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目前世界大國紛紛將發展機器人產業上升為國家戰略,而我國制造業對工業機器人的需求也在呈現大幅增長。但我國發展機器人產業,一定不能只想著跟隨國際巨頭的發展步伐,而是要想著如何實現彎道超車,如何去利用我們的強項改變市場規則。
當前,隨著我國生產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細轉變,構建以智能制造為核心的新型制造體系迫在眉睫。在這種大趨勢下,我國制造業對工業機器人的需求將呈現大幅增長。同時,制造業的大量缺工也將為我國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帶來機會。大力發展機器人產業,對于打造中國制造新優勢,推動工業轉型升級,加快制造強國建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制造業“缺工”加劇機器人機會來臨
劉易斯拐點來臨后的中國,人口紅利逐漸消失,“用工荒”和“招工難”愈演愈烈,變為常態。但今年勞動力市場的“用工荒”似乎與往年有所不同,從8月份開始,全國勞動力市場“缺工”現象突然爆發,而制造業的“缺工”現象更為嚴重。
從長三角來看,8月份長三角勞動力市場突然爆發,勞務中介返費漲勢驚人。上海、蘇州、無錫、常熟、吳江等大多數蘋果產業鏈配套大型電子企業返費破千。從珠三角來看,8月份珠三角勞動力市場也異常火爆,勞動力市場招聘價格“水漲船高”,“缺工”氛圍彌漫。
而制造業的大量缺工無疑為“機器換人”帶來機遇,也為我國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帶來機會。機器人可以人性化交互、移動式控制,還可以組件化成長,加載多種功能的組件,基于這3個特點,未來機器人可能在各個領域得到很好應用。此外,機器人在諸如海底作業,搶險救災,核電維護,外星探測,山地運載,小區安保,建筑作業等其它領域的前景也值得關注。
現在國內的機器人產業每年都會向前邁進一大步。從市場份額占有率來看,中國本土機器人所占的市場份額由前幾年的10%左右上升到2015年的25%左右,增速在全球范圍內位列前茅。到2020年這個比率應該達到50%。由此看來,未來10-15年間,我國仍然將會保持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這個地位。我國機器人產業正處在大變革時期—從機械工業層面到智能方向,誰能把握住轉折點的巨大機會誰就有可能會脫穎而出。
“機器換人”大潮下產業彎道超車有望
眾所周知,目前世界大國紛紛將發展機器人產業上升為國家戰略,中國是否有機會趕上這一波技術浪潮,實現彎道超車幾乎成為了業界共同期待的重大發展機遇。在未來制造業的挑戰中,機器人將改變我們的生產方式,也將遍布我們生活的各個領域。
在如今“機器換人”的大潮之下,機器人的運用已成為推動產業變革的重要切入點,未來必須重視在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的深度融合領域進行研發與突破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實現人機融合將不再遙遠,“心靈手巧”的機器人將具備靈活的柔性手臂以適應多樣性的工作內容。
但“機器換人”并不是讓機器完全代替人,也不是一味地盲目跟風,而是要實現機器與人的完美協同、共存共享,以個性化、規模化的智能生產模式推動產業蓬勃發展。并且我國發展機器人產業,一定不能只想著跟隨國際巨頭的發展步伐,而是要想著如何實現彎道超車,如何去利用我們的強項改變市場規則。
要實現“彎道超車”,突破標志性產品研發、關鍵零部件生產、產業創新能力強化、應用示范推進、龍頭企業和核心競爭力的培養這五大關鍵任務缺一不可。因為,未來的產業競爭不單是產品生產銷售的競爭,而是將產業、教育、研發、資本等關鍵要素有機整合的綜合優勢競爭,在這樣一個創新平臺下,才能完善整個機器人的產業體系。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