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電動汽車發展迅速,“里程焦慮”亟待解決

時間:2016-11-30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受嚴峻的環境形勢和能源危機的影響,燃油汽車的弊端日益顯現。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世界各國正想方設法用新能源汽車取代燃油汽車。

受嚴峻的環境形勢和能源危機的影響,燃油汽車的弊端日益顯現。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世界各國正想方設法用新能源汽車取代燃油汽車。然而,現實中存在的諸多難題又阻礙著新能源汽車走進千家萬戶。

全球電動汽車發展迅速

早在1834年,世界上就誕生了第一輛靠電力驅動的車輛,比內燃機汽車早了半個多世紀。不幸的是,能源與內燃機發展迅速,電動汽車在經歷了短暫春天后逐漸消亡。而今,環境污染和能源危機讓電動汽車等新能源汽車再次進入人們的視野。

新能源汽車,又稱為清潔能源汽車,是以清潔燃料取代傳統汽油的汽車。《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指出,新能源汽車是指采用新型動力系統,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驅動的汽車,主要包括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及燃料電池汽車。其特征在于排量小、能耗低、污染少,屬于環保友好型。根據“全球汽車信息平臺”數據,2011~2015年,全球新能源汽車年銷量從5萬輛增長到54.6萬輛,保有量超過120萬輛。

“每個國家電動車的產銷狀況和普及程度不同,其市場份額也不同,但電動汽車是未來汽車行業的發展方向。”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技術發展部副部長趙立金介紹,2015年,我國生產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已排名世界第一,其中純電動汽車占重要比重。

全球電動汽車發展也十分迅速。作為歐洲最大的汽車市場,德國已經啟動了一個價值為10億歐元的電動汽車扶持計劃;英國政府拿出2.46億美元資助某公司開發新電動汽車;歐洲交通與環境機構預測,到2016年底歐洲上路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和純電動車將逾50萬輛;2014年,美國電動汽車銷量達到11.97萬輛;日本幾大主要車商也在著力研發電動汽車,豐田最為領先。電動汽車雖然未在全國普及,但已被越來越多的日本家庭選擇。東京、大阪等城市的家庭,除已有的燃料汽車外,還會購買一臺電動汽車或者混合動力汽車,兩車搭配使用。

“里程焦慮”尚難解決

我國電動汽車重大科技項目研發始于2001年,從“十五”開始,經過三個“五年計劃”的科技攻關,已經取得了重大進展。趙立金認為,我國雖然是電動汽車產銷大國,但整體所占的市場份額還很小。應用領域主要以城市公共交通為主,私用車輛占比低,普及程度遠低于挪威、荷蘭、瑞典等國家。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工程研究院總工程師胡偉認為,消費者的“里程焦慮”是困擾電動汽車普及的最大障礙。

一次充電難跑遠。消費者普遍關心“充一次電,能夠跑多久多遠”。然而電動汽車卻心有余而力不足,普遍存在電池續航能力差的缺點。目前我國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普遍在300公里以內,充電一般需要8個小時以上,最快也要一兩個小時。普通燃油汽車加滿一箱油,至少能跑400~600公里,加油時間不過幾分鐘。相比之下,電動汽車處于劣勢。

充電樁數量太少。截止2014年底,國家電網充換電站總數為618座,充電樁總數達到2.4萬臺。但這個數量還遠遠滿足不了消費者需求。胡偉說,目前許多大型寫字樓、大型超市、停車場附近尚未安裝充電樁,更別說一些老舊小區、偏遠交通道路周邊。這與《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年)》要求的“到2020年,新增分散式充電樁超過480萬個”的目標還存在很大差距。

成本高,價格貴。趙立金表示,與傳統汽車比,電動汽車面臨研發成本、購置成本“雙高”的問題,國家在政策上雖有所補貼,但總體造價成本高,最終到消費者手里的價格還是難以接受。加上近年來國家補貼力度的不斷下調,電動汽車制造企業也面臨著極大考驗。

電動汽車還需全民支持

從全球來看,各國的電動汽車發展都離不開政府的大力推廣和支持。日本給購買電動汽車或者混合動力汽車的消費者相應補貼和免稅優惠,如購買電動汽車的話,購置稅和排放稅全部免除,車輛稅可以免除一半。美國一些州政府也會給電動汽車購買者一定數量的退款,還強制汽車制造商必須銷售一定比例的零排放汽車,否則會被罰款或者禁售。

“中國政府推動電動汽車發展的力度最大。”趙立金說,國家將新能源汽車列為國家的十三五戰略新興產業,并給予重點支持,消費者購買純電動新能源車可享受國家最高的補貼。但總體來看,還應將一些優惠政策擴大和推廣,比如可將北京、上海等地購買電動汽車“不搖號、不拍牌”政策推開,實施不限行、免購置稅等措施。

胡偉認為,要增加充電樁分布的密度和廣度,鼓勵新建住宅配建停車位;大型公共建筑物、停車場等安裝充電樁。在超市、百貨店、圖書館、體育館、地標建筑等地設置充電樁,方便電動汽車駕駛者就近找到充電源。企業也要加快技術創新,提高電池續航能力,降低對補貼的依賴性,不斷降低整車購置成本,提高售后服務能力。

兩位專家呼吁,在推動國產電動汽車發展方面,每個國人都應該盡一份力量。當下,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已破60%,能源安全危機和環境污染問題迫在眉睫,提倡購買和使用電動汽車也是環保利國之舉。

口碑、服務是購車標準

胡偉介紹,純電動新能源汽車加速快、零排放、無污染、安靜舒適,是未來汽車的最優之選。但考慮到當前電動汽車相關配套設置尚未完善,也可以選擇混合動力汽車作為過渡車型。他表示,在政策利好的形勢下,電動汽車發展和普及速度會越來越快。

如果消費者打算購置電動汽車,除了在成本和喜好方面有所考慮,可以參考專家給出的建議:

首選大品牌。電動汽車的維護、維修不同于普通汽車,涉及領域多,許多廠家配件的技術參數又不盡相同,因此選擇大品牌更為可靠。大品牌有多年運營和積累的經驗,服務周到,產品質量過硬,擁有完善的網點分布和售后服務。

考慮主要用途。根據車輛平時的用途,預估日常的行駛里程。由于我國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在300公里以內,在考慮性能、續航能力、保養年限后,消費者可做出最優選擇。

考察充電位置。購車前,先了解小區、單位周邊是否有充電裝置。電動汽車一次性充滿電大概7個小時左右,最好自家有固定停車位和充電樁,以便及時充電;或保證附近社區、大學、商圈等配有充電樁。趙立金提示,為了延長電動汽車電池使用壽命,購買者需注意:一是避免充滿100%電量或完全放電至0;二是減少直流快速充電次數;三是高溫天氣盡量在陰涼處停車,寒冷天氣盡量停在車庫。

更多資訊請關注汽車制造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