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展會報道 > 資訊詳情

工業化轉型驅動者,2019漢諾威工業博覽會展后報告

時間:2019-04-25

來源:漢諾威米蘭展覽(上海)有限公司

導語:“讓數字化轉型觸手可及”——這是2019漢諾威工業博覽會的愿景。為期5天的展會落下帷幕,主辦方正式發布展后報告,成果喜人。本屆全球性工業技術頂尖盛會最重要的話題包括:工業和機器人領域的人工智能、工業應用中新5G移動通信標準、輕量設計以及數字化迅猛發展背景下未來工作等。

2019HANNOVERMESSE展會數據:

展出時間:2019年4月1-5日

展出地點:德國漢諾威展覽中心

參展商數:來自75個國家的6,500家展商

專業觀眾數:215,000名(40%來自境外)

總展出凈面積:227,000平方米

中國展商數:1,400家企業,參展面積22,000平方米

中國觀眾數量:7,200名

“讓數字化轉型觸手可及”——這是2019漢諾威工業博覽會的愿景。為期5天的展會落下帷幕,主辦方正式發布展后報告,成果喜人。本屆全球性工業技術頂尖盛會最重要的話題包括:工業和機器人領域的人工智能、工業應用中新5G移動通信標準、輕量設計以及數字化迅猛發展背景下未來工作等。

“2019漢諾威工業博覽會像全世界證明它為工業化轉型技術提供了重要的展示平臺,”德國漢諾威展覽公司董事局主席柯克勒博士說道,“超過215,000名觀眾借助漢諾威工業博覽會這一平臺投資新技術,為未來貿易發展做準備。只有漢諾威能提供全方位視角,讓參觀者們了解應用場景、工業4.0的潛力和互動、人工智能、5G和能源解決方案。”

來自世界各地約6,500名參展商展示了未來制造業和能源供給的解決方案,包括500多個案例,涉及工業制造中的人工智能部署、5G應用、能源和動力傳輸解決方案等。機器人同樣是吸引參觀者的一大噱頭。頂尖機器人制造商和初創公司為業界所有部門展示實際應用。本屆合作伙伴國瑞典憑借高新科技脫穎而出,共有160家參展公司。

本屆展會迎來215,000名專業觀眾,其中近40%來自境外。“本屆展會參與者人數打破歷史記錄,再次印證了漢諾威工業博覽會的國際意義,展示了德國作為工業大國的強勁實力,”柯克勒博士說道。僅次于德國觀眾,中國觀眾人數(7,200)位居第二,荷蘭(5,900)第三,意大利(3,400)第四,美國(3,400)第五。合作伙伴國瑞典觀眾人數為2,600人。

參展商們對展會給予了高度評價。“如今,機械工業行業發展迷云已逐漸散去,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作為業界和創新領域的明燈這一作用也愈發重要。機械工程師們正處在產品連接時代背景的前沿,而展會觀眾對機器到機器的通訊以及‘全球機器語言’OPC統一架構的強烈興趣證實了我們的成員正處在發展前沿。整合制造業的另一關鍵因素是超速5G移動通信標準,而本屆漢諾威工業博覽會在該領域表現出強勁勢頭。最近幾年,工業4.0浪潮不斷席卷,而今年的展會揭示了我們從開始到現在到底進步了多少,”德國工程聯盟執行董事ThiloBrodtmann說道。

“5G和漢諾威工業博覽會簡直是完美拍檔。”ZVEI工業聯盟首席執行官KlausMittelbach說道。“明年的展會將聚焦5G技術應用。從事電氣工程和電子行業的企業迫切希望使用這一移動通訊新標準。和人工智能一樣,5G技術將成為重要競爭因素。”他總結道。

作為首映主要合作方,展會技術支持商諾基亞和高通首次讓參觀者們親臨5G測試環境。這一創舉助力解決方案供應商和潛在用戶展示和嘗試這一工業應用移動通訊新標準的潛能。

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的5G技術首映同樣標志著德國漢諾威展覽公司“智能場所”倡議的啟動,即在未來幾個月內,漢諾威展覽中心將成為全球首個全方位使用5G技術的展會場所。

漢諾威工業博覽會開展了形式多樣的論壇和會議,來自工業、政界和研發領域的專家們針對工業4.0、人工智能和未來工作等話題展開對話,成果豐碩。其他會議活動最受關注的要屬德國經濟與能源事務部主辦的輕量設計峰會、產業大會中的未來工作和工業先鋒峰會。

以“瑞典聯合實驗室”為座右銘,瑞典這一合作國著重圍繞創新和協作主題。正如柯克勒博士所說:“瑞典是未來技術創新解決方案的創造源泉:思維天馬行空、創新氛圍友好高漲。”

漢諾威工業博覽會

數字化轉型時代,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也在不斷發展。得益于品牌重塑、新主題方案、新展館布局等戰略調整,漢諾威工業博覽會正不斷強化自身作為全球工業技術頂尖展會的角色定位。

展會的主要展出主題類別,升級后的展會布局將為工業、能源和物流領域的未來發展奠定基礎。

下一屆漢諾威工業博覽會將于2020年4月20-24日開展,屆時印度尼西亞將作為官方合作伙伴國。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