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新時代,造紙工業已經逐漸成為影響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一方面,造紙業與國民經濟發展關系密切,相互間的依存讓兩者發展基本平行;另一方面,造紙產業的關聯度十分巨大,行業發展對農、林、機械制造、化工、交通、環保等上下游產業帶動明顯,對國民經濟推動強力。
2000年以來,我國造紙工業進入高速發展期,產業供需關系從供不應求到供需平衡再到供大于求,如今已經有點接近產能過剩。在此情況下,再結合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我國造紙業發展也迎來重要轉型期,發展逐漸從一開始的以數量為主導,向上質量、上檔次、上水平的全新階段加速邁進。
近幾年,我國逐漸發展至世界造紙大國行列,卻始終無法成為強國,究其原因是受到資源、結構和環境因素的限制。國內造紙裝備行業雖然發展快速,出口和國產率有一定增長,數量、質量、產能和技術水平也有較大提升,但國內創新意識和氛圍的不足,造成了研發條件、能力和水平的落后。
當前,不管是企業、政府部門還是科研院校,都未能建立起有效的造紙裝備研發平臺和體系,企業技術發展手段單一,仍以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為主。同時自主知識產權產品較少,設備技術開發跟不上工藝技術發展,整體與成套生產工業能力受限,高水平創新技術與產品較少。這些共同造成了已有產品性能的不穩定、能耗與材耗的偏高。
也就是說,一方面我國造紙裝備行業面臨著對環保、高端、大型造紙設備的巨大需求,設備大型化、高速化、自動化、專用化和高效、節能、低耗要求日益突出;另一方面,我國現有技術卻無法滿足這些要求,高端設備大量依賴進口,國產設備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較大。兩方面的矛盾成為我國造紙強國實現路上的重大阻礙。
鑒于此,推動造紙機械行業的研發創新,促進造紙設備的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就成為了我國造紙產業做大做強的必由之路。為此,國家特別發布了“十三五”計劃,為新時期我國造紙技術裝備的發展做出了引導和任務布置。
根據國家在單機產能和關鍵技術方面的具體突破目標,其中在原料處理和制漿系統方面,未來我國要完善和強化非木材原料制漿設備,特別解決大型秸稈原料處理的水洗裝備和廢水利用,實現大型原料自動化裝卸與智能化作業,將著重點集中在節能技術開發與智能控制技術方向。
在廢紙處理系統方面,要重點解決大型盤式熱分散機的加工、結構精度和運行穩定性,提高脫墨效率,降低能耗;在洗選漂裝備方面,要重點完善和推廣高揚程中濃紙漿泵,完善材料、塔設備和制備技術,解決防腐與價格矛盾;在造紙機械方面,重點發展大型高速寬幅紙板機和高度多層斜網特種紙機,完善中高速文化用紙機和生活用紙機。
總而言之,“智能、節能”將一直是造紙機械升級的主題,而“創新、質量”是行業始終關注的兩個關鍵。造紙產業高速擴張的時代已然過去,自2015年遭遇低迷、觸底反彈之后,當前進入的是以質量和效益為主,以產業機構優化為首要任務的發展新時期。
不過目前,作為產業升級的重要主體,中小微企業仍是我國造紙設備企業的中堅力量,他們在創新和技術上的突破,將直接決定著我國產業轉型的速度和水平。而眼下他們還面臨著資金匱乏、人才缺失、研發水平不足等眾多問題。
因此,未來除了推動整個行業的創新與技術發展之外,針對性的優化中小企業資金應用,完善相關扶持政策,加強綜合服務體系建設,建立信息互通機制,為中小微企業提供全面有效的公共服務,也將是助推產業發展快步向前的重要手段。
聲明:本文為轉載類文章,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QQ: 2737591964),不便之處,敬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