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醫療機器人在創新中高速發展 理性發展是前提

時間:2017-05-05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手術機器人是醫療行業發展最快的一大細分領域,到2020年,有望形成70億美元左右的市場規模。

手術機器人是醫療行業發展最快的一大細分領域,到2020年,有望形成70億美元左右的市場規模。在發展的道路上,手術機器人也不斷適應市場需求變化,積極創新,近日美國猶他大學就設計出一種可以開顱的“機器人醫生”,“手速”比真正的醫生快上了50倍。

醫療機器

醫療機器人是一種智能型服務機器人,種類較多,根據其用途不同,可分為臨床醫療用機器人(包括外科手術機器人和診斷與治療機器人)、醫用教學機器人、護理機器人、康復機器人、移送病人機器人、運送藥品機器人等。而目前手術機器人是醫療機器人領域最為成熟的市場。

在醫用機器人領域,發展得最快的,所占比重最大的是手術機器人。外科手術機器人可用于手術影像導引和微創手術,多數由外科醫生控制,醫生掌握輸入設備,機器人按指令在患者身上操作。

據BCG波士頓咨詢測算,截至2016年1月,全球醫療機器人行業每年營收達到74.7億美元,預計未來5年年復合增長率能穩定在15.4%,至2020年,全球醫療機器人規模有望達到114億美元。其中,手術機器人占60%左右市場份額。

報告稱,目前北美市場為最大市場,而由于亞洲國家政府醫療投入加大、醫療系統重組和人們對微創手術意識加強,未來市場重心將逐漸往亞洲轉移。

在手術機器人中,腹腔鏡機器人是應用最為普遍和廣泛的一種,臨床應用主要在泌尿外科、心胸外科、婦科等領域。2001年由美國直觀醫療器械公司(IntuitiveSurgical)自行設計、生產及銷售的達芬奇(DaVinci)外科手術機器人系統是腹腔鏡機器人的代表,也是目前少數能商品化的外科手術機器人系統,應用范圍最為廣泛。

達芬奇手術機器人正在加速搶灘中國。美國直觀醫療器械公司2016年12月宣布與上海復星醫藥合作,首次在中國設立研發和制造中心,期待長期扎根中國市場。

深耕市場的同時,手術機器人的發展也在不斷創新。

近日,美國猶他大學研究人員設計出一種可以開顱的“機器人醫生”,“手速”比真正的醫生快上50倍。

猶他大學神經外科醫生威廉·庫爾德韋爾在《神經外科聚焦》雜志上發表文章說,如今,醫生在做開顱手術時如同考古一般,“我們盡量緩慢地移除頭骨,以避免碰傷大腦敏感部位”。有時,單是開顱這一過程就要耗費兩個小時。

但利用新型機器人醫生,即便是最復雜的開顱過程也只需要兩三分鐘就可以完成。病人需事先接受CT掃描,確定神經和主要血管的位置。然后,醫生根據掃描結果制定最佳開顱“路線”,就像使用電子地圖那樣簡單準確。

庫爾德韋爾表示,機器人醫生迅速、清潔、安全,能減少大腦暴露在空氣中的時間、縮短病人的麻醉時長、降低感染風險、避免人工失誤、節約手術費用。不過,當前這種機器人尚未真正投入臨床使用。

在國家頒布的中國制造2025規劃綱要當中,機器人行業是一個重點發展的行業。但是,由于整個手術機器人的行業門檻較高,有極高技術要求,同時,在我國現有醫療注冊認證的體系下,周期漫長,資金投入巨大,對于企業而言,風險較高。

眼下,國內正在加緊發展手術機器人等醫療類機器人產業,以期把握國內這一龐大的醫療市場。但是業內也需要理性思考,避免“一哄而上”。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