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企業動態 > 資訊詳情

Cool!碳化硅技術的硬核玩家,英飛凌用“芯”領航新能源時代

時間:2019-04-28

來源:英飛凌工業半導體

導語:2019年4月17日,第二屆英飛凌碳化硅應用技術發展論壇暨光伏與儲能分論壇在春意盎然的上海圓滿收官。此次盛會高朋滿座,英飛凌工業功率控制事業部的管理團隊和技術專家與碳化硅產、學、研界的大咖,以及共創生態系統的合作伙伴齊聚一堂,共話碳化硅技術的發展前景、應用之道,并肩展望未來新能源發展趨勢。

1.jpg

2019年4月17日,第二屆英飛凌碳化硅應用技術發展論壇暨光伏與儲能分論壇在春意盎然的上海圓滿收官。此次盛會高朋滿座,英飛凌工業功率控制事業部的管理團隊和技術專家與碳化硅產、學、研界的大咖,以及共創生態系統的合作伙伴齊聚一堂,共話碳化硅技術的發展前景、應用之道,并肩展望未來新能源發展趨勢。

 2.jpg

論壇以“Cool芯領航英華綻放”為主題,英飛凌科技高級總監PeterFriedrichs圍繞“英飛凌碳化硅的技術布局”發表主旨演講,為整個大會拉開了序幕。

 3.jpg

英飛凌科技高級總監PeterFriedrichs

此外,浙江大學電氣工程學院盛況教授、英飛凌科技大中華區副總裁及工業功率控制事業部負責人于代輝、英飛凌工業功率控制事業部亞太區技術總監馬國偉、臺達電力電子研發中心執行主任潘琪、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研究員李子欣、伊頓電氣關鍵電源系統部門研發總監鄭大為、德國萊茵TüV集團太陽能技術服務大中華區總經理李衛春、IHSMarkit資深分析師胡丹等資深業內專家也出席了論壇,并做了精彩報告。

在中國產業革新的浪潮下,新興工業,能源產業迅猛發展,技術也不斷更新迭代,要求功率器件具有更加出色的性能表現。碳化硅功率器件憑借高頻,高效,高功率密度等優勢,將迎來爆發期,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在快速充電樁、太陽能逆變器、中大功率的UPS、新能源汽車領域,軌道交通等行業,碳化硅器件的市場規模將迅速擴大,有望占據未來的科技制高點。

4.jpg 

作為全球領先的半導體企業,英飛凌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推出了先進的碳化硅技術和完整的解決方案,將在以下應用領域為中國企業和合作伙伴助力:

1太陽能領域:碳化硅技術可以在提高效率的同時,減小系統的體積和重量;

2電動汽車充電領域:可以實現高速充電,簡化電路,減少損耗;

3電機領域:SiCMOSFET可以降低損耗及噪音,可望減少55%的逆變器體積及重量;

4新能源汽車領域:SiCMOSFET將成為主要的技術,將會在新能源汽車的各個部分都能得到應用。

 5.jpg

在論壇上,各位專家還詳細探討了碳化硅技術的優勢,深入剖析了碳化硅技術帶給市場的機遇與挑戰,并就碳化硅市場的現狀與前景分享了自己的獨到見解。不同的觀點碰撞、交鋒,可謂高潮迭起、精彩紛呈。

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干貨滿滿的“聽課”筆記,一起來看要點!

1.碳化硅駕到,帶給市場的是機遇還是挑戰?

SiC給市場帶來的機遇遠遠大于挑戰,SiC器件具有高壓、高頻和高效率的優勢,但是SiC領域的專業人士往往對SiC器件是“又愛又恨”,一方面SiC在縮小了體積同時提高了效率,一方面在SiC在應用技術方面又有很高的要求,為了把短路保護做到極致,解決噪聲問題和散熱問題,這幾年我們在不斷的提升技術。無論是器件的研發還是系統的應用,SiC仍面臨著很多技術門檻,我們會在這方面與SiC元器件廠商共同努力進步。

6.jpg 

——臺達電力電子研發中心執行主任潘琪女士

2.英飛凌在SiC領域的市場定位,SiC對英飛凌的重要性?

