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零開始的機器人帝國。
“我們是為全世界創造美好生活產品的高科技綜合性企業。”——如果僅看這一句話,大多數人都會認為它應該出自一家涉獵廣泛的科技公司,而非一家傳統的房地產企業。但在1月21日碧桂園的2019年度會議上,集團董事會主席楊國強就用這樣一句話做了開篇。
碧桂園的未來路徑
碧桂園是什么?
在外界看來,它毫無疑問是市場上規模最大的房地產企業——曾經,“碧桂園”這個名字代表著規模化。它從港股上市到問鼎全國僅僅用了10年的時間,按照一般邏輯,這家企業應該繼續沿著“拿地、建樓、回款”的成熟模式繼續走下去。因此當楊國強宣稱碧桂園將成為一家科技公司的時候才會讓人猝不及防。
可事實上,碧桂園在這一方面已經進行了多年沉淀。2017年,碧桂園開始在其工地推廣SSGF工法,這一建造技術包括附著式爬架、鋁合金模板、全現澆混凝土外墻、高精度地面等12項核心工藝,可以提升工程項目的管理水平及產品質量、提升住宅產品質量和人民居住品質。2018年7月開始,碧桂園涉足機器人領域,它通過人才引進、打造機器人產業園、與高校合作開發核心技術等一系列動作,引起了行業的注意。
直到2018年底,碧桂園公布其主席楊國強在12月管理會議上的講話,其中關于機器人的內容占據了三分之一。一個多小時的講話里,“機器人”這個詞出現了近40次。在那次講話中,楊國強說,“我們應該是一個高科技的企業,未來是科技創新改造和引領行業的時代。”直到那一刻,人們才開始認真研究碧桂園的未來路徑。
今年1月21日,楊國強在碧桂園年度講話上再次重點提及機器人戰略,讓碧桂園的未來之路更加清晰地呈現出來。在他的設想中,碧桂園的未來將依靠——地產、農業與機器人三條業務線,分別對應居住、生活與高新技術的未來市場。
將重點發展建筑、餐飲機器人
而在未來驅動碧桂園的三駕馬車中,機器人無疑是被楊國強寄予最多厚望的。按照他的自述,30年前,在去日本神戶參觀當地軸承廠時,機器代替人工生產產品的效能將他震撼。這樣的震撼,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如今碧桂園的航向。
楊國強曾經問:“碧桂園有沒有可能成為世界最強的機器人公司?”現在他開始尋找這個答案。
去年9月11日,楊國強在一次內部管理會議上表示:“我希望借助機器人的應用,在建筑行業把工人的工作效率提高50%,同時降低建筑工地的傷亡率,改進工程質量、獲得更好的環境效益。”
按照楊國強在年度會議上的表述,去年碧桂園的農業公司和機器人公司已經完成了框架搭建和戰略制定。碧桂園機器人板塊有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其機器人產業將圍繞人工智能平臺,為碧桂園不動產產業做出貢獻。最終產品會有烹飪機器人、巡檢機器人、看護機器人等,同時針對SSGF,將提供建筑機器人和裝修機器人。
“我們現在做的主要是兩個,一個是建筑機器人,一個是機器人餐廳。我夢想未來5年到10年,有相當一部分餐廳廚師工作能由機器人來完成。我們請了順德最優秀的廚師教機器人做菜,我相信這是一個趨勢。”楊國強表示,“而在建筑機器人方面,我們已經在安排生產適合機器人使用的鋁模、頂架、爬架、墻板。尤其是在去年我們受到了很多的批評、建議之后,已經認識到生產安全是人命關天的事,我們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用機器人承擔這類繁重、重復的勞動首先符合我們對‘零傷亡’和安全的追求,其次能提升我們的效率與質量。”
彎道超車瞄準5000億潛力市場
“建筑工程相關機器人,有地產公司的產業鏈支撐,能夠解決市場需求問題。”業內人士表示,“而技術層面也沒有超出其能力范圍。在擁有足夠的技術儲備之前,它并非妄想做出一個擁有人工智能的‘終結者’,而是想要一套能夠助力自身的‘外骨骼裝甲’。”
除碧桂園自身產業鏈條能夠為其機器人戰略提供支撐點之外,房地產行業的龐大體量,也能夠為其機器人業務板塊提供足夠的市場空間。尤其是未來十年,裝配式建筑的推廣與普及,則為建筑機器人的標準化作業奠定良好基礎。
“除了建筑行業的需求之外,工業機器人市場本身潛力也是巨大的。中國有很大的市場,也有很大的應用場景。去年機器人銷量大概900~1000億,五年以后這一數字將達到5000億。如果介入正確的話完全可以實現彎道超車。”智博林機器人公司總裁沈崗表示:“雖然碧桂園在機器人方面的積淀接近于零,但中國的整個機器人產業也是在基礎很差的情況下快速發展起來,我們可以從零幫他建立一個機器人王國,作出世界一流的產品。”
希望10個月后能夠用機器人做建筑
跨界而不出界,這或許是今天碧桂園機器人戰略的最佳表述。正因為如此,相較于業內其他房企進軍航空航天、量子科技等高科技領域的顛覆性,碧桂園跨界機器人、智能制造顯得更為務實穩健。
楊國強認為,在未來中國城鎮化依然會保持較快的速度發展。“我們的城鎮化率還遠低于發達國家。未來十多年城鎮化還會有比較快的增長速度。房地產每年起碼會有10萬億左右的市場,問題是我們有沒有競爭力。”在他看來,如今轟轟烈烈展開的機器人業務線將是未來碧桂園競爭力的源泉。
曾經做過建筑工人、進行過繁重而重復體力勞動的楊國強如今已經迫切地想要迎接“機器人建房子”時代的到來。“我希望10個月后能在很多地方用機器人做建筑。”他表示,“我夢想著那天——過去是工人在地盤走來走去,未來是機器人在地盤走來走去,我們像生產汽車一樣在工地生產我們的房子。”而現在碧桂園的建筑機器人與裝修機器人正在滿足這樣的愿景。
聲明:本文為轉載類文章,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QQ: 2737591964),不便之處,敬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