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谷歌眼鏡虛擬現實技術為醫療機構帶來便利

時間:2017-11-07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據外媒報道,數字技術正在改變醫生與患者的診療過程。以SutterHealth為代表的醫療機構嘗試借助增強現實技術(AR)輔助醫生進行診斷。

據外媒報道,數字技術正在改變醫生與患者的診療過程。以SutterHealth為代表的醫療機構嘗試借助增強現實技術(AR)輔助醫生進行診斷。三年前,SutterHealth數字化病患經驗負責人阿爾伯特·陳(AlbertChan)博士決定與Augmedix合作,在醫患診療過程中引入谷歌眼鏡這一高科技設備。

(SutterHealth醫療集團與AR創業公司Augmedix合作,讓醫生佩戴谷歌眼鏡輔助診斷。圖:Augmedix)

由于虛擬現實技術所帶來的便利,如今,SutterHealth組織有超過100名醫生佩戴谷歌眼鏡為患者就診。

在過往的3年中,SutterHealth的醫生已經在谷歌眼鏡的協助下接待了超過17.5萬名前來求診的病人。醫生佩戴AR眼鏡接待病人。整個就醫過程通過攝像頭和網絡實時傳送,在網絡另一端有記錄員查看醫患交互并記錄。

“我的記錄員名字叫Raoul,他負責將信息輸入我們的電子醫療系統并觀察整個互動過程。中間他可以就細節提問。”陳醫生解釋道。記錄員扮演虛擬助手的角色,觀看并聆聽接待病人的整個過程。

首次使用這一設備時,記錄員就為陳醫生提供了幫助,讓后者意識到這一服務的潛在價值。當時有病人前來求診,聲稱自己不僅背痛、肩膀痛,還伴有胸部疼痛。

(圖為佩戴谷歌眼鏡的陳醫生。圖:SutterHealth)

“這是一個忙碌醫生的典型故事。我為我病人的胸痛問題而擔憂,擔心他可能會有心臟疾病。隨后對病人進行檢查,聽心率,記錄員在同時記錄,過程顯示在谷歌眼鏡上。他告訴我:‘嘿,陳醫生,病人有提到自己的肩膀痛,而你沒檢查那里。’我連忙對病人說,哦,對了。我知道我們為你的胸痛而擔心,但讓我也檢查一下肩膀的疼痛吧。”科技讓我變得更聰明,我喜歡這一點。

除了幫助醫生做出更佳的決策,使用谷歌眼鏡還讓他們更高效。醫生在每天日常工作結束后不必再花上兩個小時做醫療記錄,這能剩下一大筆時間。因為筆記是實時記錄的,相比醫生的事后回憶更加準確。如此一來,醫生有更多的坐診時間為患者服務。

“截止到目前,這確實是一個很好的經驗。我與病人一起使用,接受率達到97%。”陳醫生說。“多年來,每當我思考創新時,我總問自己‘病人會作何反應?’他們總是給我驚喜。坦白講,他們總會比我更先進。他們對改進報以熱情。一旦我的病人們明白了對雙方的好處,他們不會有任何疑慮。”

“空出雙手讓你能夠更加專注。回想過去我在工作中不得不為瑣事而分心,能夠全神貫注在病人身上感覺很好。這是真正了不起的地方。”陳醫生說。

每個醫生每天最多節省兩個小時,對于SutterHealth這樣一個大組織來說是非常大的效率提升。陳醫生表示,該組織在北加州和夏威夷擁有24家醫院,擁有5000多名醫生和5.5萬名員工,每年治療300多萬名患者。

谷歌眼鏡通過給醫生更多的閑暇來幫助醫生消除倦怠。“這種現象叫做‘職業倦怠’,是我們十分關心的一個元素。”陳醫生說。“在美國,臨床醫師職業倦怠的比例相當高,不同科室中,10-60%的醫生認為自己有職業倦怠。在個別科室里,這個比率甚至超過60%。”

“這是整個故事的一部分。有能力為臨床醫生提供額外的醫療服務,進而服務更多人。我們的臨床醫生能夠更好地關注病患。這不僅僅是記錄服務。我們幫助病人更精確地捕捉他們的癥狀,也幫助醫生更好做出決策。”

這正是Augmedix聯合創始人IanShakil的愿景。2012年他從斯坦福商學院畢業。一位在谷歌工作的朋友讓他得以在谷歌眼鏡上市之前體驗原型產品。他當即受到啟發,投入全部精力開始創業。

(Augmedix聯合創始人IanShakil(左)和PeluTran。圖:Augmedix)

“我們希望在醫療領域做些大膽創新的事,盡管我們還不能準確知道那到底是什么。”他說。“我辭去當時的工作創建Augmedix,隨后Pelu從醫學院輟學加入進來。我們在2012年正式成立公司,開始慢慢耕耘之路。”

自從兩人認定谷歌眼鏡是個機會,在這款產品正式發布之前,他們就在想象醫生會如何使用AR。當手頭還沒有谷歌眼鏡時,他們用3D打印制作了一個模型,并請一位醫生在診療過程中佩戴。“我們就這樣獲得醫生的接受度,收集數據并進行測試。我們會安排真人記錄員在一旁,模擬眼鏡和Augmedix的運作。”他說。

Shakil表示,公司目前的估值已超過1億美元,接近1000名醫生與Augmedix建立合作關系,在工作時間使用谷歌眼鏡。公司在印度、斯里蘭卡、多米尼加和美國都有記錄員部署。

“這將重塑醫患互動,我們仍然認為這只是一個開始。我們希望將醫療打造成一個高科技平臺。”Shakil說。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