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街上的電動汽車數量越來越多,讓人感受到了電動汽車產業的蓬勃發展。電動汽車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它具有低碳環保、啟動快、節能等優點,而且運行平穩,沒有汽油味和發動機轟響的聲音,乘車感覺比燃油汽車更加舒適。
不過,近年來全國各地發生的多起電動汽車自燃事件,引起了人們對電動汽車的安全性的質疑。
2011年4月,杭州武林路上一輛純電動出租車突然發生自燃,無人員傷亡。經過調查之后,當地部門認為事故并非因電池單體設計、制造方面存在質量問題,而是電池成組后不能完全滿足車輛使用環境的需求,在應用過程中,出現了電池漏液、絕緣受損以及局部短路的情況,從而引發事故。
2012年5月,深圳一輛酒駕的跑車撞擊了一輛純電動出租車,導致出租車自燃,車內三人當場死亡。當地專家組調查后得出結論,撞擊導致車身后部及電池托盤嚴重變形、動力電池組和高壓配電箱受到嚴重擠壓,部分動力電池破損與短路、高壓配電箱內的高壓線路與車體之間形成短路,產生電弧,引燃內飾材料及部分動力電池等可燃物質。
2015年4月,一輛純電動大巴在加電站過程中突發起火,事故沒有造成人員傷亡。調查結果顯示,車輛動力電池充滿電后,動力電池過充電72分鐘,過充電量58kWh,造成多個電池箱先后發生動力電池熱失控、電解液泄漏,引起短路,導致火災。
2015年7月,位于廈門港務大廈旁的東渡公交車停車場內有11輛公交車遭到火燒,其中有多部公交車幾乎燒成了骨架。燒毀的11輛公交車中有6臺是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普通混合動力汽車,鑒定的起火原因是公交車尾部的電池組電氣故障引起自燃。
這些事故案例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其車身搭載的動力電池包功能或結構失效引起短路,從而導致火災。
眾所周知,動力電池包在整車中的地位,就好像心臟在人體中的作用一樣,是整車最核心的部件之一。它是通過PACK成組工藝,將多個電池模組與電池管理系統(BMS)、電池支撐與防護系統、電池冷卻系統、充放電轉換接駁裝置等多個系統組裝起來的。電動汽車性能,與動力電池包的性能息息相關。
PACK生產線
PACK成組工藝是動力電池包生產的關鍵性步驟,其重要性也隨著電動汽車市場的不斷擴大而顯得越來越明顯。目前電池PACK行業在我國還屬于新興行業,技術、設備等還不成熟,技術人員的整體素質不高。其技術門檻較高,也令企業進入該行業面臨不小的難度。而即將在天津舉行的”2017動力鋰離子電池pack生產工藝培訓”則有助于解決這些問題。據了解,這是一次專門針對動力電池PACK行業一線的技術人員舉辦的培訓班,將對電池PACK工藝中的連接工藝、封裝工藝、焊接工藝、注塑工藝等進行詳細培訓,還會講解動力電池系統設計、動力電池pack下線檢測、實際生產過程中發生的各種問題及其解決方案等內容。
在電池包中,BMS(電池管理系統)是核心,它決定了電池包的各個部件、功能能否協調一致,并直接關系到電池包能否安全、可靠的為電動汽車提供動力輸出。當然,結構件的連接工藝、空間設計、結構強度、系統接口等也對電池包性能產生著重要的影響。
總之,電池包的PACK成組工藝水平,直接關系著電動汽車的動力性能和安全性能。可謂成也電池,敗也電池。動力電池包PACK做的好不好,實在是一件性命攸關的大事。
更多資訊請關注電力設備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