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伴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上升和出生率的下降,人口紅利日益式微,各行業勞動力成本的不斷攀升,帶來了“用工荒”現象的頻頻出現。與此同時,國家安全生產監管的逐漸完善、勞動保護力度的持續加大,以及勞動者對工作質量的更高要求,也都加劇了行業勞動力使用的困難。
在此情況下,“機器換人”憑借著提效增速降本、推動行業轉型的顯著優勢,迎來了快速的發展步伐。過去幾年,在發展較快的工業機器人領域,多關節類型的機器人就已經獲得了廣泛應用,在焊接、組裝、包裝、打磨等諸多環節實現了換人。而如今,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不斷突破,具備高度靈活性和柔性化的移動機器人也開始興起,成為越來越多企業所追逐的目標。
移動機器人迎來多元應用
據了解,移動機器人是一種自主執行工作的機器裝置,能夠協助人們完成搬運、裝配、上下料等不同任務,被廣泛應用于制造、建筑、物流、服務等諸多領域,擁有十分廣闊的發展前景和應用空間。
其中在物流方面,近年來由于電商龍頭的崛起、線下消費向線上的轉移,帶動了快遞業務的急速增長,倉儲物流迎來了分揀難度提升、快遞單價下降、倉儲物流成本增長等新的挑戰。移動機器人應用于倉庫揀選件、擇件、分件和配送件等環節之后,不僅有效降低了人力成本,也顯著提升了物流效率,順應了全球物流智能化的發展趨勢。
而在服務領域,泊車機器人和醫療AGV是最為矚目的兩大移動機器人。泊車機器人能夠像倉儲機器人搬運貨物一樣,輕松迅捷準確的將汽車搬運到停車位之中;醫療AGV則能代替醫務人員,進行快速、安全、低成本的醫用物料搬運。它們一個解決了停車位缺口突出的問題,另一個解決了醫療用工壓力大的問題。
工業領域換人趨勢較強勁
不過,其實與物流、建筑、服務等領域應用相比,移動機器人在工業制造業領域的應用才最為突出,換人趨勢也更為強勁。
傳統制造業車間中,物料和產品的搬運工作主要采用人工,不僅效率低下,影響交互時間,且容易造成人員損傷。同時對于一些年輕人來說,他們不愿意從事這種單調、收入低、勞累的工作,行業勞動力流失現象也在加劇。這些為移動機器人換人提供了良好的利好條件。
而通過換人,企業不僅能夠破除上述難題,還能在短期內快速回本,長期內實現盈利,將發展引入到更成熟的階段。同時,通過機器人設備的聯網、監測和分析,也能推動生產進入到智能化、數字化的工業4.0模式,實現生產模式的有效轉型。
目前,移動機器人在制造領域的應用場景已經十分豐富,既能夠進行料車搬運、給生產設備自動上下料,也可以作為生產流水線上的移動工位。相比于其他領域的應用來說,移動機器人在工業場景的應用更為多樣化。
未來移動機器人發展趨勢
作為一個新近崛起的風口和發展方向,當前在移動機器人領域,我國與國外基本處于同一起跑線。不僅在驅動、控制等技術的研發上沒有落后,而且本土企業也已經掌握了關鍵技術,同時國內還擁有一定的成本優勢。
面對這樣一個均勢偏小優的發展局面,未來我國要如何做才能保持住優勢,并逐漸將優勢轉化為勝勢呢?除了國家繼續加大支持、企業繼續提升實力、行業加速完善標準等之外,對于行業發展的國際趨勢把握也至關重要。
比如,眼下一個大火的趨勢就是激光導航技術的崛起。眾所周知移動機器人的導航方式分為三種:軌道導航、視覺導航和激光導航。其中,視覺導航因為定位精準、路線靈活、成本優勢,是目前主流的導航方式,新松、海康、亞馬遜等企業都在采用。軌道導航由于靈活性低、前提條件和要求多,應用程度偏低;而激光導航由于技術要求比較高、成本高昂,所用者也較少。
不過,近年來激光導航不需要地面標識、路徑靈活、導航準確的優勢,已經開始被越來越多人所看到,雖然成本依然是阻礙推廣的首要因素,但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隨著技術的突破、價格的下降,激光導航有潛力成為主流方案。
聲明:本文為轉載類文章,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QQ: 2737591964),不便之處,敬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