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蓋茨先生是IT界的先驅之一,而如今他的蓋茨基金會在全球資助了許多影響廣泛的疾病研究。那么這兩者之間能否建立一些聯系呢?
最近,蓋茨先生在訪問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時展示了一個最新的將信息技術應用到生物醫藥領域的例子,那就是利用虛擬現實技術來尋找抗病毒藥物。
蓋茨基金會和NIH有著多年的合作關系,最近幾年以來,每年蓋茨先生都會訪問NIH位于馬里蘭州的實驗室,與那里的科研人員討論最新的研究和技術合作進展。今年的主題之一是病毒研究,包括疫苗和抗病毒藥物的開發。病毒感染是對人類健康的主要威脅之一,許多常見疾病包括流感、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等都與病毒有關,某些病毒如人乳頭瘤病毒還能引起癌癥,更不用提那些致死或致殘率極高,容易爆發流行的埃博拉或寨卡病毒了。
在NIH的實驗室里,蓋茨先生體驗了最新技術帶來的抗病毒藥物設計方法,那就是通過虛擬現實技術展現出一個“看得見摸得著”的病毒,直接尋找病毒上的弱點,用以開發藥物或者疫苗。通過虛擬現實眼鏡和操作手柄,蓋茨先生親自觀察和感受了一個流感病毒的三維結構,以及病毒可能作為疫苗靶點的部位,并且這個病毒還在與會的科學家中進行了“傳閱”。研究人員希望通過這個方法找到一個通用的流感疫苗,而不是像現在一樣每年都需要針對當年流行的菌株生產不同的疫苗。
這項技術還有望被應用到其它病毒或微生物研究中,它們包括:
艾滋病:NIH的科學家們在開發現在普遍使用的抗反轉錄病毒藥物的過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這些藥物已經挽救了超過1700萬名艾滋病患者的生命,而現在他們在開發艾滋病疫苗方面也處于世界領先水平。
癌癥:NIH在開發針對人乳頭瘤病毒(HPV)的努力中是一支主要力量,HPV可以引起宮頸癌和其它癌癥。此外在癌癥領域,NIH的科學家們也在積極尋找激活患者免疫系統以對抗癌癥的方法。
埃博拉病毒:在2014-16年的埃博拉病毒爆發期間,NIH的科學家和企業積極合作,成功進行了多項可能帶來新疫苗的臨床試驗,研究顯示他們的疫苗安全性良好,并能引起免疫反應。
寨卡病毒:最近流行的由蚊子傳播的寨卡病毒已經感染了超過100萬人,并且被認為與新生兒小頭癥和大腦發育不全有關。NIH正在基于一個針對與之相關的西尼羅病毒的有效疫苗開發多個針對寨卡病毒的疫苗。
瘧疾:在全球范圍內瘧疾每年仍奪去超過70萬條生命。盡管最近在瘧疾疫苗的開發上有了一些進展,但目前仍然不能在很長一段時間上阻止疾病傳播。NIH正在和蓋茨基金會通力合作開發新疫苗。
其它疾病如肺炎、肝炎、結核病等等。
蓋茨先生表示:“對我來說,通過科學來預防和治療疾病的能力就像魔術一樣,而NIH正是這種魔術發生的地方之一。即使他們沒有讓我嘗試這個虛擬現實設備,我也會說,這是推進科學前沿發展的一項很棒的投資。”
我們希望這項超現實的新技術能夠早日為人類帶來抗病毒的新療法。
更多資訊請關注人機界面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