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杭州為什么能吸引30多家機器人企業?

時間:2016-04-05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目前和機器人有關的企業和單位,杭州有30多家;下沙、大江東、蕭山都有相關的機器人產業區。目前,工業機器人較為成熟,服務機器人和專用機器人正在后來居上。

“新四軍”中浙大系功不可沒

2015年機器人產業主營業務總收入50億元

接下來還將出臺重點扶持政策

杭州的機器人產業發展得怎么樣?

找到杭州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智能制造產業處,處長王明興給我們報了一組數據——

目前和機器人有關的企業和單位,杭州有30多家;下沙、大江東、蕭山都有相關的機器人產業區。目前,工業機器人較為成熟,服務機器人和專用機器人正在后來居上。2015年,機器人產業主營業務總收入50億元,其中杭州新松機器人自動化有限公司、凱爾達集團有限公司、浙江國自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娃哈哈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厚達自動化系統有限公司、杭州永創智能設備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規模都比較大,做得不錯。

杭州為什么能吸引30多家機器人企業?

深究一下,杭州為什么能吸引這么多機器人企業?

“新四軍”中(杭州創業創新四大主體:阿里系、海歸系、浙大系、浙商系),浙大系功不可沒。

浙江大學有個機器人研究中心,研究的課題“木佬佬”,很多教授還“客串”機器人企業的顧問。研究課題想要結合實際投入使用,市場化的公司是最好的合作對象,像浙大機器人足球隊就是典型的產學研結合成功案例,在與浙大顧問教授合作后,南江的迷你足球隊更是拿下世界冠軍;

還有不少企業,CEO就是浙大畢業的,像回車科技的90后CEO易昊翔,他的腦電波賽車,連浙大校領導體驗后都舍不得放下。

除此之外,采訪中有多家企業提到,杭州的創業氛圍非常棒,給出的各項扶持政策也很吸引人;再加上“阿里系”的聯動效應,使得更多互聯網+企業青睞杭州。

當然,在機器人產業發展中,也遇到了一些問題,比如核心技術方面還是相對薄弱。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智能制造產業處處長王明興說,機器人產業現在可以說是“皇冠上的明珠”,接下來將會出臺重點扶持政策,具體措施目前正在進一步研討。

我們為什么生產工業機器人?

“我們的存在,與其說是生產者,不如說是改變者更為恰當。”

新松機器人公司總經理李正剛說,新松2015年達到3億銷售額,在相關產業來看其實并不多,可是新松制作的機器人,在各個行業內,創造了近300億的效益,這就是機器人存在的意義。

“我們的機器人,改變了很多企業的生產流水模式。我們正在研發的課題,也許只是一個很小的螺絲打磨技術,卻能給很多民營企業節約成百上千的成本和時間。”

李正剛表示,新松會繼續重視工業機器人的發展,只有對社會的需求有幫助,才是機器人繼續發展的重點。

AI(人工智能)是否會變成人?

蘇亮亮,杭州宇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總經理,90后。他對于機器人的熱情,很大一部分,是沖著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英文縮寫為AI)而來。

“人工智能是個很寬泛的話題。從手機上的計算器到無人駕駛汽車,到未來可能改變世界的重大變革,人工智能可以用來描述很多東西,所以人們會有疑惑。其實本質上,就是對人的意識、思維的信息過程的模擬,而人工智能機器人,就是像人類一樣具有自我意識的機器人。”

我特別想知道,AI在認識世界后,會不會也變得和人一樣呢?

蘇亮亮肯定地回答:“AI和人類最大的區別就在于,思考運算模式不同,無法產生感情。AI會成為生活中的最佳助手,但是它無法替代人類朋友的存在。”

在Rokid團隊的聯合創始人大黃看來,我們日常生活中其實已經每天都在使用人工智能了,只是沒意識到而已。比如手機導航、垃圾郵件刪選、汽車導航、甚至AlphaGo,都是弱人工智能,只擅長于單個方面。這也是我們人類現階段唯一能掌握的人工智能。

人在工作中的核心地位會被機器人替代嗎?

職場中,關于機器人“搶工作”的新聞可不少:美聯社請來機器人寫稿子,一篇經濟類稿件寫得又快又好;2015年乒超聯賽上,一臺智能掃地機器人,把乒乓球桌擦得“一塵不染”……

人在工作中的核心地位會被機器人替代嗎?

南江機器人公司的副總王磊認為并不是這樣,機器人應該是越來越容易被人們使用,能輕松進入家庭,像手機一樣存在。

“要想讓機器人變成手機般的存在,用戶體驗和人機交互這一塊就很重要。”王磊說,傳統機器人國內外差距大,但在智能機器人領域,中國率先嗅到了苗頭。可以說和國外齊頭并進中。

“機器人一定會是幫助人類發展的。我覺得機器人對人的影響主要有兩個:通過機器人的外部輔助,使人具備更強的能力;通過人工智能注入到冰冷的鋼鐵中,讓機器人像人一樣思考和探索世界。”

王磊說,南江正在給智能服務機器人尋找一個適合進入家庭,利于被人接受的外表和方式,改變人們的生活,“但就算有一些勞動力的替代,人在工作中的核心地位是不會變的。而這部分過剩的勞動力,可以通過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從事更有挑戰性、創造性的工作,推動人的進一步發展。”

機器人在未來5年后會和互聯網一樣成為人類生活的標配?

蘇亮亮覺得,未來的人工智能,有兩個方向:一方面,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滿足我們基本的需求,比如可以讓機器人或者無人機代替消防、爆破等危險任務。

第二個方面是更高層次的需求,比如說通過語音助手這樣一些屬于人工智能的技術,去幫助我們更好地生活。

“人工智能導入企業,將在未來5年成為重心。”蘇亮亮說,制造業、軟件業、資訊工程業、生物醫療科技、零售通路業、網絡業、汽車產業等都將陸續導入人工智能技術。例如導入人工智能于機器人技術,可提高制造業產能與效率;導入人工智能于醫療產業,結合穿戴式裝置將提振整體醫療水平等。

“人工智能將成為IT領域一場重要的技術革命,是未來IT發展的方向。未來5-10年,人類將進入智能一切的時代,機器人將像水、食物、互聯網一樣,成為人類每天生活中的標配,難以脫離。”

你對神奇的人工智能了解多少,未來它們會取代人類嗎?這次采訪中,我們接觸了多家機器人企業和他們的負責人,聽聽這些打造機器人的聰明腦袋,都是怎么看的。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