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大國崛起:我國醫療機器人技術競爭力提升

時間:2017-03-03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中國醫療機器人行業仍處于起步階段。不過,在研發核心技術方面,本土企業和大學之間的合作比以往更加緊密。美國的企業研發出了直觀手術的達芬奇手術機器人,而我們也正在逐步縮小與該公司等國外行業領軍企業的差距。

中國醫療機器人行業仍處于起步階段。不過,在研發核心技術方面,本土企業和大學之間的合作比以往更加緊密。美國的企業研發出了直觀手術的達芬奇手術機器人,而我們也正在逐步縮小與該公司等國外行業領軍企業的差距。

外科醫生田偉在2015年遇到了一次其30年職業生涯里最具挑戰性的矯形外科手術:一位43歲的病人頸椎畸形,右側肢體逐漸麻木,時間長達14個月。

病人急需手術植入螺釘來幫助支撐頸骨,而手術具有很大風險。任何小錯誤都可能導致其癱瘓或大出血,危及生命。因此,許多醫院都不愿意為他提供治療。

不過,身為北京積水潭醫院院長的田偉決定在另一位“外科醫生”的幫助下做這場手術。Phecda作為手術機器人,擁有一個3D高清視覺系統,能“看到”內部正畸矯形結構。它的“手”可以確保醫療器械的定位誤差保持在0.8毫米內。在Phecda的幫助下,這場手術用一個小時后完成。

2016年一位醫生正使用由北京天智航技術有限公司(Tinavi)研發的手術機器人Phecda在北京積水潭醫院進行矯形外科手術。

由北京天智航醫療技術有限公司開發的Phecda機器人,在積水潭醫院的幫助下成為了中國企業與國外對手競爭下廣泛努力的成果之一。作為第三代第三代手術機器人,Phecda準備在今年六月獲得中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的批準后進入市場。

由于人口老齡化,中國對醫療機器人的使用也即將騰飛。“中國制造2025”戰略中,醫療機器人也是重點項目之一,該戰略旨在促進高端制造業的發展。“這是世界上第一例機器人輔助上頸椎手術,”田偉在描述2015年的臨床試驗時說道,Phecda比外國產品精確度更高,成本更低。”

一些企業高管和專家表示,類似天智航公司的中國醫療機器人制造商們正在努力在在價格和質量方面超越外國企業,因為他們能從充足的需求,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制造能力中獲益。

數據顯示,到2050年,將有超過4億中國人超過60歲,從目前占比約11%增長到30%以上。“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將提供相當數量的臨床實例,企業就可以利用這個巨大的數據庫,加快研究和發展,”北京天智航技術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張送根說道

今年4月,中國公布了截止到2020年計劃出售價值超過300億元人民幣(合44億美元)的國內服務機器人的計劃。張送根表示,醫療機器人是這一雄偉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

2016年湖北襄陽的一位病人在康復機器人的幫助下在醫院里散步。據北京的調查公司GCiS的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的醫療機器人市場規模為7.91億元,較2015年增長了34.4%。“從手術、康復、家庭護理藥物輸送,機器人將改變中國醫療行業。”GCiS預測道。

自2010年以來,天智航公司的機器人已經完成了大約2000多臺手術。現在,除了天智航之外,又有更多的新企業涉足這一行業。其中一家是重慶金山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是靠制造膠囊內視鏡和膠囊大小的消化道圖像記錄儀起步的。它的產品于2008年獲得美國醫療監管部門批準,可在60多個國家銷售。該公司已成為中國著名高校哈爾濱工業大學的合作伙伴,共同研發中國首個針對胸腔和腹腔疾病的微創外科手術機器人,并將很快進入臨床試驗。

“中國醫療機器人行業仍處于起步階段。不過,在研發核心技術方面,本土企業和大學之間的合作比以往更加緊密。美國的企業研發出了直觀手術的達芬奇手術機器人,而我們也正在逐步縮小與該公司等國外行業領軍企業的差距。”北京亦創智能機器人研究院副院長郭宣說道。他還表示,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對此有著很大幫助。

江蘇省負責吸引高新技術企業到無錫的政府工作人員余少宇說道:“我們設立了一個產業基金,鼓勵醫療機器人制造商,并將為他們提供的優惠政策,包括給予租金折扣以及知識產權申請程序方面提供各項幫助。”

同時,國家也鼓勵公立醫院發揮積極作用——通過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合作,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總醫院也研發了神經外科機器人Remebot。

“贏得醫院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他們大多數醫療機器人的買家并且確切知道需求所在之處。”國際機器人與智能裝備產業聯盟的執行總裁羅軍說道。

這一領域具有相當大的潛力,中國著名家電制造商美的集團也加入了該行業。它在2015年與日本的機器人制造商安川電氣電氣集團(YaskawaElectricCorp)成立了合資公司,旨在發展護理康復機器人。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