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科技的發展,3D打印技術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房屋、發動機、服裝、乃至食物都可以用3D打印機打印出來,給人們的生活帶來非常大的便捷。
所謂“3D打印”,其實又可以稱之為增材制造,區別于傳統的“減材制造”,這種技術是通過分層制造、逐層疊加原材料的方式來制造出特殊幾何形狀的物體。3D打印技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美國《時代》周刊和《經濟學人》雜志都對3D打印技術給予了高度評價,《經濟學人》雜志更是把3D打印技術看做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動力。
隨著增材制造產業發展環境的逐步完善,3D打印作為典型的生產制造技術在全球3D打印市場規模逐年增加,據WohlersAssociates對全球61家工業系統制造商、19家專用材料生產商、100家服務提供商以及一批消費級增材制造設備制造商的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增材制造產業產值達到60.63億美元,同比增長17.4%。
近年來,隨著世界醫療市場份額的不斷增加,3D打印技術開始從航空航天、汽車和機械行業向醫療行業發展,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績,預計到2024年3D打印醫療市場規模將達到96.39億美元,其中植入物市場達到81.2億美元,市場前景廣闊。
醫療領域與科技發展一直密切相關,3D打印開啟了生命通道的另一扇大門,對于智慧醫療領域更是起到了突破性的發展。那么在醫療健康領域,3D打印又發生了哪些事件呢?
醫生用3D打印技術進行心臟手術,系澳大利亞首例
眾所周知,心臟是人體非常重要又非常脆弱的器官之一,一旦心臟出現問題,在心臟上做手術的風險系數要遠高于其他器官,而當前3D打印技術可以改善這一現狀。到目前為止,PEARS手術已經被其他國家醫生實施了174次。
利用3D掃描儀,患者不需要心臟搭橋機器就能進行手術,并且不需要服用其他藥物,日前澳大利亞男子保羅就接受了這個手術,這也是澳大利亞第一例利用3D打印技術進行手術的案例。
3D生物打印機打印皮膚,可使皮膚快速愈合
皮膚是人體器官的防護層,皮膚一旦出現傷口很容易引起機體的其他反映癥狀,因而對受損的皮膚進行快速而又專業的醫治則相當重要。近日一款新的3D生物打印機被研發出來,可用于幫助患者修復皮膚細胞。
這款3D生物打印機是由維克森林再生醫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研發,據了解,這款機器可以使用3D激光掃描儀來構建傷口的拓撲圖,再用纖維細胞來填充最深的部分,然后在頂部分層角質形成細胞。這個系統復制并加速了正常皮膚結構和功能的形成,可以使傷口愈合的更快。
想要制造假牙?牙科3D打印機比傳統方法快十倍
眾所周知,如果通過傳統的方法手工制造假牙模具和鑄造零件需要牙科技師花費非常多的時間和精力,當前為了解決行業內這一痛點,一款可以快速制造牙科產品的3D金屬打印機誕生并獲得了很多人的關注。
這是一款名叫TruPrint1000的牙科義齒3D金屬打印機,它在三分鐘左右就可以打造一顆牙齒,制造牙科產品的速度是傳統牙科銑床的10倍。同時在質量上面,3D打印的質量更高,因為該系統在繪制牙齒結構方面做得更精確完善。
結語:3D打印產品制作具有成本低、交付快、無需組裝、設計感強的優勢,因而受到非常多企業的喜愛。隨著我國醫療市場份額的不斷擴大,發展3D打印醫療產品大勢所趨,不過就目前的國內市場而言,醫療3D打印還存在著認知程度低的難題,因其器械造價高昂,產業規模有限,所以接受度并不是很理想。因此此想要獲得大發展還需要時間,同時也期待行業標準可以更加完善。
聲明:本文為轉載類文章,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QQ: 2737591964),不便之處,敬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