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深度】從進出口數據看我國工業機器人發展情況

時間:2016-06-22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2011-2014年,中國進口工業機器人數量總體呈上升趨勢,2014年中國進口機器人數量增長超過50%,2015年進口數量開始下滑,下滑近30%,預計2016年我國工業機器人進口數量將會持續下滑,相應的國產機器人出口數量將持續提升。

自2013年以來,我國已經連續三年成為全球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2014年,我國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銷量達到1.7萬臺,較上年增長78%。2015年,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銷量為22257臺,同比增長31.3%。然而,在高速成長的同時,我國工業機器人國產化率依然偏低,大部分市場份額仍掌握在外資企業手里。國產機器人產業核心部件空心化、應用低端化、主流市場邊緣化“三化”風險須引起高度重視。

2011-2014年,中國進口工業機器人數量總體呈上升趨勢,2014年中國進口機器人數量增長超過50%,2015年進口數量開始下滑,下滑近30%,預計2016年我國工業機器人進口數量將會持續下滑,相應的國產機器人出口數量將持續提升。

圖表1:2011-2016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進口數量(單位:臺,%)

數據來源:海關信息網

圖表2:2014-2016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出口數量(單位:臺)

數據來源:海關信息網

? 國產機器人品牌的崛起,迫使進口機器人價格整體下跌,2012年進口工業機器人平均價格為2.01萬美元/臺,2015年進口工業機器人平均價格為1.75萬美元/臺,復合增長率為-5%,價格下降趨緩。同時國產工業機器人出口價格下降明顯,2016年一季度我國出口工業機器人的平均價格為1.18萬美元/臺,較上一年同期下降27.6%,國產機器人在降低價格的同時,市場占有率得到有效提升。

? 沈陽新松、埃夫特、埃斯頓、廣州數控、東莞啟帆、上海沃迪等國產機器人第一梯隊品牌企業發展迅速,逐漸形成規模競爭力;

? 需求分散、產品要求獨特的非標機器人在一般工業應用上更受青睞。

? 日本依然是中國工業機器人最大的來源地。日本的工業機器人無論是在生產、出口和使用方面都居世界榜首。2015年,日本出口海外工業機器人近11萬臺,超過60%是出口到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地區。日本機器人品牌牢牢占據著中國機器人市場。2015年,中國進口的工業機器人中有68%來自日本,達到3.6萬臺。

? GGII監測數據顯示,2015在中國市場銷售前十的工業機器人品牌中,有8家來自日本,他們分別是發那科、安川電機、OTC、愛普生、松下、不二越、川崎重工,他們在2015年在中國的銷量都在2000臺以上;

? 日本制造業工廠不斷減少,但中國市場廣闊,日本企業逐漸開始將機器人產能移到中國,包括發那科(上海)、安川電機(常州)、那智不二越(張家港)、愛普生(深圳)等已經在中國設立工廠。

圖表3:2015年中國進口工業機器人主要來源國家

數據來源:海關信息網

? 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是最大的工業機器人需求市場。從工業機器人進口地區來看,以上海、江蘇、浙江為代表的長三角地區進口量最大,是工業機器人需求最大的區域市場,2015年三省市進口工業機器人3.03萬臺,占全國進口量的65.7%。

圖表4:2015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進口地區分布

數據來源:海關信息網

? 機器人應用依然集中在汽車制造業,華東地區內有我國重要的汽車工業區,汽車產業工業基礎雄厚,境內有上海汽車、東風汽車、浙江吉利等眾多汽車大廠;

? 華南地區電子制造業發達,但目前電子制造業機器人應用規模尚小,電子制造業主要應用小負載的機器人,如SCARA、DELTA和直角坐標機器人等,電子制造業是典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未來幾年將是機器人發展的又一引擎;

? 廣東實現進出口雙增長,深圳地區表現突出。廣東地區進口1906臺,比上年同期增長28.2%,其中深圳進口1691臺,比上年同期增長56.7%,增長明顯。相應的2016年一季度廣東工業機器人出口數量為636臺,比上年同期增長11.6%,深圳出口551臺,比上年同期增長51%;

? 2016年一季度,天津、湖北、山東等地工業機器人出口數量較上年同期呈倍數增長,一方面受益于當地政府的政策扶持,另一方面,汽車,機械等相關產業的積極帶動,使得工業機器人產業得到快速發展。

圖表5:2016年一季度我國出口工業機器人的地區分布

數據來源:海關信息網

結語:雖然近年來國產機器人品牌發展迅速,但在精密度、穩定性等的差距使得市場對國產品牌仍持有一定的疑慮。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基本被外資品牌壟斷,機器人主要依賴進口的格局在短期內尚難改變。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