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解析國內工業機器人市場 未來將遠超想象

時間:2018-02-26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工業機器人在10年前銷售均價在50萬左右,現在價格是四大家族機器人15-20萬,埃夫特、埃斯頓等國產機器人價格略低于四大家族,經濟型的純國產機器人(終端銷售均價約8萬。估計未來隨著減速機等零部件國產化,工業機器人均價估計會降到5萬以內。

工業機器人在10年前銷售均價在50萬左右,現在價格是四大家族機器人15-20萬,埃夫特、埃斯頓等國產機器人價格略低于四大家族,經濟型的純國產機器人(終端銷售均價約8萬。估計未來隨著減速機等零部件國產化,工業機器人均價估計會降到5萬以內。

根據IFR統計,2016年全球工業機器人本體銷售額手次突破132億美元(加上系統集成部分,整個工業機器人市場約500億美元),隨著主要經濟體自動化改造進行,全球工業機器人使用密度大幅提升。根據IFR預測,2017-2020年世界機器人銷量分別為34.7、37.8、43.5、52.2萬臺,未來4年CAGR達到15.4%。

blob.png

根據數據統計,2016年國內工業機器人銷售再度創出新高,達到8.7萬臺,而截止2017年12月,我國工業機器人產量達到13.1萬臺(套),同比增長51%,預計今年銷量繼續高增長。根據IFR預測,2018-2020年國內機器人銷量將分別為16、19.5、23.8萬臺,未來3年CAGR達到22%。

blob.png

2017年國內工業機器人市場增長迅猛有兩個原因,一個是蘋果大年帶動3C領域對機器人的需求,另一個就是一般制造業在大規模嘗試使用機器人,很多一般制造業企業,比如釀酒廠,一次訂貨都在百臺以上。招工難、招工成本高的問題愈加普遍,使得機器人需求爆發增長。

目前看國產機器人主要還是用在汽車、3C之外的一般制造業,今年不僅僅外資品牌,國產工業機器人也出現大面積缺貨的情況。

blob.png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我國有5000萬制造業職工,以每臺工業機器人替代2-3位工人來看,潛在存量市場會達到1800-2500萬臺,考慮到很多崗位還不能用機器人替代,可能實際市場并沒有這么大。我們與行業專家討論,五年內可以看到國內市場年銷量達到50-60萬臺。

blob.png

2.3工業機器人發展趨勢之一:更加柔性化

為了增加工業機器人的使用場景,使得機器人更加柔性化。DFKI(德國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是德國頂級的人工智能研究機構,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非營利人工智能研究機構,其股東包括Google、Intel、微軟、寶馬、SAP、Airbus在內的全球前十的頂級科技企業)研究出了智能抓取與裝配機器人,可以通過抽象記憶系統用于自適應抓取與智能產品裝配,具體而言,就是在頭部安裝立體相機,在手臂靠近物體的地方安裝攝像頭;同時,利用左手內部天線從產品內部讀取尺寸、重量和加熱點。

blob.png

工業機器人代際演變:機器人正經歷從“機器”到人的轉變。我們可以將機器人分為三代,第一代為傳統的工業機器人,其形態已經接近50年未發生重大改變。第二代為“有感覺”的機器人。它們對外界有一定的感知能力,具備視覺,觸覺及聽覺等功能。例如協作機器人、根據激光反饋的自動跟蹤焊縫的弧焊焊接機器人。第三代為依靠人工智能技術進行規劃,控制的機器人,它們根據感知的信息,進行獨立思考、識別及推理,并做出判斷和決策,不用人的干預自動完成,成為生產體系的主體,甚至可以替代機床等工作母機,例如云服務機器人。

blob.png

第二代機器人代表:UR協作機器人。目前協作機器人以其安全、低成本、易于上手的使用方式、低的改造成本占據一部分市場,特別是適用于以小批量、定制化為主的中小型企業。但是,長期來看人機協作是方向,協作機器人市場潛力巨大。

blob.png

由于協作機器人的巨大前景,國內外機器人企業都有產品研制和銷售,并取得較好的市場反響。國產協作機器人雖然起步較晚,但是在兩年中發展中陸續出現了很多的產品,在國內,尤其是針對于電子行業,國產協作機器人擁有著可期的商業化前景。

blob.png

第三代機器人-云服務機器人。云服務機器人,將最新的信息技術予以融合,人工智能與工業機器人的碰撞將產生更加劇烈的變化。

2015年,國產工業機器人龍頭企業埃夫特開始布局下一代機器人技術,并在美國的硅谷成立了研發中心。2018年將會形成一個初步的云機器人平臺產品。

blob.png

2.4工業機器人發展趨勢之二:低成本經濟型本體

廣大中小企業能接受的投資回收期最長兩年,最好是一年就能回收,因此工業機器人在中國要普及,長期來講,需要將價格控制在至少10萬以內。

工業機器人在10年前銷售均價在50萬左右,現在價格是四大家族機器人15-20萬,埃夫特、埃斯頓等國產機器人價格略低于四大家族,經濟型的純國產機器人(終端銷售均價約8萬。估計未來隨著減速機等零部件國產化,工業機器人均價估計會降到5萬以內。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