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造紙工業可持續發展白皮書》指出,2017年,我國造紙工業(造紙及紙制品業的統稱)總資產達1.46萬億元,主營業務收入達1.48萬億元,利潤1016億元。
近日,由中國造紙協會和中國造紙學會共同組織編撰的《中國造紙工業可持續發展白皮書》在京發布。據悉,該白皮書對我國造紙行業的發展現狀和近年來造紙業在可持續發展方面取得的進步進行了總結和分析。
造紙業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生活用紙需求持續攀升
《中國造紙工業可持續發展白皮書》指出,2017年,我國造紙工業(造紙及紙制品業的統稱)總資產達1.46萬億元,主營業務收入達1.48萬億元,利潤1016億元;紙張消費總量達到10879萬噸,在全球市場中也占據著較大的比重。那么,與過去相比,我國造紙業又發生了哪些新變化呢?
實際上,造紙業作為與社會發展關系密切的重要基礎原材料產業,在國民經濟各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時代的變遷,造紙業也呈現出許多發展新特點。如今,造紙行業的從業者正不斷加大新一代制漿技術的開發力度,加強清潔分離、膜分離、新型涂布、廢水回用、生物質精煉等前沿技術研發,以前沿制漿和環保技術,來推動造紙業向著智能化、現代化方向轉型升級。
從產量來看,我國造紙產量已經從改革開放初期不足400萬噸,提升到目前的過億噸,并在2008年實現了生產總量與消費總量基本平衡,告別了紙張長期依靠“洋紙”的時代。與此同時,在研究人員的不懈努力下,新型紙品被加快研制出來,并應用于文化傳播、包裝等領域。其中,生活用紙作為剛性消費品,其需求量增長迅速。
近兩年,在消費結構不斷優化、人均GDP穩步提升等多種因素的共同推動下,我國生活用紙行業獲得了持續的發展動力。自2012年以來,我國生活用紙消費量復合增長率已經超過了6.9%。到2018年時,國內生活用紙的市場規模持續擴大,產值也不斷上升。
與此同時,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理念的轉變,城鄉居民對高端生活用紙的需求量也不斷增多。據業內人士分析,從2012年與2017年生活用紙產品的消費結構來看,衛生紙占比有所下降,高毛利的手帕紙、面巾紙、餐巾紙等高端生活用紙所占比重明顯提升。
歸根結底,生活用紙需求量的持續攀升,既為紙企擴大生產規模提供了新機遇,也對造紙工藝水平的提升提出了新的要求。事實上,造紙產業的發展并非一帆風順,其在取得顯著成就的同時,也面臨著嚴重的問題和挑戰。
一方面,國內生產資源短缺,原材料對外依存程度偏高等,讓造紙行業的發展持續性和穩定性存在風險;另一方面,中、低檔技術裝備水平企業的居多,使整個造紙業發展不平衡的現象較為嚴重。
與此同時,國家環保法規日趨完善、環保監管執法日漸嚴格、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原輔料價格持續上漲以及新型智能科技加速崛起等,都促使造紙行業加快進行產業體系優化和產業結構調整。
在這樣的情況下,進入2019年后,造紙行業要想從諸多挑戰中突圍而出,由曲折的道路中找到前行的方向,就需要諸多紙企立足現實,深入進行市場調研,進一步洞悉用戶的需求,積極進行創新創造、堅持綠色發展,以此開創出造紙行業健康發展的新局面。
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廣大造紙企業需堅持綠色發展、環保生產,走生態文明發展之路。與此同時,紙企可以借助現代化造紙設備和技術,節約造紙成本、提高各類紙品的質量,以此真正獲得用戶的青睞。今后,我國的造紙業將加快向著信息化、數據化、智能化方向發展,許多高新科技也將融入造紙的多個環節中。
聲明:本文為轉載類文章,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QQ:2737591964),不便之處,敬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