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 資訊詳情

棉紡產品現狀分析

時間:2008-10-06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據《2007年中國棉紡織行業經濟景氣分析報告》顯示,今年1~5月,棉紡織行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2917億元,同比增長26.05%;全行業實現利潤104億元,同比增長50.52%。

1 數字 已經連續7年保持高速增長的中國棉紡織行業,今年上半年繼續保持了整體經濟運行良好、大盤穩定發展的態勢。據《2007年中國棉紡織行業經濟景氣分析報告》顯示,今年1~5月,棉紡織行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2917億元,同比增長26.05%;全行業實現利潤104億元,同比增長50.52%;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累計完成紗產量741.08萬噸,同比增長20.62%;累計完成布產量188.04億米,同比增長12.22%,行業綜合經濟效益較好。 面對出口退稅率下調、人民幣升值、滑準稅率提高等多種挑戰,棉紡織企業紛紛加快技術改造,加大產品開發力度,不斷拓展市場,努力化解市場因素對企業的影響。 根據中國棉紡織行業經濟景氣分析報告,今年1~5月,棉紡織行業的虧損企業1542戶,同比下降了0.49個百分點。但報告同時分析指出,今年以來,由于國家產業政策的調整,使得棉紡織行業外部環境發生較大變化,許多企業領導反映當前生產經營遇到了較大困難,棉紡織行業的市場運行質量下降,經濟效益大幅滑坡。作為紡織工業的基礎,今年285戶大中型國有棉紡織企業的虧損面已經達到42.26%,產銷率下降1.54個百分點,實現利潤總額0.75億元,同比降低了37.56%。 行業競爭特點更加突出。來自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統計表明,這幾年棉紡織行業的快速發展,正在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參加到競爭行列。今年上半年,列入統計的棉紡織規模以上企業達到9593戶,比去年增加2448戶,是2000年棉紡織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的全部總和,行業競爭的激烈程度可見一斑。 “2007年將是中國棉紡織行業非常困難的一年?!敝袊徔椆I協會副會長、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會長徐文英去年年底的這一預測,已經勾勒出了棉紡織行業今年上半年的發展曲線,事實確實如此。 2 分析 “外部環境發生了較大變化,行業發展不容樂觀”。在分析上半年棉紡織行業發展現狀時,徐文英稱。事實表明,隨著國家宏觀調控的逐漸進行,大批中小棉紡企業不得不面對優勝劣汰的殘酷現實。 據了解,目前棉紡織行業利潤率低于3%的企業占到行業總數的64%,紡織品出口退稅下調兩個百分點的影響正在分攤棉紡織行業本就不高的利潤。今年前5個月,棉紡織行業的利潤總額已經減少了10.6億元。 在外部,人民幣匯率的不斷升高對紡織行業的影響更不容忽視,以人民幣升值2.5%計算,我國棉紡織行業及棉服裝行業今年前5個月就損失了47.73億元。在棉紡織行業經濟景氣分析報告中,85%的抽樣企業認為生產成本提高,產品價格下降是企業利潤率降低的兩個主要因素。 新滑準稅進一步降低了棉企競爭力。據了解,今年以來進口棉實施新滑準稅后價格基本與國內棉價持平,甚至還一度高于國產棉價格,使生產高附加值產品的企業生產成本加大,利潤空間進一步縮小。 在對棉紡企業的抽樣調查中,74%的企業認為原材料是導致企業生產成本增加的最重要因素,有超過50%的企業認為實行新的滑準稅后,進口棉價格高于國產棉價格,直接影響了企業購買外棉的積極性,再加上配額限制,直接降低了企業對進口棉的關注。 由于進口棉價格優勢不再突出,使國產棉的價格從5月以來一路上漲,以329級棉花為例,價格普遍超過14000元/噸,而粘膠短纖的價格更是猛增猛漲,從今年元月的15000元/噸已經飆升到21000元/噸。原料價格的上漲,并沒有帶動下游價格的上漲,反之,棉紡行業的的紗線、坯布價格從2006年至今一路下滑。這一明顯的價格倒掛,進一步降低了行業紗、布的國際競爭力,行業運行質量降低,大眾產品競爭更加激烈,保本運行成為眾多企業的現實心理。出口形勢非常嚴峻。7月16日,國家發改委發布最新預測稱,隨著國家宏觀政策調整力度的逐漸顯現,2007年紡織服裝出口增速將低與2006年水平。這個預測在上半年的行業出口中就已經顯現。受國家政策及外部環境的影響,今年1~5月,我國棉紡織品及棉制服裝出口增長幅度下降了6.24個百分點,其中主要產品出口量已經連續5個月出現負增長。在對出口企業的調查中,45%的抽樣企業出口額下降,40%的企業產品價格下降。 數字顯示,上半年,棉紡織品出口增長只有9.39%,增幅同比下降了10.8個百分點。棉制服裝出口增幅同比下降5個百分點,精梳紗出口同比下降7.26%,純棉坯布出口同比下降4.31%,純棉牛仔布出口同比下降4.64%,棉混紡坯布出口同比下降34.34%,棉混紡色織布出口同比下降16.42%,棉混紡牛仔布出口同比下降19.02%。棉紡織行業多年出口的“當家花旦”,今年上半年首次出現了量價齊跌的嚴峻形勢。在調查中,48%的抽樣企業認為人民幣升值、出口退稅率下調是直接導致出口下滑的最重要因素。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