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鴻蒙搭設備突破1.5億后,華為開始做煤炭和光伏

時間:2021-10-25

來源:

導語:在問世一年后,鴻蒙即將發布3.0 開發者預覽版本。

  在10月22日的華為開發者大會上,華為消費者業務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余承東表示,HarmonyOS的設備數量已經達到了1.5億,預計在今年年底達到2億。

  他們的開發者生態也在成型,2021年1月到9月,華為在全球已經有超過500萬開發者,有3322億應用分發量,鴻蒙智聯已經有超過4000個生態產品,今年還會新增6000萬智能設備發貨。

  這對于華為來說是個好消息。余承東在發布會上強調,華為必須突圍,突圍的辦法就是做生態。鴻蒙也成為華為走向下一個階段最關鍵的業務。一個重要數字是:三年中,華為在鴻蒙整個生態體系投入已經超過了500多億人民幣。

  這次鴻蒙更新主要針對開發者。他們圍繞彈性部署、超級終端、一次開發多端部署幾個特點做了升級,也為開發者提供了更多配套,包括可視化彈性部署自動化工具,可以讓開發者在不同硬件之間選擇需要的組件,這樣能更靈活地適配不同設備,還有方舟開發框架3.0、方舟編譯器3.0和SDK開發組件。華為還會發布一門新的編程語言,以適應鴻蒙操作系統。

  華為正在修建一個操作系統需要的基礎設施,包括編譯器、編程語言和各種開發工具。他們的動作中能嗅到一絲急切。物聯網、智能汽車已經不再是無人發掘的金礦,這些賽道已經開始變得擁擠。玩家們都知道,操作系統是一切的核心,華為的對手們包括蘋果、谷歌、老牌車廠和造車新勢力,而他們也在搭建自己的開發者網絡,一些競爭者甚至有更成熟的根基。

  華為也感覺到了消費端生態搭建的壓力,它開始將目光轉向更宏觀、切入更難的工業制造,為他們提供軟件層面的解決方案。選擇其實一直很清晰:當華為從一家純粹的硬件公司成為軟件和服務供應商后,它才算真正擺脫桎梏。

  開發者

  鴻蒙OS成長迅猛。去年開發者大會,鴻蒙2.0初次亮相,當時只能向手表、電視等內存在128KB-128M的設備開源,12月推出了面向手機開發者的Beta版本,今年6月,鴻蒙HarmonyOS 2.0正式發布,這次2.0.鴻蒙已經計劃向4GB以上設備開源。

  依托華為龐大的硬件基礎,鴻蒙2.0的升級用戶數量已經超過1億,開發者數量超過了130萬。

  這個數字對一個新興操作系統來說,足以引人注目。然而,對比成熟生態,鴻蒙OS只是剛剛成型。根據蘋果公布的數據,iOS在全球已經有2000多萬開發者,APP數量超過了500萬,超過10億用戶。安卓沒有公布過開發者數量,但以全球25億使用者推算,它的開發者數量只會高于iOS。

  鴻蒙是目前成長最快的系統,但從體量來講,和兩個幾乎瓜分移動OS用戶的巨頭還沒有可比性。后續能否保持這樣的增長態勢更加關鍵。

  鴻蒙OS對華為的意義不言而喻,它多少已經成為華為業績的晴雨表。華為預計到今年年底,搭載鴻蒙的設備數量要達到3億臺,其中會包含2億臺華為設備,剩下1億為合作方設備,只有達到這一數字,才算跨過了16%市占率的生死線。

  最開始鴻蒙發布時,主打特色之一就是分布式計算,也是為形成龐大的鴻蒙設備網絡。這次開發者大會上,鴻蒙最關鍵的分布式能力也有了更新,主要目的是連接更多設備,比如這次的開發者預覽版,手機、智慧屏、4臺音箱可以組成一個終端,實際上以手機為核心,構成了一套影院系統。手機、平板、PC的多屏協同也有升級。

  手機業務下滑后,華為顯然希望能吃下IoT市場。能夠吸引更多設備接入尤為關鍵。設備網絡是否足夠密集,也決定了未來開發者的參與程度。

  開發者們甚至決定一個系統的命運。安卓成立之初,并不是個完備的系統,也是無數開發者加入互動后,才逐漸趨于圓熟。即便時間已經進入2021年,要做成一個流暢的操作系統,華為仍然不可能只是依靠自己技術力量。客觀來說,現在的華為生態,配套比其他發展多年的系統談不上豐富,這也是華為要網絡開發者必須解決的問題。

  手機操作系統之外

  短期內,消費者業務仍然是華為的重心,但華為渴望的早已不只賣手機和通訊基站了,它們即將進入的是陌生、龐大、資金雄厚的制造、基建和新能源產業。以鴻蒙服務這些基礎產業中的巨無霸公司,可能會成為華為新的業務基石。

  正如今年2月任正非接受新華社采訪所說:“華為以前的通信網絡主要是聯接千家萬戶,為幾十億人提供聯接。但是到了5G時代,主要的聯接對象是企業,比如機場、碼頭、煤礦、鋼鐵、汽車制造、飛機制造……。”

  他們的動作很迅速,采訪之時,華為正式宣布成立“華為煤礦軍團”。負責的董事長(鄒志磊)此前是華為拉丁美洲地區部總裁。

  今年10月,煤炭軍團之后,華為成立了海關和港口軍團、智慧公路軍團、數據中心能源軍團和智能光伏軍團。這幾個軍團組織類似于谷歌在華為內部和運營商BG、企業BG、消費BG并駕齊驅,由任正非親自督導。

  這種模式和谷歌的“An Army of Ph.D.’s”類似,其實就是將華為“基礎研究的科學家、技術專家、產品專家、工程專家、銷售專家、交付與服務專家全都匯聚在一個部門,縮短產品進步的周期。”

  這些軍團承載的任務宏大,需要為各個基礎制造行業提供解決底層解決方案。分布式計算也讓這種靈活性成為可能。鴻蒙其實是一個基礎操作系統,可以疊加不同行業的不同需求,定制化也是B端客戶最難攻克的原因之一。

  以最早成立的煤礦軍團為例,他們拿出的是和國家能源集團合作的,針對煤炭行業的鴻蒙礦山操作系統礦鴻,并且已經在神東4個礦廠,用在了20種設備中,包括煤礦行業才會用到的井下液壓支架控制器和巡檢機器人。

  這類客戶的垂青,也意味著華為已經進入了另一個階段:它已經可以承擔大行業客戶的服務商角色。

  另一個標志性的案例,是10月16日,華為和新余鋼鐵簽約,幫助后者在采礦、冶煉、軋制和加工等方面的數字化轉型。兩天后,華為又和山東電力建設第三工程有限公司簽約了沙特紅海新城儲能項目,這一項目規模達到了1200MWh,是迄今為止全球規模最大的儲能項目。這一項目會采用華為今年3月正式發布的智能組串式儲能解決方案,也是這一方案第一次大規模商用。

  華為能拿下這一項目并不意外,很少有人注意到,華為2020年的光伏逆變器出貨量已經達到41.7GW,占到全球出貨量23%,高居榜首,多出了第二名陽光電源4%。

  對于這家處在十字路口的公司,工業蘊含著廣闊的機會。而過去很多公司的經驗也證明了這是難啃的骨頭,如果華為能靠鴻蒙系統在大工業客戶數字化需求上撕開一道裂縫,這將會是它重大的轉機。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