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河南省工信委日前在洛陽舉辦的“機器人及智能制造技術與產業化應用”高級研修班上獲悉,河南工業機器人生產企業已突破100家,所生產機器人涉及焊接機器人、移動搬運機器人、巡檢智能機器人、探測機器人、視覺導航專業機器人、康復機器人等。
河南省工業機器人聯盟秘書長、鄭州機械研究所副所長王長路表示,總體來講,河南省機器人及智能制造裝備技術在國內處于中等水平,在噴涂、焊接、碼垛、醫療、檢測等方面有優勢,有些處于國內領先地位。但目前,除了極少數企業有自主研發能力和創新產品外,大部分企業的工業機器人競爭力都不是太強。不少業內人士認為,河南大多數企業靠對外合作來完成機器人的整機生產,核心技術都是引進日本、德國等國的,智能化、自動化裝備沒有形成規模,不少機器人和關鍵零部件需要外購。與日本、德國這些發達國家相比,大約處在上世紀70年代水平,主要表現在缺少關鍵技術、關鍵零部件以及新產品研發能力不足,行業認可標準和第三方認證規范缺乏,自主品牌機器人推廣應用難等方面。
參加研修討論的人士認為,河南工業機器人發展緩慢,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人才和資金。尤其是視覺檢測、控制類專業等高端技術很難招到合適的人才。為此,他們建議政府部門出臺相關政策扶持機器人產業發展。希望政府能夠對使用工業機器人的企業給予資金補助,來緩解引進工業機器人企業的壓力。政府在制定配套政策時,也應立足企業需求和行業未來,把河南打造成為全國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的先行區,中部地區工業機器人生產、應用、服務的核心區及全國最具規模和競爭力的工業機器人產業基地之一。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