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云計算“兩馬戰”開打 爭的到底是什么?

時間:2016-07-27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今年下半年,騰訊云的高調出場,再次將“云計算”推到了大眾的視野。

今年下半年,騰訊云的高調出場,再次將“云計算”推到了大眾的視野。

向來低調的馬化騰頻繁為騰訊云站臺,甚至稱“騰訊云已經成為騰訊公司2B領域最重要的業務之一”。并決定不惜一切代價,勢要騰訊云追趕估值已達390億美元的阿里云…

巨頭們的Allin,是否預示著新的風口的來臨?

就像AR、VR的爆紅,以及國內外巨頭的加入,并沒有讓這個產業初具規模。云計算的概念,從2011年炒到現在,也始終讓人覺得霧里看花。

因為,產業的形成,除了伴隨技術革命的陣痛,還要有產業的邏輯。

那么云計算的邏輯在哪里?

云計算,就像生活中的水電,對IT能力按需取用,而不需要自己再建發電站。否則不僅成本高昂,而且會造成整個社會資源的極大浪費。所以,它是為實現互聯網資源的優化配置而生。

而要做到極度的優化配置,必須建立在極度的規模化基礎之上。對于云平臺來說,實現規模化后,才能更高效進行資源的分配。

但目前提供“云服務”平臺的創業公司,可能也是資源所限,更多是各自為政,偏安一隅。但這個領域必定會出現壟斷型公司,這是云計算的效率屬性決定的。

所以,云計算并沒有風口一說。就像當年的微軟,憑借著自己的Dos/windows操作系統,在IBM的庇護下,橫掃幾乎整個PC市場。一旦成為操作系統的王者,后來者幾無機會。

這或許也是國內外巨頭決定不惜一切代價Allin(全部投入)的原因。

互聯網后時代,云計算只是基礎設施?

某個層面來說,云平臺類似于PC時代的微軟windows,企業和開發者在云平臺上“繁衍生息”,最終造就了云平臺的影響力。

試想想,當云計算成型,企業不再走IOE模式(以IBM小型機、Oracle數據庫、EMC存儲設備為IT架構),而是將業務放在了云端。由專業的云平臺提供業務支撐,賦予個性化的云計算能力。

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的業務需求,取用最合適的資源,不僅降低了IT構建和運維成本,提高了效率,而且能夠在大數據中受益。

同時,企業在云平臺上不斷迭代開發,類似當年在微軟操作系統上開發應用軟件的公司和開發者,使平臺的生態得以形成。

這將是對企業運作生態的變革,也是未來互聯的方向。

但最終爆發能量的其實是大數據,否則無法實現整個生態的“互聯”。這樣,云平臺其實是基礎設施。但如果沒有搭建好這個基礎設施,生態無從談起。

所以在2016財年的年度報告中,阿里巴巴明確定位:要做未來商業基礎設施的提供者。而且早在09年便開始在阿里云上布局。

因此,這場史無前例,看不見硝煙的巨頭們的戰爭,爭的到底是什么?

騰訊和阿里拼的不是業務增長點,而是誰可以成為繼PC時代的微軟之后的又一霸主。這個霸主將徹底變革企業運作生態,實現數據互聯,且重新引導互聯網的秩序。

更多資訊請關注自動化軟件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