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未來30年 德國電力需求將繼續依賴煤炭與天然氣

時間:2016-06-16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在未來的二三十年內,德國和其他國家將繼續依賴煤炭和天然氣來滿足電力需求。然而,大量的補貼(2014年全球5000億美元的能源補貼中,僅1350億美元用于可再生能源)意味著化石燃料發電將繼續保持最低的價格

上個月風和日麗的一天,午餐時間的短短幾個小時內,德國出現倒貼用戶用電的現象。德國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投資已經獲得極其豐厚的回報,綠色能源幾乎可以充分滿足全國的用電需求。由于其他的能源基礎設施——核電、煤炭和天然氣發電等——也在線運行,5月8日當天暫時的供給過剩使得德國現貨市場上的價格降至負值。在很短的一段時間內,商業用戶用電越多,反而可以賺得更多的錢。

正如負利率——銀行向存款客戶索取費用——所引起的對世界經濟狀況的更大疑問一樣,5月8號的事件也很可能被用來反對德國的能源轉型計劃,Energiewende。

Energiewende計劃的批評者將這一怪異的市場扭曲和德國家庭高昂的電費賬單歸咎于政府對可再生能源的慷慨支持(包括保證發電商的售價高于市場價格,風力和太陽能發電優先上網等)。確實,德國個人消費者每年向個體發電商支付超過200億歐元(230億美元)附加的可再生能源固定上網電價。為回應質疑,德國政府上周同意減緩未來十年內可再生能源的發展規模和速度。

過去十年,德國的可再生能源(包括水電)發電量翻了三倍,目前在大部分的日子可提供幾乎三分之一的國內用電量。去年可再生能源發電增長19%,是十多年來增長最多的年份。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方面,德國排名世界第三,僅次于中國和美國(參見圖1)。2015年,按92吉瓦的可再生能源裝機總量計算,德國的人均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達到了1.1千瓦,是其他任何大型經濟體的兩倍以上(參見圖2)。

圖12015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TOP7國家

縱坐標:中國、美國、德國、日本、印度、意大利、西班牙,橫坐標:吉瓦圖例:風電、集中式太陽能發電、光伏、地熱發電、生物質發電

圖2 2015年全球人均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TOP7國家

縱坐標:人均裝機容量(千瓦/人);橫坐標:德國、西班牙、意大利、美國、日本、中國、印度,圖中:2015年,德國人均清潔電力裝機量達到1.1千瓦

上周,在原則上達成一致的德國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中,將2025年前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占比控制在45%以內。而且,正如歐盟總部的要求,未來風能和太陽能的推廣將與招標結合,有利于那些以最低價格生產可再生能源電力的發電商。毫無疑問,該計劃使可再生能源領域的部分參與者感到不安,擔心市場機會和收入受到損失,特別是那些規模較小的公司以及數百萬投資了可盈利屋頂太陽能電池板的房屋擁有者。同時,環保游說團體表示,這些改革是對化石燃料部門的一個讓步,可能會給以德國為榜樣的國家發出錯誤的信號。總的來說,“Energiewende計劃”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其他可再生能源的投資,似乎已經失敗,或者說正在失去其政治恩惠的光環,進入了一個較為困難的時期。

這種說法是錯誤的。何種財政和政策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促進可再生能源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但在微觀經濟上的紛爭并不會導致進行之中的去碳化工程偏離正軌。德國的例子說明,這一轉變必須得到全面性的能源計劃的支持。將快速增長的分布式發電并入電網需要改進的網架、預測電力供需的可靠工具、高效的儲能裝置以及更為靈活的傳統發電廠。

科學可以解決該問題。今年四月,德國聯邦政府批準一項為期10年、總金額為4億歐元的項目,用于研究智能電網,例如由可再生能源所主導的能源系統和能源市場所需要的儲能技術。資助者應確保項目所應對的是真實市場條件下的電力供應商和用戶面臨的問題。可再生能源在能源市場上所掀起的波瀾可能會使懷疑論者幸災樂禍,但其長期發展的趨勢不會發生逆轉。

當然,在未來的二三十年內,德國和其他國家將繼續依賴煤炭和天然氣來滿足電力需求。然而,大量的補貼(2014年全球5000億美元的能源補貼中,僅1350億美元用于可再生能源)意味著化石燃料發電將繼續保持最低的價格。在未來,一個務實的、對氣候友好的能源系統所需要的是對石油和煤炭市場進行更大力度的改革,而不是在可再生能源領域做更多的改變。

更多資訊請關注電力設備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