SiC是英飛凌規劃領域中的核心產品,英飛凌在SiC產品的研發和生產方面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就生產而言,雖說在SiC原材料供應方面,晶圓的生產周期和產能是一個挑戰,但是英飛凌現有的冷切割技術,推動晶圓的產能得到大幅提升和更高效的應用。培養SiC技術領域人才方面,英飛凌不斷擴充頂尖技術團隊,希望把Si器件方面的生產能力、產能規模能延續到SiC,生產出高質量、可靠的SiC產品,進一步鞏固和提升我們的市場地位:為業界提供最可靠的SiC產品與服務!

英飛凌和國內的很多企業都有關于SiC的探討,在以下行業更是有著成熟和深度的合作:快速充電樁、太陽能逆變器、中大功率的UPS、車載電源、軌道交通。我認為SiC能在某個行業對其效率有革命性的提升,比如:提高能效方面和減少重量與體積方面,它一定會對這個領域有著極大的作用。但是SiC器件也不是萬金油,在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Si與SiC器件都會長期并存,共同發展。

 7.jpg

——英飛凌大中華區副總裁于代輝先生

3.SiC和Si是一脈相承還是相去萬里?

可以從SiC與Si器件的原理方面進行分析,就結構來講,Si與SiC材料之間最主要的差別是他們承受的電場能力不同,彼此之間差了10倍。所以SiC的600V器件和Si的60V器件之間是可以有借鑒之處的。SiC器件現在所做的事情和Si之前所涉的技術大致相同,所以在原理方面是有借鑒之處的。

 8.jpg

——浙江大學電氣工程學院盛況教授

4.怎樣才能實現合理的SiC價格定位?

SiC的價格問題是一直是很嚴峻,客戶永遠希望價格越低越好。作為一個新興技術,SiC也有新興技術所存在的普遍問題:產量小、穩定度不夠、價格高。雖然大家都希望SiC技術可以普及,但是從新興技術發展到通用技術這個過程往往是十分漫長的。IGBT,從1990年至今,一共發展了30年,走過了7代的技術,從晶圓來講走過了4英寸、6英寸,8英寸、12英寸,從芯片的厚度從300降到了60μm,最終成本降到了原先的五分之一。所以SIC技術也同樣需要時間來進行技術上的打磨,從而降低成本。

 9.jpg

——英飛凌工業功率控制事業部總監馬國偉博士

5.現代電力系統的特點是什么?

電力電子技術使電能在發生、輸送、分配、利用及存儲等環節都處于精確可控狀態,可顯著提高電能變換系統的靈活性和兼容性,在現代電力系統或電網中獲得了廣泛應用。

10.jpg 

——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李子欣博士

6.供電網絡呈現出怎樣的變化發展趨勢?

隨著新半導體技術的出現,我們有機會將電力電子的工作模式發生比較大的變化。通過這種變化,更利于通過不間斷電源對電網和負載的各種問題做主動性的預防。

11.jpg 

——伊頓電氣研發總監鄭大為先生

多年來,晶圓走過了4英寸、6英寸、8英寸、12英寸的發展歷程,芯片的厚度也從300μm一路超薄化為60μm,半導體技術的日新月異不僅造就了先進的碳化硅器件,還有更加滿足特定行業需求的芯片,模塊拓撲和封裝。

伴隨著技術的革新,碳化硅將在未來的光伏與儲能領域扮演重要的角色。英飛凌順應市場大勢,在此次碳化硅應用技術發展論壇上,首次設置了光伏與儲能分論壇,為行業交流搭建了全新平臺。會上不僅有業界最資深的分析咨詢公司解讀光儲市場的未來走向,還有最權威的認證機構詳解光儲產品設計規范和認證,更有英飛凌的技術專家深入淺出地為參會者介紹最全面的光伏產品解決方案,現場互動頻頻、驚喜不斷,掀起了一場半導體業的技術交流熱潮。

 12.jpg

IHSMarkit資深分析師胡丹

 13.jpg

德國萊茵TüV集團太陽能服務技術大中華區總經理李衛春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歷經一載春華秋實,英飛凌碳化硅應用技術發展論壇已在中國生根發芽,結出了累累碩果。未來,英飛凌將繼續矢志創“芯”,引領碳化硅產業的發展,并與合作伙伴攜手共筑新能源領域的美好未來。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