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廣州數控突圍之戰 探路工業機器人

時間:2016-12-26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工業機器人研發投入太大、周期漫長,讓不少早期進入期待快速收益的投機資本開始抽離。國產工業機器人產業理性回歸后,技術創新將成為真正的發展動力。

當前,泥沙俱下的國產工業機器人產業激流中,開始沖出一批“領頭羊”企業。沈陽新松、廣州數控、安徽埃夫特和上海新時達,四者被業界稱為國產工業機器人“四小家族”。

其中,廣州數控無疑是一個特殊存在。該企業有別于官方背景較強、擁有中科院、哈工大等科研院所提供強大助力的沈陽新松和安徽埃夫特,廣州數控是一家民營企業。

近年,國產工業機器人產業火熱,民資身影活躍。因此,盡管廣州數控自2006年就進軍工業機器人領域,但是當前仍不失為民資“探路”工業機器人產業的縮影,亦是標桿。

廣數有著頗為強烈的“技術崇拜”。獲悉,該公司未來仍將以包括核心零部件在內的工業機器人本體研發生產為發展重心,希望鞏固并不斷提升技術競爭力。這一思路的考慮,一是掌控產業鏈上游,二是認為“機器人產業競爭終將回歸技術層面”。

另一方面,面對國產工業機器人當前認可度低、市場難打開的尷尬現實,廣數正嘗試通過組建自己的系統集成團隊,直面應用企業,尋求市場突圍。此外,其還瞄準3C等制造業細分領域,加速研發生產更具適應性的產品。

“技術崇拜”

最近幾年,機器人產業一直處于發展“快車道”上。

這不僅體現在急劇擴大的市場規模、令人目不暇接的產業扶持政策,以及由此帶來的產能激增上,從機器人企業數量就可窺見一斑。數據顯示,目前全國一共有直接和間接的機器人企業多達4000多家,其中約有50家上市公司涉足機器人產業。

其中,一批“領頭羊”工業機器人企業開始涌現,沈陽新松、廣州數控、安徽埃夫特和上海新時達,被業界稱之為國產工業機器人“四小家族”。

需要指出的是,廣州數控無疑是一個特殊存在。不同于官方背景較強,擁有中科院、哈工大等科研院所提供強大助力的新松和埃夫特,廣數是一家民營企業。

“任何企業性質都會存在優劣勢,作為民企,廣數的優勢或在于更具靈活性,并且一旦認準方向,也更加堅定?!睆V州數控智能制造工程中心主任助理宋健告訴記者,起步較早并始終堅持自主研發,成為廣州數控躋身國內一線機器人企業的關鍵。

2006年,憑借數控領域的技術積累,廣數決定進軍當時還未火熱的工業機器人行業,通過自主研發,幾年內接連攻克下控制器、伺服驅動、伺服電機和減速器等工業機器人核心零部件,至今也仍是國內少數掌握全套工業機器人本體制造技術的企業之一。

從這一點來看,廣數也不同于通過并購國外技術、從而獲得快速崛起以及行業領先的新時達,它走的是堅持全自主研發路線。這種“技術崇拜”也體現在其未來發展思路中。

宋健說,該公司未來仍將以包括核心零部件在內的工業機器人本體研發生產為發展重心,立足產業鏈上游,希望鞏固并不斷提升技術競爭力。廣州數控副總工程師李伯基也對表示,廣州數控堅持以技術作為重心,關鍵的考慮是未來工業機器人市場不斷裂變,最終將走向充分競爭,更需具備較強成長性和競爭力應對。

這與當前“沖動”的行業現狀形成一定反差。

當前,國產工業機器人產業火爆,但也伴隨亂象,如一些企業不追求技術,但靠東拼西湊“賺快錢”,進而制造低端產能,擾亂市場。宋健認為,未來產業發展中,不管什么性質的企業,也不管最初以什么方式進入這個行業,最終的競爭都將回歸技術層面。工業機器人產業洗牌或許不久就來,到時企業能否生產,要看技術積淀。

廣東省機器人協會會長蘇漢明對分析,目前工業機器人產業有所理性回歸,主要原因是工業機器人研發投入太大、周期漫長,讓不少早期進入期待快速收益的投機資本開始抽離?!百Y本、企業和地方政府都更冷靜。”蘇漢明說,隨著國產工業機器人產業理性回歸后,技術創新將成為真正的發展動力。

“國貨”機器人突圍戰

記者還獲悉,今年廣州數控的銷售業績有望比去年翻一番,這一增速在近兩年來大致都維持在一個相同水平。這也表明,近年來,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不斷提速所帶來的巨大市場,對國產工業機器人企業的發展形成一股明顯的推力。

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早前也曾分析,2015年全國有超過六成的國產工業機器人制造企業銷售量較上年增長,部分龍頭企業銷量增速超20%。需要指出的是,即便是廣數等“四小家族”,當前仍面對著一個尷尬的市場現實,即國產工業機器人的認可度較低,難以有效打開國內需求市場,進而導致旺盛的市場需求實際上更利好外資品牌。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聯合統計顯示,2015年國產工業機器人銷量為2.2萬臺,這在中國市場總銷量中僅占33%。換句話說,外資品牌牢牢把控住約70%市場份額。工信部賽迪研究院曾分析,價值份額上我國自主品牌機器人在國內市場不足10%。

這一困境也直接迫使國產工業機器人企業必須追趕國外品牌技術的同時,還要在進一步搶占市場份額上有所突破,讓“國貨”機器人更多應用到國內制造業車間。

廣州數控的策略是,組建自己的系統集成團隊,直面應用企業,以此尋求市場突破。此舉,一方面利于解決系統集成商從慣性上青睞外資品牌、不愿嘗試國產機器人的問題;另一方面,接通機器人企業和應用企業的溝通橋梁,利于調整機器人研發生產。

“廣州數控并不是想做到本體生產和系統集成全包,重心還是本體,只是兼著做一點集成,未來也希望能在技術和市場,本體和集成之間探索達到一種平衡?!彼谓≌f,廣州數控此舉借鑒的是日系工業機器人企業,比如“發那科”就是采取這一市場策略。

另一方面,除“復制”日系企業的市場策略,廣州數控還瞄準3C等國內制造業的細分領域,加速研發生產更具適應性的產品,搶占這些過去被外資巨頭忽略的市場。今年廣州數控就在過去大負載工業機器人的基礎上,針對3C產業需求,研發出一臺小型三公斤多關節機器人?!斑@個市場就在眼前擺著,國產工業機器人企業不及時跟進的話,遲早會被外資企業占領?!彼谓≌f。

李伯基則表示,廣州數控以本體為重心,兼顧系統集成,也意在避免脫離市場,尤其未來將進入更多細分市場,進行一定的集成業務可更好打通機器人本體研發生產與應用。

值得注意的是,記者還發現,近年不少國產工業機器人企業涌入珠三角,考慮的亦是靠近需求,更有效打開市場。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