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新能源車或將迎來“瘦身潮”

時間:2016-05-06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新的能源驅動力、豐富的電子感應元件以及全新的材料,在本屆車展上,新能源車與智能駕駛已經不再像過去那樣僅僅是一個美好的愿景,眾多的汽車企業和零部件生產商們,正在全方位地將汽車的變革帶到我們的身邊。

2016年北京國際車展于5月4日正式結束,在本屆車展上,來自全球14個國家和地區的1600多家展商帶來了1179臺汽車,隨之也帶來了更多全新的趨勢和亮點。

在技術上,以新能源驅動力、智能駕駛技術為主流的新技術成為了距離我們最近的汽車新科技;在生產制造工藝上,以鋁合金、碳纖維為主的新材料即將更加廣泛地應用在汽車制造上,為新能源車的發展提供更堅實的基礎;在商業模式上,伴隨著互聯網在各行各業的不斷滲透,傳統的買賣車模式也正在發生著改變,以主機廠為主導的汽車電商商業模式漸趨成熟,未來將極大的改變我們的購車、用車生活。

帶您了解一下本屆車展上呈現的新能源技術、智能駕駛技術以及即將在生產制造方面帶來改變的輕量化材料。

車企集中發聲新能源車、智能駕駛技術已成大勢所趨

在往屆的車展上,新能源車、智能駕駛技術其實早有出現,人們對此已經不再那么陌生。然而,在本屆車展上,新能源車與智能駕駛技術更是迎來了集中爆發,新能源車在向更長的續航、更輕便的設計發展;而車載智能互聯技術也突破了依托于手機互聯的初級階段,很多車企在硬件方面,都推出了17寸觸摸屏,人機交互、車載信息娛樂等配置,另外基于可穿戴設備的新互聯方式也成為今年的一個新產品方向。

本次車展共展出新能源汽車147臺,其中純電動車多達35款,產品種類涵蓋轎車、SUV、MPV以及公交車、商用車等。在147輛新能源車中,國內車企推出了112輛,在數量上占據主導地位,明顯超過歐美和日韓,與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車銷售市場形成了正效應。

在中國品牌方面,包括東風乘用車、上汽集團、廣汽集團以及長安汽車在內的各大主流中國品牌,均發布了新能源車以及智能駕駛技術相關的未來規劃。

東風集團在本屆車展上帶來了“全副家當”,旗下14家整車企業一同參展,其中包括13款動力總成以及9臺新能源車,覆蓋了乘用車、商用車以及新能源車的多款動力總成顯示了東風集團全方位向新能源領域進軍的趨勢。

上汽集團帶來一款名叫RX-5的概念車,該車與阿里巴巴合作,是上汽首款量產互聯網汽車,據聞將于今年下半年上市。上汽集團還表示未來將在新能源技術上積極布局,在“純電動、插電強混、燃料電池”新能源汽車三大技術領域均擁有相當的技術儲備。

長安汽車之前基于睿騁打造的無人駕駛汽車則“先聲奪人”,從重慶工廠一路無人駕駛到車展,完成了2000公里的無人駕駛測試。據了解,到2018年,長安汽車會推出達到高度無人駕駛的產品,顯示出長安汽車在無人駕駛方面的決心。

此外,廣汽集團則聲稱2016年將重點推出GA3SPHEV(插電式混合動力轎車)、GS4EV(純電動車)和GS4PHEV(插電式混合動力SUV)三款新能源車型;而北汽集團也在本屆北京車展的展館道路,遙控起了基于北汽EU260打造的無人駕駛純電動車;而比亞迪更是聲稱要將全系車完成新能源化。

除中國品牌外,大眾集團也在車展前夕的大眾之夜上,由新上任的掌門人馬蒂亞斯?穆倫發表聲明,未來將在華國產多款SUV、新能源車;而作為混合動力車型的魁首,豐田也表示要扎實推進混合動力的推廣與普及,并預計在2018年推出插電式混合動力版的卡羅拉和雷凌。

如果說,中國品牌大力推廣新能源車與智能駕駛技術是響應國家政策,和實現“彎道超車”的愿景;那么以大眾汽車集團和豐田為代表的跨國巨頭的規劃則切實地顯示出,新能源與智能駕駛時代的腳步距離我們已經越來越近了。

零部件與核心技術迭代升級新能源車或將迎來“瘦身潮”

在本屆車展上,國際零部件企業參展熱情高漲,集中展示了他們在智能駕駛、電動汽車、節能環保應用技術、輕量化等方面的最新技術和產品。如緊湊型多功能攝像頭、駕駛員輔助系統解決方案、能回收制動能量的動力總成系統、預碰撞安全系統、遠光燈自動控制系統和自適應巡航系統等。

自動起停系統、清潔柴油技術、尾氣后處理系統、汽油發動機直噴系統、新型渦輪增壓技術以及各種輕量化新型材料和工藝,則成為節能環保的利器。

另外,根據人民網汽車頻道記者采訪了解到,越來越多的車企正在采用材料輕量化的方式改變汽車生產制造過程當中的工藝,用最直接的方式實現節能減排。

在本屆車展上,奇瑞捷豹路虎帶來了即將國產的首款捷豹車型——奇瑞捷豹路虎XFL。據悉,該車車身材料當中,鋁合金的比例達到了75%,相比傳統的鋼鐵車身,鋁合金車身更輕,強度也更高。

除了奇瑞捷豹路虎XFL外,本屆車展上展出的日產IDS也大量采用了鋁合金材料,在保證車身強度的同時,完成車輛的輕量化。

除了鋁合金之外,碳纖維也正在越來越多地被整車企業所認可。與合金材料不同的特點是,碳纖維有著更好的強度、也更輕,另外由于其物理特點,在碳化之前具有極強的可塑性,因此在應用上也比鋼鐵和合金材料更廣泛。在本屆車展上,一家名為康得集團的碳纖維材料公司向記者展示了他們的碳纖維技術,除了車身板材外、由于碳纖維的透光性等特點,甚至全景天窗、抬頭顯示屏等合金材料無法勝任的部件,碳纖維也能輕松駕馭,這樣不僅僅是車身方面的減重,就連車內的輕量化也有可能實現了。

不過鋁合金也好,碳纖維也罷,在制造成本上都高于常見的鋼鐵材料。而想要降低成本外,除了企業加工技術的提升,形成規?;a也是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

結語:新的能源驅動力、豐富的電子感應元件以及全新的材料,在本屆車展上,新能源車與智能駕駛已經不再像過去那樣僅僅是一個美好的愿景,眾多的汽車企業和零部件生產商們,正在全方位地將汽車的變革帶到我們的身邊。

更多資訊請關注汽車制造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