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傳谷歌放棄開發全自動無人駕駛汽車

時間:2016-12-14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作為無人駕駛汽車領域的先驅,Alphabet子公司谷歌的無人駕駛汽車項目已經推出了8年。現在,Alphabet打造全自動無人駕駛汽車的雄心正在收縮,同時從理想主義回歸現實。

作為無人駕駛汽車領域的先驅,Alphabet子公司谷歌的無人駕駛汽車項目已經推出了8年。現在,Alphabet打造全自動無人駕駛汽車的雄心正在收縮,同時從理想主義回歸現實。

據報道,Alphabet無人駕駛汽車團隊在內部被稱為Chauffeur,它將很快被移出GoogleX“moonshot(瘋狂而難以實現的項目)”部門。與此同時,這個團隊將不再開發沒有方向盤和剎車板的全自動無人駕駛汽車,而是專注于為傳統汽車添加傳感器。谷歌發言人還未就此做出回應。

當地時間13日,谷歌計劃舉行早餐活動。雖然其議程鮮為人知,但其發送給記者的電子郵件顯示,這將是谷歌推出無人駕駛汽車項目原型的時間。谷歌無人駕駛汽車項目當前有多輛雷克薩斯SUV改裝車和多輛單人車,它們已經在美國4座城市公路上自動行駛了數百萬公里。

但是截止到目前為止,克萊斯勒Pacifica面包車正被安裝谷歌雷達、激光雷達以及攝像頭,這將令這輛看起來十分普通的面包車具備自動駕駛能力。去年5月份,谷歌與菲亞特-克萊斯勒公司簽署合同,利用無人駕駛技術改裝100輛Pacificas。據說,谷歌將會讓更多改裝車上路,以加速傳感器技術的發展。

但是谷歌汽車項目團隊高管很久之前就明確表示,該公司的真正使命是制造沒有方向盤或剎車板的汽車,雙人版原型車事實上僅被視為臨時設備,在測試無人駕駛技術時需要司機把關。直到上周,美國密歇根州感剛剛通過美國首部法律,允許全自動汽車在沒有安全司機的情況下進行測試。福特公司也公開表示,計劃在2021年推出無需司機駕駛的汽車。

大多數專家認為,汽車制造商和科技公司并不熱衷于為私家車主提供車輛,而是將目標對準了共乘公司,后者可以利用汽車確保提供不間斷的服務。谷歌最早推出全自動汽車的概念,過去幾年許多初創企業涌入。除了芯片制造商英偉達、小初創企業Drive.ai外,奧迪、沃爾沃等傳統汽車制造商也正加入無人駕駛汽車開發領域。

或許攻勢最積極的就是Uber,它已經從卡耐基-梅隆大學招募了數十名機器人專家,在匹茲堡建立了自己的研發實驗室,致力于研發無人駕駛汽車。今年夏季,Uber開始在匹茲堡測試無人駕駛汽車。Uber首席執行官特拉維斯·卡蘭尼克(TravisKalanick)已經明確表示,如果不必支付司機報酬,其商業模式更符合成本效益。Uber最近還斥資6.7億美元收購了無人駕駛卡車公司Otto,后者是前谷歌汽車項目成員安東尼·萊萬多斯基(AnthonyLevandowski)創辦的。

負責長期領導谷歌自動項目研發的克里斯·烏爾姆森(ChrisUrmson)已經于年初離職,有報道稱他可能正創建自己的自動汽車軟件公司。這個領域日益激烈的競爭促使谷歌聯合創始人拉里·佩奇(LarryPage)重新考慮該公司的使命。曾經幾乎純粹的技術運動正快速變成商業化新技術的競賽,谷歌擔心自己會落在后面。

雖然無人駕駛汽車的想法在不僅在文化上吸引人,而且在科技方面日益成為可能,但現實中卻面臨許多挑戰,比如政府監管、責任關注、消費者反應等,這些都令全自動駕駛汽車變得更加科幻。如果谷歌真的改變計劃,為傳統汽車制造商提供技術,其至少在財政方面能確保安全。同時,這也意味著谷歌一直以來的理想也煙消云散,在激烈的市場競爭面前,過高的愿景很容易被現實打敗。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