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消息,華為第14屆分析師大會今天上午在深圳召開。在會上,華為輪值CEO徐直軍解讀了華為未來發展戰略。談到AI這個近期熱門話題,他表示華為不會把人工智能定位為一套新業務。
從2004年的50人到如今的500多人,華為分析師大會已經走過了13個年頭,華為也從當時的約2萬員工、462億元全球銷售額,發展到了2016年的約18萬人、5216億元。這個大會也被業界視為了解這家行業領導企業的重要渠道。
徐直軍首選回顧了華為上個月底發布的年報。2016年,華為運營商、企業、終端三大業務全球銷售收入521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2%。凈利潤同比則僅增長0.4%,為371億元人民幣。
他指出,華為2016年研發投入占到整個銷售收入的14.6%,達764億元人,未來計劃每年到投入100-200億美金。未來,華為的發展戰略將聚焦在建立更多連接,撐大管道、使能行業數字化三個方面,華為定位自己為智能社會的使能者和推動者。
人工智能是這兩年的熱點話題。華為公司創始人任正非去年8月份的一次內部講話中曾指出:“我們所有的人工智能要自己的狗食自己先吃,自己生產的降落傘自己先跳。基于我們巨大的網絡存量,現階段人工智能要聚焦在改善我們的服務上。“
任正非當時說,華為不做公共人工智能產品,不做小商品,“我非常害怕你們一沖動,拿人工智能去和社會比。你做出來我沒用,有人就去創業,這會掏空公司的,你如果有才華就要轉到主航道上來。”
對此,徐直軍在發言中也表示:“華為不會把人工智能定位為一套新業務,不會當做一個獨立產業去發展。”華為會把人工智能應用在幫助內部數字化轉型以及提升智能手機產品體驗等方面。
在公有云方面,華為目前已經成立了CloudBU部門,徐直軍表示華為會堅定不移的構建和打造。除了自有的,還會和電信運營商合作運營,聚焦重點行業,打造公有云的生態。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