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30年以后才有寶馬,然后豐田是美國三大巨頭五、六十年以后才起來的。現代崛起更晚了,現代在七十年代,汽車發展八九十年了,它才起來。所以這個市場如果有創新、有好的產品,永遠會有市場,當然每個公司都有一個時代的使命,這個大家看到跨國大公司,過了百年要么發生變革,要么就走向滅亡。市場總是在的,只要你有創新的產品,機會總是有的,只要你是一個好公司。
——華人運通董事長、創始人丁磊
新造車企業已經亂花漸欲迷人眼,400多家爭相搶跑道,不過,華人運通對此并不在意。
8月23日,出現在媒體面前的丁磊還是那么書生氣,講話不緊不慢,思路清晰,老道沉穩。
“這個市場需要新產品,總需要創新,在商業的世界里,總需要有好的公司,沒有什么早和晚的問題。”丁磊說。
相反,現在很著急拿出產品車來過渡,不是一個上策,電池技術本身還有很大的突破,市場規模還有很大的突破,不到一定的程度,市場能夠反應多少問題不清楚。
華人運通“不差錢”
丁磊的不慌不忙是有原因的,按照他自己的話說:華人運通“不差錢”。豪華的高管團隊陣容在業內少有,將工程中心放在上海的內環商業區也是絕無僅有,雖然并沒有透露股東的真實身份,但是,至少大家都知道這個股東“有來頭”。
因為“不差錢”,丁磊可以撇去大部分因為缺錢、急著上市、急著尋找投資人的那些新造車企業所表現出來的焦灼和浮躁;因為不缺錢,丁磊也可以沉下心,不需要被資本追逐迎合窗口期。按照丁磊的話說:窗口期永遠都存在,華人運通這家名不見經傳的企業,因為有了丁磊和墨斐以及陳威旭幾位自帶光輝的人物而迅速被引起業內的關注。
不過,華人運通一直都保持低調,按照丁磊的話說,如果不是果鐵夫的建議和要求,他們幾個都只想務實做事,不想出來說。
“未來因為政策的逐步退出、技術的不斷進步、消費者行為喜好的改變,汽車產品會往中高端化發展,明后年會很熱鬧。”陳威旭在演講時表示,而這些變化對新造車企業意味著機會,所以前景是美好的,但現實是比較骨感的。
丁磊不想去“揭短”,他說他尊重行業每一位競爭對手。但是,新造車企業等到產品鏗鏘落地,有很多挑戰在面前。
“我們常常自我審視,干汽車有三關要過。”陳威旭在發言中表示:”第一,造的車要漂亮,有錢進來、有人進來一起干活;第二,質量要造得一致,Quality好了以后,能夠生產出來、推向市場;第三,東西要好、品質要好、價格合理、服務到位,體系建立好,車要賣得動,汽車真的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
這也是今年汽車產業界里面,無論是在供應鏈、上下游等等,大家所碰到比較大的一個挑戰。
“今天不是產品發布會,今天不談企業愿景,今天不談黑科技,今天只是大家聊聊天,到了第四季度的時候,會跟大家正式亮相。”丁磊說,而這次溝通會,更像是一個企業自我審視的過程。
行業缺一個代表未來的企業
作為新造車企業你,丁磊為代表的團隊之前相對低調,就在業內覺得這是一家可有可無的企業時,他們卻帶著雄心壯志來了。
在陳威旭的發言中,明確表示:
第一,缺乏一個能夠代表未來的企業;
第二,缺乏能夠理解傳統車的人才。傳統汽車企業很認真的,這個跟生命都是有關系的。一個真正理解傳統汽車的團隊很重要,要有這種比較扎實的精神,同時要有硅谷這樣面向未來的速度和發展趨勢,就需要能夠對傳統跟未來都理解的人;
第三,沒有真正好的新產品在今天出現,大家覺得還有很多改進的空間,同時這個市場缺一支正規軍。
“這群人聚合在一起,在丁總領導下,我們只想干一件事情,希望能夠做一些對人類有幫助的事情,能夠改變人類的出行方式。”陳威旭說。
華人運通團隊學歷都很高,Excom里面接近三分之一是Phd以上,全公司碩士以上65%,本科學歷99%以上,在介紹了長長的高管名單后,陳威旭透露華人運通的目標是:
成為行業領導者,成為社會貢獻者,成為變革創新者。從新能源智能汽車出發,一直到智捷交通,再擴展到智慧城市,這三個方面慢慢擴大下來。
而先進的整車集成技術、領先的動力總成、開放式的全新電子架構、智能網聯與共享、面向未來的工業設計,將是華人運通的核心競爭優勢。
歷史當口的機遇和挑戰
“整個汽車產業歷經了一百多年,到現在大家都認為是歷史的轉折當口,會產生很多的巨變,整個產業鏈都會發生變化。包括整個環境、消費都會變化。”丁磊說。
而這也是新造車企業成為資本風口期的最重要的原因。
“今天,傳統產業的變革正從垂直到橫向,技術革命將帶來了這個行業根本性的變化,而這個根本性的變化實際上還沒有真正地全面展開。”丁磊認為。
而華人運通想追求的是以創領新能源汽車及智能交通核心技術的研發為堅實基礎,由智能汽車的研發與產業化,逐步走向智捷交通的布局與運營,最后從智捷交通建設為入口構建未來智慧城市,實現人類未來更清潔、高效、舒適的出行方式。這個是我們認為的、應該可以代表變革的、更寬泛的定義。
“這個市場需要新產品,總需要創新,在商業的世界里,總需要有好的公司,沒有什么早和晚的問題。”丁磊舉例:
奔馳30年以后才有寶馬,然后豐田是美國三大巨頭五、六十年以后才起來的。現代崛起更晚了,現代在七十年代,汽車發展八九十年了,它才起來。所以這個市場如果有創新、有好的產品,永遠會有市場,當然每個公司都有一個時代的使命,這個大家看到跨國大公司,過了百年要么發生變革,要么就走向滅亡。市場總是在的,只要你有創新的產品,機會總是有的,只要你是一個好公司。
愉觀車市了解到:
華人運通就是瞄著改變未來出行方式,所以說不是簡單地造車,ModernIntelligentTransportation是暫時的英文名字,在第四季度將會宣布華人運通的英文名稱。
丁磊說,至于汽車品牌,汽車是華人運通業務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所以華人運通還會宣布我們汽車品牌,它會遵循品牌發展的規律,我們也不會把它搞成虛無縹渺的品牌,我們還會尊重品牌發展規律,當然這個品牌會更與時俱進,更互聯網化,這個是我們品牌打造的戰略。
而現在很著急拿出產品車來過渡,不是一個上策,電池技術本身還有很大的突破,市場規模還有很大的突破,不到一定的程度,市場能夠反應多少問題不清楚。
另外還有一個問題,實際上整個使用環境和市政建設上,現在充電樁的情況和實際使用還是有很大的差距,所以說真正能夠推廣的話,一方面有使用要求,另外一方面有市政建設跟上,產品和設施相互激勵以后,使用率才會往上走。
“從技術和市場上,實際上窗口期還早,只不過我們現在補貼,人為造成大家覺得是一個窗口期。”丁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