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四大特點分析

時間:2017-05-24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2016年,我國集成電路產量為1329億塊,同比增長約22.3%。2016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額為4335.5億元,同比增長20.1%

2016年,我國集成電路產量為1329億塊,同比增長約22.3%。2016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額為4335.5億元,同比增長20.1%。其中,設計業繼續保持高速增長,銷售額為1644.3億元,同比增長24.1%;制造業受到國內芯片生產線滿產以及擴產的帶動,2016年依然快速增長,同比增長25.1%,銷售額1126.9億元;封裝測試業銷售額1564.3億元,同比增長13%。

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特點分析

第一,產業規模繼續增長,但進出口受經濟下行壓力影響較大。

2016年以來,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繼續保持高位趨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2016年1-9月全國集成電路的產量為943.9億塊,同比增長約18.2%。2016年1-6月全行業實現銷售額為1847.1億元,同比增長16.1%,其中,設計業繼續保持較快增速,銷售額為685.5億元,同比增長24.6%,制造業銷售額為454.8億元,同比增長14.8%,封裝測試業銷售額為706.8億元,同比增長9.5%。2016年1-9月全國集成電路進出口額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進口金額1615.5億美元,同比下降0.7%,出口金額444.7億美元,同比下降5.4%,整體經濟面臨下行壓力對我國集成電路產業造成了一定影響。

第二,技術水平和企業實力同步提升。

中投顧問發布的《2017-2021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表示,2016年以來,國內集成電路產業在多個技術領域取得了喜人的成果。芯片設計方面,16納米先進設計水平進一步提升,華為海思目前已經發布了麒麟950、955、960三款基于16納米FinFET技術的商用SoC芯片;芯片制造方面,2016年2月中芯國際宣布其28納米高介電常數金屬閘極工藝已經成功流片,這標志著中芯國際成為大陸首家能夠同時提供28納米多晶硅和高介電常數金屬閘極工藝的晶圓代工企業,在量產的基礎上完成技術升級,實現了該工藝節點的技術覆蓋;封裝測試方面,長電科技斥資2億美元助力星科金朋積極布局高端SiP項目,隨著下游高端客戶的需求提升及公司SiP產能擴大,將帶動星科金朋營收及利潤快速增長。

與此同時,國內骨干集成電路企業整體實力也在持續提升。海思半導體、清華紫光分列全球設計企業排名第六、第十位。中芯國際2016年上半年銷售額達到13.25億美元,同比增長25.4%,凈利潤1.59億美元,同比增長20.3%,已實現連續17個季度贏利。與此同時,通過資本運作,中芯國際先后收購了國內封裝測試龍頭長電科技、意大利汽車電子芯片代工企業LFoundry公司14.26%和70%股份,成為上述兩家公司的第一大股東。

第三,國際合作持續推進,重點產品布局初步成型。

《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發布以來,海外龍頭企業不斷調整與我國合作策略,逐步由獨資經營向技術授權、戰略投資、先進產能轉移、合資經營等方式轉變,國際先進技術、資金加速向國內轉移。2016年1月,英特爾、高通分別與清華大學、瀾起科技以及貴州省簽署協議,在服務器芯片領域開展深度合作。其中,英特爾授權清華大學、瀾起科技X86架構,開發“CPU+FPGA”結構的可重構服務器芯片;高通與貴州省政府成立了合資公司,開發基于ARM架構的高性能服務器芯片。此外,一批芯片制造重大項目陸續啟動。如武漢存儲器項目于3月開工建設,總投資240億美元;臺積電在南京啟動了總投資30億美元的12英寸先進邏輯工藝生產線項目,預計2018年下半年投產,月產能達到2萬片;福建晉華存儲器項目于7月開工建設,項目一期投資370億元,預計2018年形成月產能6萬片DRAM芯片生產能力。

第四,國家基金對地方性基金撬動作用進一步凸顯。

中投顧問發布的《2017-2021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指出,2016年以來,國內陸續新增多支地方性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總規模超過500億元。其中,湖南省于3月設立了先期2.5億元規模的集成電路創業投資基金,并計劃于2015年-2017年階段性設立30億-50億元規模的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上海市于2016年4月完成了首期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的募資工作,規模達到285億元,將重點投資芯片制造業;四川省于2016年5月設立了集成電路和信息安全產業投資基金,基金規模120億元,存續期10年;遼寧省于2016年6月設立了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基金規模100億元,首期募資20億元;陜西省于2016年9月設立的初始規模60億元,目標規模300億元的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設立以來,撬動作用逐步顯現,適應產業規律的投融資環境基本建立。

更多資訊請關注電力電子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