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廣東佛山第一屆“集成電路與智能制造”國際高峰論壇在廣東南海區舉行,多位中國科學院院士、大學教授、公司高管等大咖匯聚一堂,共同探索如何將集成電路產業與佛山制造業融合,為佛山及南海集成電路產業找到新的突破點和成長空間建言獻策。
本次論壇主題為“佛山芯時代·制造新未來”,由南海區政府、市科技局、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指導,佛山市“集成電路與智能制造”產業技術創新聯盟主辦。
產學研結合發展信息產業
南海區信息產業起步早,基礎扎實,制造業發達,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佛山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劉長虹表示,此次高峰論壇的目的就是尋找集成電路產業與智能制造融合之道,為佛山及南海制造業未來探路。
論壇上,前中國科學院軟件中心主任胡德華表示,集成電路產業一定要在一個開放的環境中才能發展起來。
以芯片為首的集成電路是智能制造的“靈魂”。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段文暉建議,芯片的發展和基礎的物理研究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基礎研究如果能跟產業需求更好地結合起來,將產生更大的成效。
“毫無疑問,我們對南海信息產業的發展都充滿了信心。”華芯微特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韓智毅表示:“將市場需求、政府支持等因素結合起來,就能讓南海的信息產業快速發展起來。”此外,他表示,南海信息產業的發展需要增強“人氣”,“南海需要聚集更多這方面的人才。”
推動傳統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融合
近年來,南海區大力促進信息產業發展,不僅創建了“廣東省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出臺了《南海區電子信息產業扶持獎勵辦法》,還成立了全國首個數據統籌局,并引入投資額50億元的翔海LCM液晶面板、景隆—廣域信IDC云數據中心等一批龍頭項目,與華為、阿里巴巴、騰訊、甲骨文、復星集團等一批科技巨頭展開全面合作。
在昨日的論壇上,南海區數據統籌局副局長岑鏡蘇詳細解讀了《南海區電子信息產業扶持獎勵辦法》。岑鏡蘇表示,“目前來看,南海的信息產業存在產業分散的問題。”接下來,南海將加大扶持力度,加強信息產業集聚,到2020年,將電子信息產業、大數據產業發展成為南海的支柱產業之一。
南海區經濟與科技促進局(科技)副局長沈海泱則表示,目前南海區的家電、機械制造等企業對于芯片的需求非常大。“希望通過這一次的高峰論壇,讓本地的企業認識到集成電路芯片發展的方向和思路。同時,希望通過推動傳統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加快融合,來推動南海傳統企業的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