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特斯拉發布了旗下的入門級產品Model3。這款美國售價3.5萬美元的電動車從開始接受預定起,截止到當地時間4月2日,短短三天時間就在全球接到了27.6萬輛的訂單,價值超過了116億美元。業內人士表示,新能源汽車去年產銷30多萬輛,今年預計會比去年增長一倍以上。
從產品性能上看,特斯拉Model3產品有著十分前衛的外觀設計,掀背造型和全景天窗看上去十分時尚;采用輕量化的鋁制平臺打造,更兼顧了耐用性和經濟性;性能出色,70車型0-96.6km/h加速時間小于6秒、最大續航里程達到346公里(215英里)……此外,自動駕駛、軟件空中升級等優點也都得到了保留。
目前,在國內的新能源車市場,同樣價位同樣性能的產品暫時空缺,而價格相近的也只有比亞迪與戴姆勒合資的騰勢一款車型,這使得Model3占得了市場競爭中的先機。
在系列政策推動下,我國新能源汽車步入快速發展期,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6-202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15年電動汽車銷量為33.1萬輛,2009年到201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累計達到49.7萬輛。今年3月,新能源狹義乘用車銷量15623輛,同比增長60%,環比增長60%;今年一季度,新能源乘用車總體銷量3.95萬輛,同比增長107%。由于釹鐵硼(稀土永磁的主要品種)在新能源汽車電機、變頻空調、節能電梯和風力發電等領域具有較好的應用性能,已成為節能與新能源行業的關鍵原材料,下游市場需求激增。目前特斯拉產品在北上廣深等限牌城市都能獲得新能源牌照指標,限購城市將成為特斯拉Model3國內最重要的潛在市場。特別是在普通燃油車號牌中簽率低,且消費者購買力強的一線大城市,特斯拉Model3將迅速成為那些具有購車剛需,卻又苦于限購政策消費者的選擇對象。
雖然特斯拉Model3遠超預期的訂單數讓特斯拉瞬間獲得了幾十億美金的挹注,但截止去年12月,特斯拉售出的電動汽車總計卻還不到11萬輛——產能不足或將成為制約特斯拉Model3交付的重要原因。
除了產能方面的疑問外,較長的等待時間也將成為不確定因素。美國將在2017年底開始對Model3進行交付,隨后是歐洲市場,最后才是亞太市場。政策與市場的變化都將成為不確定因素。產能的排期導致在中國市場,特斯拉Model3的交付時間至少要等2018年,雖然馬斯克認為Model3的消費者會更很有耐心,但是兩年后的事情畢竟充滿變數。
特斯拉Model3訂單超預期引爆了新能源車產業,但是目前新能源汽車遇到兩個瓶頸:產品端方面,亟待集中攻克以動力電池為代表的產品性能、續駛里程、壽命等難題;應用端方面,則需加強以充電設施為代表的基礎設施建設。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在新能源汽車行業持續發展的背景下,目前行業發展的瓶頸——動力電池和充電樁或將迎來發展機遇。
更多資訊,請關注新能源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