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中國有條不紊打造全球最大電動車市場 外企競相追隨

時間:2017-10-10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10月6日報道,中國政府在為本國制造商提供資助,通過提供補貼的方式吸引國內消費者,同時也在建設一個巨大的充電站網絡。

美媒稱,中國完全憑借意志力打造了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這是對國內生產下的一個大賭注,并引得外國主要汽車制造商競相追隨。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10月6日報道,中國政府在為本國制造商提供資助,通過提供補貼的方式吸引國內消費者,同時也在建設一個巨大的充電站網絡。

報道稱,在美國和其他地方,人們對電動汽車能否很快發展成規模可觀的市場心存懷疑。中國已經下定了決心,其目標之一是控制污染,同時減少對外國石油的依賴。不過,中國的首要目標是利用新興的電動汽車市場,提升國內汽車廠商的質量。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中國正利用行業政策手段,為國內公司的設計和技術打造一個巨大的試驗場。

報道稱,若想繼續在中國銷售汽車,海外廠商必須遵守中國的規則。中國政府9月28日表示,在華生產汽車的海外生產商到2019年必須開始在當地生產新能源汽車。

麥格理研究所的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市場汽車銷量占全球銷量的三分之一,市場規模如此之大,外國汽車品牌基本別無選擇,只能調整策略來適應中國的要求。

上個月通用汽車(44.93,1.08,2.46%)首席執行官博拉給出通用將在2020年前至少推出10款電動車的具體計劃。通用在其他市場并沒有提出這樣具體的目標。通用目前在中國銷售三款電動車,其中包括幾個月前推出的Volt中國版。

報道稱,外國汽車制造商每年已在中國生產數百萬輛汽油車,而在生產電動車方面一直不怎么積極,直到近期才有所行動,且進口電動車要征收25%的關稅,障礙較大。上海高風咨詢負責汽車咨詢的董事總經理羅威稱,外國汽車制造商一直以來不愿涉足沒有顯著規模的市場。他曾是克萊斯勒的一名高管。

報道稱,規模化的曙光正在浮現。據EV-Volumes的數據顯示,今年中國插電式乘用車的銷量已增長40%。伯恩斯坦研究公司預測,到2025年電動車的銷量將占到中國汽車總銷量的22%,而今年占比僅為1%-2%。

大眾汽車此前一直堅定致力于發展柴油引擎,直到該公司柴油排放丑聞的出現才迫使其重新思考策略,并于近期急劇轉變立場,宣布全面發展電動汽車。大眾汽車的半數收入來自中國市場,該公司首席執行官穆倫在上個月的法蘭克福汽車展上暗示,中國將幫助推動大眾汽車在全球市場上的轉變。他當時表示,中國和加州正在引領電動汽車的發展。

穆倫稱,該公司設定了到2025年在中國市場的電動車銷量達到150萬輛的目標,受此推動,大眾汽車將在2030年之前投資830億美元,在全球推出300款電動汽車。

豐田汽車(121.87,1.03,0.85%)公司的中國業務主管大西弘致在4月份的上海汽車展上對媒體表示,真正推動人們對電動汽車關注、需求的是中國政府的支持。豐田汽車在此次上海車展上稱,將開始生產符合中國要求的電動汽車。

羅威稱,全球汽車生產商擔心,如果它們現在不在中國生產電動汽車,在其他堅定轉向電動汽車的市場上也會處于劣勢。他表示,中國將推動全球汽車行業的大規模電動化。

今年,福特汽車(12.31,0.06,0.49%)公司、雷諾-日產汽車聯盟和大眾汽車已相繼在中國組建了新合資公司來生產電動汽車。福特汽車在6月份的一份聲明中承諾,到2025年,該公司在華生產的七成汽車都將是電動車。特斯拉(356.88,1.55,0.44%)表示,該公司正就在上海建造一座工廠進行談判。梅賽德斯-奔馳母公司戴姆勒公司在7月份表示,該公司將與中國國有企業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共同投資7.67億美元開發電動汽車。

報道稱,2009年中國開始積極推廣電動車,引入針對電動車的補貼并制定銷量目標。2013年電動車銷量開始迅速增長。在2015年推出的中國工業發展戰略規劃《中國制造2025》中,電動車成為重點發展行業之一。這份戰略規劃提出,未來中國要在包括電動車生產在內的10大行業領先全球。到目前為止中國已經提供了80億美元相關補貼。

報道稱,有關部門為中資電動車生產商的銷量提供保障,一種做法是購買電動車用于公共運輸。北京市政府已經撥款13億美元,將7萬輛城市出租車更換為電動車。

政府預計,到2020年中國將有480萬個充電樁,3月份為15.6萬個。按照這種發展速度,中國的充電樁與電動汽車數量之比為1:6左右,而美國和挪威的這一比例為1:17。

報道稱,中國國產車型已經占據了主流。國內市場上的電動車型超過100種。跟蹤電動汽車銷售的研究機構EV-Volumes的數據顯示,2016年,插電式乘用車在中國銷量達35.1萬輛,接近這類車型全球總銷量的一半。這些汽車幾乎全部由中國廠商生產。特斯拉是唯一在華銷量較大的外國電動汽車生產商,去年該公司在華汽車進口量和銷量為1.1萬輛。

君迪中國區汽車產品事業部總經理蔡明說,中國汽車廠商提升了質量,足以改善其在中國的聲譽。他說,在過去的兩年里,一些中國制造商已經實現了突破,中國消費者對它們的質量認可度已經大幅躍升。

蔡明表示,未來三年中國產電動汽車的質量還將大幅提升。他還說,很快缺乏競爭力的可能是外國汽車生產商了。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