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數據統計,到2018年我國工業機器人新安裝量將超過三分之一。由此可以看出,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十分迅速,已進入群體迸發的關鍵時期。
如今,放眼全球科技的發展,可以看到一個全新的未來機器人的時代正在向我們走來,預測,2014年和2018年之間,全球工業機器人銷售數量將幾乎增加一倍至40萬。從宏觀上來看,未來5到10年,是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從蓄勢待發到群體迸發的關鍵時期。
盡管最近中國經濟衰退,其潛力依然巨大。中國生產行業目前每10000名員工只使用36臺機器人,而韓國同比例機器人數量為478臺,日本315臺,德國292臺和美國164臺。以此推測,到2018年,中國工業機器人新安裝量將超過三分之一。
從數據也可以看出,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十分迅速,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產銷需求預測與轉型分析報告》顯示,1-11月,全國工業機器人產量達6.41萬臺,同比增長達31.7%,已經遠超2015年(2015年我國工業機器人產量為32996臺)。其中,今年11月份當月,全國工業機器人產量達7485臺(較10月份增加1798臺),同比大幅增長54.4%。
2010年-2015年,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銷量以年均35.5%的速度增長。其中,2015年工業機器人市場銷量達到6.8萬臺,占全球銷量比重超過1/4,實際銷量比上年增長31.3%,連續第三年成為全球第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
雖然說目前國內機器人產業增長迅速,相對于日本、歐洲等技術成熟國家來說,仍是有不小差距。國內現在才剛剛起步,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市場的占有率方面,起步較晚的國產工業機器人已經很難擠進汽車制造業,船舶行業了。而傳統的焊接,碼垛,卻一抓一大把,但仍以合資企業為多數。尖端行業無法觸及,中低端行業的發展也是參差不齊,缺乏開創的決心和耐心,使得國產工業機器人的水平處于整個行業的邊緣。
好在發展國產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已經走上正途,“十三五”是機器人產業發展的重要時期,工信部將發布工業機器人行業規范條件,全方位提升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核心競爭能力。相信總有一天會實現國產工業機器人的大范圍普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