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打造區域經濟合作推進能源持續發展

時間:2008-12-30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全國能源供需全面趨緊:煤炭供不應求、成品油限銷甚至脫銷、天然氣不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全國能源供需全面趨緊:煤炭供不應求、成品油限銷甚至脫銷、天然氣不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而重慶市以貧煤、富氣、無油的總體能源狀況,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重慶經濟發展的速度和質量,能源發展面臨著嚴峻挑戰。   重慶能源供給的現狀煤炭資源供給矛盾突出。一直以來,我國煤炭產業市場集中度不高,煤礦點多面廣,平均生產規模約5萬噸,未形成整體競爭力。國有重點、國有地方和鄉鎮煤礦原煤產量分別占全國原煤總產量的49.0%、16.3%和34.7%。   而在重慶,這種煤炭產業市場集中度不高的特點則更為突出。重慶市煤炭資源賦存地質條件差,自然災害嚴重。大中型礦井數量較少,小型礦井占絕大多數,這種礦井小而多的格局決定了重慶市電煤的集中供應保障能力不強、調運調控難度較大。   在重慶市主要煤炭消費領域,因節能技術的應用和受國家環保政策的限制,冶金、建材、化工和民用的煤炭消耗量將比較固定或相應減少。未來幾年中,重慶市火力發電的裝機容量將以15%—24%的速度增加,因此,煤炭的供求矛盾集中體現在電煤的緊缺。   天然氣資源有一定優勢。重慶市是我國最早發現和利用天然氣的地區,全市探明儲量3200億立方米,占全國的1/7以上。從上個世紀50年代起就在工業領域開始使用天然氣,80年代初天然氣進入居民家庭。目前,重慶燃氣市場雖然已進入加速發展期,但天然氣的年產量也僅為92億立方米,發展空間仍然很大。只不過面臨著諸多困難和障礙,特別是天然氣的勘探權問題,全國除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和革命圣地延安有一家外,其它任何省市都沒有,國家高度壟斷。加之重慶氣礦天然氣凈化能力有限、天然氣管道設施陳舊等諸多因素影響,重慶市天然氣的供給現狀也不樂觀。   電力供給面臨新的挑戰。重慶市電網屬于典型的受端網絡,自發電量不能滿足全市經濟發展的需要,供給矛盾十分突出。夏季日用電缺口高達上百萬千瓦時,雖然有關職能部門采取錯峰填谷、分時段實行超限加費等措施,但隨著經濟高速發展的需要,電力缺口仍然很大。盡管這幾年加速發展電力,包括火電、水電等,但就全市的具體情況來看,我們應該看到水能資源的有限性、火力發電因煤炭供給矛盾的受限性。至于風電、核電目前還處于探索階段,因而全市的電力供給面臨著非常嚴峻的挑戰。重慶市能源發展的對策和思考經濟要發展,能源要超前。作為集能源開發、能源投資、能源利用和能源服務等功能于一體的重慶能源集團,在能源發展方面的做法、嘗試和思考或許對全市能源經濟發展有一定參考價值和借鑒作用。   一、發揮能源優勢,打造區域經濟能源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基礎,推進區域經濟合作首先必須加快能源整合,特別是要加速 “一小時經濟圈”內的能源一體化進程。區域能源作為整個能源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應該承擔更大的社會責任。   一是能源行業必須實現規模化、集約化、網絡化經營。按照市委、市政府一系列關于加強做大做強煤炭主業的要求,堅持 “市內市外并舉,新建技改并重,收購整合并進”的發展思路,采取“內圈、南占、西聯”的發展戰略,在渝、滇、黔3省市形成12個戰略發展片區,使煤炭主業跨區域實現規模化、集約化、網絡化經營,以此帶動資源要素的匯聚,推動各能源生產要素在地區間、行業內自由流動與優化配置,突破行政區劃界限,削減地區間和企業聯合的障礙,最終實現區域經濟一體化。   二是加強能源行業內的合作。由于各種能源在開發利用上的外部環境影響不一樣,產生的經濟效益也會不一樣。因此,加強能源行業內的合作,以主能源 (煤炭)帶動其余能源企業的發展,可以更好地推進能源一體化整合。除能源行業的自主合作以外,也需要政府主管部門合理配置資源,引導行業內的企業加強合作。   三是政府主管部門對能源發展應統籌規劃,使各種能源方式分布合理,在區域內合理規劃組建若干個能源樞紐站,使區域內能源與整體能源網絡之間實現無縫銜接,為區域能源的發展提供廣闊的市場空間和平等的并網權利。特別是推進擴大開放進程中,要把能源的開發利用與全市的新一輪發展有機結合,使水能資源、土地資源以及煤炭資源的開發利用與全市的新一輪發展相配套;要根據區縣的交通條件、自然資源、地理位置等因素統籌規劃區縣的發展,突出能源優勢,打好特色品牌。   二、利用管網輻射,搶占能源市場能源網絡的形成和發展重點是燃氣市場的開拓。一方面,以燃氣集團為主體,以主城區為依托,通過收購、控股等方式向區縣輻射,整合區縣天然氣公司,搶占天然氣供應市場,爭取到2012年,將供氣區域擴展到全市40個區縣中的30個區縣。   另一方面,抓住中石化輸氣入渝的機遇,做好中石化天然氣入渝的管道對接工作,積極投入重慶市骨干管網建設,打造省級管網構架,形成 “一城一網”。發揮重慶燃氣公司的管理、技術優勢,控制住市場。   此外,還要通過收購整合其他城市燃氣公司、管線工程建設、CNG加氣站管理技術等多種合作形式向市外發展,放大燃氣集團的品牌效應,使燃氣集團的市場價值和社會效應迅速從地方性向區域性、全國性發展。   三、發展循環經濟,推進持續發展根據國家 “十一五”規劃,在 “十一五”期間,我國將繼續大力發展水電,加快發展生物質能、風電和太陽能,加強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逐步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應中的比重,為更大規模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創造條件。作為全市能源發展的骨干企業,我們在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上加大了工作力度,未來計劃投資5.6億元用于新建水電項目的籌建、在建和續建,擬建風電項目。   同時,進一步探索瓦斯的綜合開發和利用,推進可持續發展。在這方面,雖然集團公司經過多年探索將它用于居民生活用氣和瓦斯發電,但作用發揮得還不夠。重慶地區煤層氣資源儲藏總量達2000億立方米以上,目前抽采量每年卻只有3億立方米。對此,有關人士認為,瓦斯的開發利用空間很大,是能源行業另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