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新能源電源建設過快 電網消納能力不足

時間:2016-09-05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我國風電、光伏裝機容量已成為全球最大,但棄風、棄光問題始終存在,今年上半年,西北地區棄風、棄光問題愈加嚴重。

我國風電、光伏裝機容量已成為全球最大,但棄風、棄光問題始終存在,今年上半年,西北地區棄風、棄光問題愈加嚴重。專家認為,棄風、棄光率居高不下問題的根源在于電源建設過快而消納能力開發不足,需要進一步優化新能源的布局結構,同時推動分布式能源的發展,減輕下游的消納壓力。

西北地區風能、太陽能資源豐富,是我國風電、光伏布局的主戰場,同樣是棄風、棄光的重災區。

來自國家能源局的數據顯示,受上網標桿電價調整影響,2016年上半年光伏發電迎來小高潮。截至2016年6月底,西北電網風電及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合計已達5937萬千瓦,占全網總裝機容量的29.7%。與此同時,新能源消納壓力不斷增加,今年前六個月,西北電網棄風電量155.3億千瓦時,棄風率高達38.71%;棄光問題最嚴重的是新疆,棄光率高達32.4%。

專家認為,用電需求增速放緩,消納市場總量不足是造成當前大量棄風棄光的主因。同時電源結構不合理,電網調峰能力不足;外送通道建設與電源建設不匹配,電網送出能力有限;電網存在薄弱環節,部分區域受網架約束影響消納也助長了棄風棄光情況的發生。

晶科能源副總裁錢晶認為,受經濟轉型等因素影響,我國用電需求增長放緩。新增用電市場已無法支撐各類電源的快速增長。在市場總量不足的情況下,部分地區增加大用戶直購火電量,進一步擠占了新能源的市場空間。

此外,錢晶認為,我國新能源消納市場機制缺失也是釀成棄光、棄風的原因之一。我國僅在局部地區開展了風火發電權交易、輔助服務交易等試點。由于缺乏常規電源提供輔助服務補償機制,火電企業普遍沒有為新能源調峰的積極性。

清華大學低碳經濟研究院院長何建坤表示,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是很艱難的。目前出現的棄風、棄光問題,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推進的過程中協調發生了問題。實際上,伴隨著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不斷優化,清潔能源的電源建設仍需要加快,但消納的問題必須予以重視。國家在政策和規劃方面需加強引導,加快配套電網和儲能設備建設,同時,在東部地區加快推進分布式能源的布局。

晉能清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楊立友表示,要破解棄風、棄光的難題,應該從造成問題的根源入手。一方面,要鼓勵地面電站產生的電能就地消納,鼓勵電力替代,以電帶煤、以電帶油、以電帶氣,消納電力的同時,還能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另一方面,增加跨區輸電能力,將富余電力輸送到其他地區。

東方日升總裁王洪認為,應該減緩在棄風、棄光嚴重地區的投資建設,避免建設過多非專業電站、非高效發電項目;同時,開拓新市場,消耗企業不斷擴大的產能。

推動電源投資結構優化是解決棄風棄光問題的有效途徑之一。一直以來,我國集中式電站發展迅猛,而“自發自用、余電上網”的分布式電站建設推進緩慢,這也加重了市場消納的壓力。

楊立友表示,以光伏為例,光伏地面電站產生電能多的時間段是太陽能最為豐富的白天,也是工業用電高峰,可以通過調峰手段,鼓勵就地消納。在政策方面,可以適當控制棄光現象嚴重地區地面電站的配額,鼓勵分布式應用方式。

蘇美達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芮春保認為,分布式能源是一種非常適合在用戶側以及荷載中心附近建設的發電電源,可以優化和降低用戶電力使用成本,符合未來能源生產與消費的綠色發展趨勢。

更多資訊請關注新能源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