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世界核安全問題及核安全峰會

時間:2016-03-24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核能的發現不僅可以給人類帶來取之不盡的新能源,也給世界帶來了毀滅性的武器。隨之而來的核安全問題已越來越引起國際社會的重視。

【世界核安全問題】核能的發現不僅可以給人類帶來取之不盡的新能源,也給世界帶來了毀滅性的武器。隨之而來的核安全問題已越來越引起國際社會的重視。

核安全是指采取措施確保核設施和核材料的安全,防止和應對核材料的偷竊、蓄意破壞、未經授權的獲取、非法販運等惡意行為,以及防范恐怖分子及非國家行為者獲取核材料、破壞核設施等。

除了用于武器開發外,許多國家為滿足能源需求,加大了對核能的和平利用力度。1954年世界上第一座核電站在蘇聯問世后,一些國家相繼開始建造核電站。目前,全球有數百座核電站在運行。如何確保核電站的安全一直是人們關注的問題。1986年烏克蘭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給國際社會帶來很大沖擊。

核廢料的處理也是國際上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核電站的放射性廢棄物在數千年內都具有危害性,如不妥善貯藏和管理,會破壞生態環境,給人類帶來災難。

近年來,隨著核能、核技術的廣泛應用,核材料安全風險上升,核恐怖主義的潛在威脅也引起關注。根據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統計,從1993年到2008年的15年間,核材料被偷盜、遺失達1500起。核材料走私活動也日益增多。如果恐怖分子獲得核武器或核材料,并發動核恐怖襲擊,將對人類造成嚴重危害。美國總統奧巴馬曾表示,美國面臨的首要威脅不再是國家之間的核戰爭,而是核恐怖主義與核擴散。因此,確保核武器和核材料的安全、減少核擴散,也是國際社會的當務之急。

國際社會在核安全方面做出了積極努力,達成了《核材料實物保護公約》及其修訂案、《制止核恐怖主義行為國際公約》等法律文件,國際原子能機構制定了核安全計劃,聯合國安理會也通過了第1540號和1887號等決議,要求各國采取措施,防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及其材料落入非國家行為者之手。

【核安全峰會】是旨在倡導核安全和打擊防范核恐怖主義的全球性峰會。目前,全球核保護存在著一定的不安全性,核材料與核技術有被濫用的危險。數據顯示,世界現存大量可用于制造核武器的核材料,這些材料足以制造出超過十萬枚核炸彈。然而在許多地區,核材料和核技術缺乏有效的保護,這些物資一旦落入恐怖主義分子之手,可能造成災難性的后果。全球核安全峰會正是為應對這一威脅而召開的。

【歷屆核安全峰會】

2010年4月13日,首屆核安全峰會在華盛頓舉行。會議發表了公報和工作計劃,承諾通過負責任的國家行動和持續有效的國際合作,以及強有力的安全措施,減少核恐怖主義威脅。包括中國在內的47個國家的領導人或代表以及聯合國、國際原子能機構和歐盟等國際和地區組織負責人出席此次專門就核安全問題舉行的多邊峰會。

2012年3月27日,第二屆核安全峰會在韓國首爾舉行,本次峰會以加強核材料和核設施安全為主題。會議通過了《首爾公報》,內容涉及全球核安全體系、國際原子能機構作用、核材料、放射源、核安全與核能安全、運輸安全、防止不法交易、核檢查、核安全文化、情報安全、國際合作等11個領域,共提出了13項非約束力承諾或鼓勵措施。53個國家和4個國際組織領導人或代表與會。國家主席胡錦濤出席首爾核安全峰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全面闡述中國在核安全領域的政策主張、所做努力和重要舉措。

2014年3月24日,第三屆核安全峰會將在荷蘭舉行。此次核安全峰會以“加強核安全、防范核恐怖主義”為主題,53國領導人或代表,以及國際組織負責人將應邀與會。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并發表重要講話(全文)。介紹中國核安全措施和成就,闡述中國關于發展和安全并重、權利和義務并重、自主和協作并重、治標和治本并重的核安全觀。會議通過《海牙公報》,與會領導人在減少高濃鈾核材料數量、增強放射性材料安全保障措施、增進國際信息交流和合作三方面達成共識。

2016年3月31日至4月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出席在美國華盛頓舉行的第四屆核安全峰會。

