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硅谷風光無限的印度人卻在國內連一部像樣的手機都造不出來。最新報告顯示,中國手機品牌已經占據了印度智能手機市場的一半以上。
印度科技人才濟濟,眾所周知。谷歌CEO是印度裔的桑德爾·皮查伊,微軟的CEO薩蒂亞·納德拉也是印度裔。
據考夫曼基金會統計,2006年至2012年間,硅谷每10家企業中,有大約4家的創始人或聯合創始人是外來移民,其中,約有三分之一由印度人發起。
可是,在硅谷風光無限的印度人卻在國內連一部像樣的手機都造不出來。最新報告顯示,中國手機品牌已經占據了印度智能手機市場的一半以上。
中國手機占據印度半壁江山
7月26日,調查研究機構Canalys發布最新報告稱,今年第二季度,印度智能手機市場規模首次出現了縮小的現象,出貨量不到2700萬部,同比減少了4%。
但即便如此,中國手機品牌依然占據了印度市場的近半壁江山。小米、vivo、OPPO、金立、聯想這5個中國手機品牌在印度的市場占有率已經超過了50%。而且,Canalys在第一季度的報告中曾表示,小米有望超越三星成為印度市場第一大品牌。
Canalys的數據稱,第二季度印度智能手機市場份額中,小米僅落后于三星位列第二,占15.5%,第二季度出貨量達到了480萬部,是去年同期的4倍;vivo排名第三,在印度市場的出貨量達到了歷史最高的340萬部,占12.7%;OPPO和聯想分列第四和第五位,占9.6%和8%。
從機型來說,小米旗下的紅米Note4銷量最大,占有7.5%的市場份額;紅米4占4.5%;三星J2手機則占有4.3%的份額。
Canalys研究分析師IshanDutt表示,“小米成功的關鍵在于它的在線智能手機銷售策略。把目標客戶定位于懂得運用網絡的年輕人,并且主要通過線上交易,所以去年底在印度實行的廢棄貨幣政策對小米造成的影響十分有限。
研究分析師賈沫表示:“vivo的銷售渠道策略倚重于更加分散的個人零售商,事實證明這樣的銷售方式效果斐然。vivo以營銷活動助推銷售的策略成功搶占了一些曾盛極一時的本土廠商的市場?!?/p>
此外,環球網援引《印度經濟時報》7月25日報道稱,中國手機品牌在印度的迅速崛起引起人們對印度本土手機品牌的擔憂。根據知名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在ETTelecom網絡研討會上發布的數據,中國品牌在2014年第一季度僅占約7%的印度市場份額,而在2017年第一季度已搶占約51%的市場份額。另一方面,印度手機品牌的市場份額也經歷了暴跌。2014年,它們擁有市場份額達到49%,而在2017年已下跌至16%。
“在線上線下的營銷渠道推動下,約在三年內,中國品牌搶占了51%的手機市場份額。由于中國品牌在中國本土市場上實力強大,已實現規模經濟,這使得它們的產品在印度市場上能保持較為低廉的價格。”Counterpoint市場調研總監NeilShah在網絡研討會上講道。
Counterpoint發布的相關數據顯示:
印度手機價格普遍在8000~15000盧比(約839~1573元人民幣)之間,主要為中國品牌;
而售價為8000~10000印度盧比的手機約占25%,售價為10000-150000印度盧比的手機約占30%。
此外,中國品牌在促銷方面的力度大于印度品牌,特別是OPPO和vivo,它們通過板球和寶萊塢做了大量促銷宣傳。2016年,vivo耗費7800萬美元用于廣告,而OPPO則耗費了6600萬美元。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016年,印度本土手機品牌Mircromax、Lava和Intex等各自在廣告宣傳方面的花銷不足3000萬美元。
更多資訊請關注電子制造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