六次增長 來源:IFR
自2013年以來,中國一直是世界領先的機器人市場。中國目前占全球安裝的所有工業機器人的近四分之一,遠超其他任何國家。
2018中國依舊是全球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 來源:IFR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預測,到2021年,中國將成為推動全球工業機器人銷售年均增長14%的主要動力。
但去年,中國市場共銷售了約13.3萬臺工業機器人,同比減少了5000臺,降幅約為3.6%。跟IFR此前預測的16.5萬臺銷量相比,這一數字則下降了近兩成。
中國工業機器人出貨量(2013-2018) 來源:IFR
汽車、3C銷量下跌成主因
中國引擎在去年的意外熄火是直接導致去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僅增1%的重要原因,而中國汽車和3C電子行業的增速放緩,是工業機器人銷量下滑的首要原因。
此前的20年,我國汽車銷量一直保持增長勢頭。然而,進入2018年下半年,我國汽車市場開始呈現出持續擴大的負增長態勢。乘聯會數據顯示,2018年,國內廣義乘用車累計銷量2272萬輛,同比下滑6%,逾20年來首次年度下跌。
數據來源:乘聯會
2018年全年,國內手機市場總體出貨量4.14億臺,同比下降15.6%。
數據來源: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2018年整體上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的下降或許與手機市場的飽和有關,4G手機經過幾年的發展,并沒有較大的創新,或許5G技術將帶來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的井噴。
因受到汽車和3C電子行業的影響,去年前兩個季度,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的增速就開始呈現下滑,下半年則迎來了斷崖式的下跌。
黃金時代已過?莫慌!或許~才剛來
中國機器人市場未來將不會主依賴汽車行業歷史上,工業機器人的增長主要受到汽車行業銷售的推動。但就目前情況而言,情況開始有所轉變。
首先,中國汽車市場目前相對飽和,中國汽車制造業每10,000名員工中有500多個機器人。相比之下,其他制造業每10,000名員工中機器人不足50臺。
自2016年以來,電子電器行業已超越汽車行業,成為購買工業機器人最多的行業,隨著該行業持續蓬勃發展,2018年高端電子產品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
數據來源:中國產業信息
中國制造業的優勢在于其高度多樣化。而汽車行業僅占中國制造業營業收入的11%。
中國有100多個不同的制造業正使用機器人,其中大部分剛剛開始自動化,例如皮革加工制造,木材加工,機械和設備維修,管道運輸和家具制造等。同時中國政府也正在著力優先拓展新的應用市場,例如醫療器械等。
在未來機器人市場必將從現有的汽車自動化應用進行細分領域的轉變,開拓自動化升級需求新場景。
需求釋放、人口紅利消逝、“機器換人”大勢所趨
中國約84%的制造業公司是小企業。這些公司之所以沒有動力實現自動化,最主要原因還是其勞動力成本低,但這種人口紅利現象目前已改變。
據統計,2010年至2017年間,中國的平均制造業工資增長了57%以上,而美國的平均制造工資增長了約15%。2011年至2018年間,中國的勞動年齡人口正在減少4600萬,招聘優秀工人的競爭愈演愈烈。
CIER指數顯示,2018年高端制造業擴張明顯,產業轉型升級愈加顯著。2018年前三季度,CIER指數高于去年同期的細分行業個數比重,顯示出2018年國內就業市場的壓力來源主要集中于制造業,特別是傳統制造業和周期行業。
六大高新制造業中,2018年前三季度除電子技術和計算硬件以外的其他四個行業的CIER都顯著高于此前兩年,可見高端制造業正穩步擴張。
“中國制造2025”政策將推動機器人市場的增長
中國約84%的制造業公司是小企業。這些公司之所以沒有動力實現自動化,最主要原因還是其勞動力成本低,但這種人口紅利現象目前已改變。
2018年,中國每萬名工人配備的工業機器人數量為97臺,盡管已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85臺,但相較韓國、德國等國家仍有數倍的差距。
數據來源:IFR
作為實現這一目標的戰略的一部分,政府的機器人行業發展計劃在2020年之前達到機器人密度(每10,000名工人的機器人數量)提供150臺機器人。實現這一目標意味著未來我國將采用超過250,000臺機器人。CRIA預計到2020年底機器人新增銷量為625,000臺。
全球機器人巨頭依舊看好中國
全球機器人巨頭依舊看好中國市場,我們從工業機器人各大廠家的財報及戰略布局中可見。
各家制造業公司的經營者們對于自動化的熱情并沒有下降,如果將中國的制造業自動化程度及機器人普及率與G20國家比較,中國尚未進入前三的行列,未來依然保持較高發展潛能。
據ABB2018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亞洲、中東及非洲區訂單總額增長4%(按美元計價下降1%),中國、印度、越南和埃及訂單表現強勁。
其中,中國訂單額增長13%(按美元計價增長15%)。這也成為了ABB加速布局中國工業市場的加速器。
2018年11月份,ABB宣布將在上海投資1.5億美元(約10億人民幣),建設全球最大最先進的機器人超級工廠,以擴大公司產能,提升效率,更好地滿足激增的客戶需求,鞏固領先的中國市場地位。
2019年一季度,KUKA在華新增訂單總額1.73億歐元,按年增121.5%。
庫卡方面表示,中國是全球機器人自動化領域增長最快的市場,無論汽車業還是一般工業領域,庫卡在中國擁有大量訂單。
安川電機也在年度報告中稱,中國市場的機器人銷量雖出現了意外下滑,但在最近一個財年(2018年3月-2019年2月),該公司機器人部門的營收仍有9%的同比增幅。公司會按計劃繼續擴大其常州機器人基地的生產規模。
增長在持續下一個爆發點在哪里?
長期看,工業機器人市場會繼續增長,而這兩年可能在放慢腳步,出現小幅度波動。我們以2017為行業的分水嶺。17年國內工業機器人銷量增幅達到了驚人的58%,這一年是行業“黃金時代”的爆發點,出現持續30%甚至40%的超高速增長的情況預計在未來將很難出現。
隨著機器人智能化,AI和5G技術的到來,整個工業機器人行業必將被重新定義,一輪新的爆發點或許已在醞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