【核安全與核能安全】核安全(nuclearsecurity)與核能安全(nuclearsafety)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核安全指的是采取措施確保核設施和材料的安全,防止和處理針對核材料、其他放射性物質或相關設施的偷竊、蓄意破壞、未經授權的獲取、非法轉讓等惡意行為,以及防范恐怖分子獲取核材料、破壞核設施等。

核能安全則指采取措施保證核設施的安全運行、防止發生核事故或減輕核事故后果、保護相關人員和環境免受輻射危害等。

核安全與核能安全的區別主要有三點:(一)防范對象不同。核安全主要防范破壞核設施、盜竊核材料、實施核恐怖主義等惡意行為。核能安全防范的主要是可能危害核設施安全運行的自然災害、設備故障或安全生產事故等。(二)采用措施不同。核安全措施包括加強實物保護、強化核材料衡算和控制、打擊核走私等。核能安全措施包括在核設施選址時考慮地震等自然災害因素,設計上采取多重防泄漏設計,采取更具安全性的技術,制定完善的操作流程等。(三)法規標準不同。兩個領域各有國際公約,國際原子能機構分別制定了相關標準和指導原則文件。

【世界核安全狀況】全球核保護存在著一定的不安全性,核材料與核技術有被濫用的危險。數據顯示,世界現存大量可用于制造核武器的核材料,這些材料足以制造出超過十萬枚核炸彈。然而在許多地區,核材料和核技術缺乏有效的保護,這些物資一旦落入恐怖主義分子之手,可能造成災難性的后果。

2010年華盛頓核安全峰會后,國際社會對核安全問題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全球核材料和核設施的安全水平有了較大提高。但是,由于核能、核技術的廣泛應用,全球核材料安全風險仍在不斷攀升,核恐怖主義潛在威脅不容忽視。

一方面,面對能源危機和氣候變化的挑戰,全世界核電產業發展勢頭總體保持強勁。同時,核技術在農業、醫療等領域的應用也日益廣泛。核能與核技術的廣泛應用導致越來越多的核材料分散在世界各地,而一些國家和地區對這些核材料與核技術缺乏有效的保護,核材料與核技術流失現象嚴重。國際原子能機構數據顯示,1993年至2011年,全球有超過2100起涉及核及其他放射性材料遺失、盜竊和非法獲取事件,平均每年多達120余起。這些材料一旦流入黑市,落入恐怖主義分子之手,極有可能造成災難性的后果。另一方面,雖然目前國際上尚未發生重大核恐怖事件,但鑒于復雜多變的國際安全形勢,恐怖分子或國際犯罪組織獲取核及其他放射性材料,用于制造核爆炸裝置或“臟彈”,以及破壞核設施導致放射性物質泄露等風險不容忽視。

目前,全球尚無一個完整普遍使用的核安全機制。當前,《核材料實物保護公約》及其修訂案、《制止核恐怖主義行為國際公約》、安理會第1373號決議、安理會第1540號決議、安理會第1887號決議等法律文件對全球核安全形成一定的規范、監督作用。另外,國際原子能機構在保障監督、促進和平利用核能以及核安全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中國與核安全問題】中國是核能發展大國,也是一個負責任和愛好和平的國家。中國一貫高度重視核安全問題,堅決反對核擴散和核恐怖主義,積極支持國際社會加強核安全合作。與此同時,作為《制止核恐怖行為國際公約》的第一批簽署國,中國嚴格履行核安全國際義務,不斷提高自身核安全能力,積極參與國際防止核擴散與防范核恐怖主義的合作。

長期以來,特別是2010年華盛頓峰會以來,中國積極采取措施增強國家核安全能力,完善有關法規和監管體系,大力加強人員培訓,批準《制止核恐怖主義行為國際公約》,積極履行有關公約及安理會相關決議的義務,加強放射源安全,制定《放射性廢物安全管理條例》。同時,中國積極開展國際合作,支持加強全球核安全體系,鼓勵各國普遍遵守核安全多邊法律文書,支持國際原子能機構機構工作,積極參加與核安全領域各平臺活動,支持加強協調與互補等。迄今,中國保持著良好的核安全記錄。

2014年3月,在第三屆核安全峰會在荷蘭海牙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并發表重要講話,介紹中國核安全措施和成就,闡述中國關于發展和安全并重、權利和義務并重、自主和協作并重、治標和治本并重的核安全觀。

更多資訊,請關注新能源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